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 第二回 谏新君百官聯奏 惑少主群閹用讒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少主聞梁儲說及此多,正觸着他心中之憂,乃急忙問曰:“據卿家意見,有何善處之法?”儲曰:“以臣愚見,莫若賜些乓權與他,調其出鎮似要非要之地,迨後别命良臣,于其左右制肘之。
”少主聞言喜曰:“者卿此謀,正合孤竟。
”乃即時降诏,就命宸濠為湖北将軍,即日起程赴任。
旨内言及:此是邊關要地,非親信宗室人員,不能重托,故浼王一行。
異日自當命臣前來,與王分勞,不必入官面谕,禦賜美酒着百官送行雲雲。
寫畢,就命内官司禮監責诏前去。
誰想粱儲此奏,固然防及宸濠。
實則要先去劉瑾的羽翼,少主那裡知他的苦心,但聞奏得有理,并與己心相合,所以依允而行。
梁儲見少主準奏,不勝歡悅,即時告退回衙。
且說内官司禮監捧着聖旨,一路而來,到了王府,宸濠接過聖旨,開言問道:“請問公公,今日之事,是何人所舉?”内監回說不知,并雲:“既是聖上有命。
王爺就可作速起程,不宜怠緩。
”語畢,回宮複命。
宸濠遂對着家人說知,就日打疊行程。
百官聞報,俱到長亭送别,惟有劉瑾把袂殷勤,依依不舍,又複遠送一程,少不免二人彼此訂約,叮矚一番,方肯回頭各别。
劉瑾送行回來,在于宮中,日與其黨馬成永、谷大用、張永等八人,為牛馬鷹犬之戲,歌舞作樂,以悅聖心;遂至犬能言語,馬習秋千,牛供呼喚,鷹可傳言,果是極其工妙;不獨幼主怡情,即宮中諸人見之,無不稱異。
劉瑾又令諸美妓獻酒高歌,弄滢呈媚,是以少主大悅,将臨朝視事,置于度外,即有表章人奏,何暇觀瞻批發。
衆大臣見主上如此,于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或恐太後不忍命之旦旦臨朝,又恐聖禮違和,于是諸臣思欲進宮,聯請龍安。
不意來到宮中。
忽見龍鳳牌高懸,朱書免見二字,衆臣愈覺心疑,隻得各各退回衙署。
惟有梁儲、謝遷等曾承先帝遺命,日以社稷為心,且見劉理日在官篩,恐其舞弊。
是日回到衙中,左思右想,猜疑不着,隻得命人在外,打聽宮内消息,方知劉瑾黨羽八人,在宮帏外巧設戲獸,歌舞吹彈,酒色并呈,迷惑少主,登時大恐,即日糾合百官,交章入奏,其疏曰:臣等竊謂君明臣良,邦家之昌;君荒臣佞,社稷難安。
夫色能亂志,戲乃馳神;酒可合歡,最宜知節。
迩聞我主耽于巧玩,溺于歡娛,日猶不足,夜以繼之,怡悅龍心,損虧聖體。
臣等叨居重任,未遑扶正,殊屬愧心!且近見我君旨從宮出,概不與聞;表入奏行,未見發落。
臣等暗蔔宮帏之内,定有佞臣巧設俳優,羁留萬乘,遂至免見懸牌于宮前,龍座久虛于朝上。
臣等雖無伊尹周公之足任,而聖主有禹湯文武之可幾。
有此佞臣,乞将正法,以杜将來。
若以臣等之言為是,即宣敕賜施行;如以臣等之言為非,亦宜明加斥貴,以昭賞罰之公平,以彰英明之勇斷。
上下黾勉,以副先帝升遐時顧命之語,勿使臣等有負先
”少主聞言喜曰:“者卿此謀,正合孤竟。
”乃即時降诏,就命宸濠為湖北将軍,即日起程赴任。
旨内言及:此是邊關要地,非親信宗室人員,不能重托,故浼王一行。
異日自當命臣前來,與王分勞,不必入官面谕,禦賜美酒着百官送行雲雲。
寫畢,就命内官司禮監責诏前去。
誰想粱儲此奏,固然防及宸濠。
實則要先去劉瑾的羽翼,少主那裡知他的苦心,但聞奏得有理,并與己心相合,所以依允而行。
梁儲見少主準奏,不勝歡悅,即時告退回衙。
且說内官司禮監捧着聖旨,一路而來,到了王府,宸濠接過聖旨,開言問道:“請問公公,今日之事,是何人所舉?”内監回說不知,并雲:“既是聖上有命。
王爺就可作速起程,不宜怠緩。
”語畢,回宮複命。
宸濠遂對着家人說知,就日打疊行程。
百官聞報,俱到長亭送别,惟有劉瑾把袂殷勤,依依不舍,又複遠送一程,少不免二人彼此訂約,叮矚一番,方肯回頭各别。
劉瑾送行回來,在于宮中,日與其黨馬成永、谷大用、張永等八人,為牛馬鷹犬之戲,歌舞作樂,以悅聖心;遂至犬能言語,馬習秋千,牛供呼喚,鷹可傳言,果是極其工妙;不獨幼主怡情,即宮中諸人見之,無不稱異。
劉瑾又令諸美妓獻酒高歌,弄滢呈媚,是以少主大悅,将臨朝視事,置于度外,即有表章人奏,何暇觀瞻批發。
衆大臣見主上如此,于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或恐太後不忍命之旦旦臨朝,又恐聖禮違和,于是諸臣思欲進宮,聯請龍安。
不意來到宮中。
忽見龍鳳牌高懸,朱書免見二字,衆臣愈覺心疑,隻得各各退回衙署。
惟有梁儲、謝遷等曾承先帝遺命,日以社稷為心,且見劉理日在官篩,恐其舞弊。
是日回到衙中,左思右想,猜疑不着,隻得命人在外,打聽宮内消息,方知劉瑾黨羽八人,在宮帏外巧設戲獸,歌舞吹彈,酒色并呈,迷惑少主,登時大恐,即日糾合百官,交章入奏,其疏曰:臣等竊謂君明臣良,邦家之昌;君荒臣佞,社稷難安。
夫色能亂志,戲乃馳神;酒可合歡,最宜知節。
迩聞我主耽于巧玩,溺于歡娛,日猶不足,夜以繼之,怡悅龍心,損虧聖體。
臣等叨居重任,未遑扶正,殊屬愧心!且近見我君旨從宮出,概不與聞;表入奏行,未見發落。
臣等暗蔔宮帏之内,定有佞臣巧設俳優,羁留萬乘,遂至免見懸牌于宮前,龍座久虛于朝上。
臣等雖無伊尹周公之足任,而聖主有禹湯文武之可幾。
有此佞臣,乞将正法,以杜将來。
若以臣等之言為是,即宣敕賜施行;如以臣等之言為非,亦宜明加斥貴,以昭賞罰之公平,以彰英明之勇斷。
上下黾勉,以副先帝升遐時顧命之語,勿使臣等有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