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邬文化
關燈
小
中
大
力大排山氣吐虹,手拖扒木快加風;行舟陸地誰堪及,破敵營門孰敢同?擒虎英名成往事,食牛全氣化崆峒;總來天意歸周主,空作蟠龍嶺下洪。
話說子牙在将台上作法,隻見風雲四氣,黑霧彌漫;上有天羅,下有地網,昏天慘地,罩住了周營。
霹靂交加,電光馳驟,火光灼灼,冷氣森森,雷響不止,喊聲大震。
各營内鼓角齊鳴,若天崩地塌之狀。
怎見得?有詩為證。
詩曰: “風霧蒙蒙電火燒,雷聲響亮鎮邪妖;桃精柳鬼難逃躲,早把封神名姓标。
” 話說高明、高覺闖進周營,殺進中軍,隻見鼓聲大振,三軍呐喊。
一聲炮響,東有李靖,西有楊任,南有哪吒,北有雷震子,左有楊戬,右有韋護,一齊沖将出來,把高明等圍住。
台上有子牙作法,台下四個門人齊把桃樁震動,上有天羅,下有地網,上下交合。
子牙祭起打神鞭打将下來,高明、高覺難逃此難,隻打得腦漿迸流,二靈已往封神台去了。
且說袁洪同常昊、吳龍在後面,催軍殺進周營,被哪吒等接住大戰。
此時夤夜交兵,兩軍混戰,韋護祭起降魔件來打吳龍,吳龍早化青光去了。
哪吒也祭起九龍神火罩來罩常昊,常昊化一道青氣不見了。
袁洪乃是白猿,得道變化多端,把元神從頭上現出。
楊任正欲取五火扇扇袁洪,不意袁洪頂上白光中元神,手舉一棍打來;楊任及至躲時,已是不及,早被袁洪一棍打中頂門,可憐自穿雲關歸周,才至孟津,未受封爵而死,後人有請歎之。
詩曰: “自離成湯歸紫陽,穿雲關下破瘟癀;孟津盡節身先喪,俱是南柯夢一場。
” 話說楊任被袁洪打死,兩軍混戰至大明,子牙鳴金,兩下收兵。
子牙升帳,點視軍将,已知楊任陣亡,着實傷悼不已。
楊戬上帳言曰:“今夜大戰,雖然斬了高明、高覺,反折楊任一員大将。
據弟子見袁洪等,俱是精靈所化,急切不能成功,大兵阻於此地,何日結局?弟子今往終南山,借了照妖鑒來,照定他的原身,方可擒此妖魅也。
不然終無了期。
”子牙許之。
楊戬離了周營,借土遁往終南山而來。
不多時至玉柱洞前,按落遁光,至洞門聽候。
楊戬少時,隻見金霞童子出來,楊戬上前稽首曰:“師兄借煩通報,有楊戬要見師伯。
”童子忙還禮曰:“師兄少待,容吾通報。
”童子進洞,對雲中子曰:“有楊戬在外面侯見。
”雲中子命童子着他進來。
童子出洞雲:“師父請見。
”楊戬見雲中子行禮畢。
禀曰:“弟子今到此,欲求師伯照妖鑒一用。
目今兵至孟津,有幾個妖魅阻住周兵,不能前進,雖大戰數場,法寶難治,因此上奉姜元帥将令,特地至此,拜求師伯。
”雲中子曰:“此乃梅山七怪也,隻你可以擒獲。
”忙取賞鑒付與楊戬。
楊戬辭了終南,借土遁迳往周營内來,見子牙備言:“此是梅山七怪,明日俟弟子擒他。
”話說袁洪在營中,與常昊、吳龍衆将議退諸侯之策,殷破敗曰,“明日元戎不大殺一場以樹威,使天下諸侯知道利害,則彼皆不能善解。
與他遷延日月,師老軍疲,其中有變,那時反為不美。
”袁洪從其言。
次日,整頓軍馬,炮聲大振,來至軍前。
子牙亦帶領衆諸侯出營,兩下列成陣勢。
袁洪一馬當先,子牙謂袁洪曰:“足下不知天命久已歸周,爾何阻逆王師,令生民塗炭耶!速早歸降,不失封侯之位,如若不識時務,悔無及矣。
”袁洪大笑曰:“料爾不過是溪一釣叟耳,有何本領敢出此大言?”回顧常昊曰:“與吾将姜尚擒了。
”常昊縱馬挺槍飛來,直取子牙。
傍有楊戬催馬舞刀,抵住厮殺;二馬往來,刀槍并舉,隻殺得凜凜寒風,騰騰殺氣。
怎見得?有詩為證: “殺氣騰騰鎖孟津,梅山妖魅亂紅塵;須臾難遁終南鑒,取次摧殘作鬼磷。
” 話說兩人大戰,未及十五合,常昊撥馬便走;楊戬随後趕來,取出照反鑒來照,原來是條大白蛇。
楊戬已知此怪,看他怎樣騰挪?隻見常昊在馬上忽現原身,有一陣怪風卷起,播土揚塵,秋雲霭霭,冷氣森森,現出一條大蛇。
怎見得?有詩為證: “黑霧漫漫天地遮,身如雪練弄妖邪;神光閃灼兇頑性。
久住梅山是舊家。
” 話說楊戬看見白蛇,隐在黑霧面,來傷楊戬。
楊戬搖身一變,化作一條大蜈蚣,身生兩翅,飛來鉗如利刃。
怎見得他的模樣?有詩為證: “二翅翩翩似片雲,黑身黃足氣加焚;雙鉗樹起渾雙劍,先斬頑蛇建首勳。
” 楊戬變做一條大蜈蚣,飛在白蛇頭上,一剪兩段,那蛇在地上挺折挺滾。
楊戬複了本相,将此蛇斬做數段,發一個五雷訣,隻見雷聲一響,此怪作飛灰。
袁洪知白蛇已死,大怒,縱馬使一根棍大呼曰:“好楊戬!敢傷吾大将?”傍有哪吒登風水輪,現三頭八臂,使火尖槍,抵住了袁洪。
輪馬相交,未及數合,哪吒祭起九龍神火罩,将袁洪連人帶馬罩住;哪吒用手一拍,現出九條火龍,将袁洪盤旋回繞焚燒。
不知袁洪有七十二變玄功,焉能燒的着他?袁洪即借火光去了。
吳龍見哪吒施勇,使兩口雙刀來戰哪吒。
哪吒翻身複來接戰吳龍。
楊戬在傍,忙取照妖鑒照看,原來是一條蜈蚣。
楊戬縱馬舞刀,雙戰吳龍,吳龍料戰不過,撥馬便走。
哪吒登風火輪就趕,楊戬曰:“道兄休趕!讓吾來也!”哪吒聽說,便立住了風火輪,讓楊戬催馬
話說子牙在将台上作法,隻見風雲四氣,黑霧彌漫;上有天羅,下有地網,昏天慘地,罩住了周營。
霹靂交加,電光馳驟,火光灼灼,冷氣森森,雷響不止,喊聲大震。
各營内鼓角齊鳴,若天崩地塌之狀。
怎見得?有詩為證。
詩曰: “風霧蒙蒙電火燒,雷聲響亮鎮邪妖;桃精柳鬼難逃躲,早把封神名姓标。
” 話說高明、高覺闖進周營,殺進中軍,隻見鼓聲大振,三軍呐喊。
一聲炮響,東有李靖,西有楊任,南有哪吒,北有雷震子,左有楊戬,右有韋護,一齊沖将出來,把高明等圍住。
台上有子牙作法,台下四個門人齊把桃樁震動,上有天羅,下有地網,上下交合。
子牙祭起打神鞭打将下來,高明、高覺難逃此難,隻打得腦漿迸流,二靈已往封神台去了。
且說袁洪同常昊、吳龍在後面,催軍殺進周營,被哪吒等接住大戰。
此時夤夜交兵,兩軍混戰,韋護祭起降魔件來打吳龍,吳龍早化青光去了。
哪吒也祭起九龍神火罩來罩常昊,常昊化一道青氣不見了。
袁洪乃是白猿,得道變化多端,把元神從頭上現出。
楊任正欲取五火扇扇袁洪,不意袁洪頂上白光中元神,手舉一棍打來;楊任及至躲時,已是不及,早被袁洪一棍打中頂門,可憐自穿雲關歸周,才至孟津,未受封爵而死,後人有請歎之。
詩曰: “自離成湯歸紫陽,穿雲關下破瘟癀;孟津盡節身先喪,俱是南柯夢一場。
” 話說楊任被袁洪打死,兩軍混戰至大明,子牙鳴金,兩下收兵。
子牙升帳,點視軍将,已知楊任陣亡,着實傷悼不已。
楊戬上帳言曰:“今夜大戰,雖然斬了高明、高覺,反折楊任一員大将。
據弟子見袁洪等,俱是精靈所化,急切不能成功,大兵阻於此地,何日結局?弟子今往終南山,借了照妖鑒來,照定他的原身,方可擒此妖魅也。
不然終無了期。
”子牙許之。
楊戬離了周營,借土遁往終南山而來。
不多時至玉柱洞前,按落遁光,至洞門聽候。
楊戬少時,隻見金霞童子出來,楊戬上前稽首曰:“師兄借煩通報,有楊戬要見師伯。
”童子忙還禮曰:“師兄少待,容吾通報。
”童子進洞,對雲中子曰:“有楊戬在外面侯見。
”雲中子命童子着他進來。
童子出洞雲:“師父請見。
”楊戬見雲中子行禮畢。
禀曰:“弟子今到此,欲求師伯照妖鑒一用。
目今兵至孟津,有幾個妖魅阻住周兵,不能前進,雖大戰數場,法寶難治,因此上奉姜元帥将令,特地至此,拜求師伯。
”雲中子曰:“此乃梅山七怪也,隻你可以擒獲。
”忙取賞鑒付與楊戬。
楊戬辭了終南,借土遁迳往周營内來,見子牙備言:“此是梅山七怪,明日俟弟子擒他。
”話說袁洪在營中,與常昊、吳龍衆将議退諸侯之策,殷破敗曰,“明日元戎不大殺一場以樹威,使天下諸侯知道利害,則彼皆不能善解。
與他遷延日月,師老軍疲,其中有變,那時反為不美。
”袁洪從其言。
次日,整頓軍馬,炮聲大振,來至軍前。
子牙亦帶領衆諸侯出營,兩下列成陣勢。
袁洪一馬當先,子牙謂袁洪曰:“足下不知天命久已歸周,爾何阻逆王師,令生民塗炭耶!速早歸降,不失封侯之位,如若不識時務,悔無及矣。
”袁洪大笑曰:“料爾不過是溪一釣叟耳,有何本領敢出此大言?”回顧常昊曰:“與吾将姜尚擒了。
”常昊縱馬挺槍飛來,直取子牙。
傍有楊戬催馬舞刀,抵住厮殺;二馬往來,刀槍并舉,隻殺得凜凜寒風,騰騰殺氣。
怎見得?有詩為證: “殺氣騰騰鎖孟津,梅山妖魅亂紅塵;須臾難遁終南鑒,取次摧殘作鬼磷。
” 話說兩人大戰,未及十五合,常昊撥馬便走;楊戬随後趕來,取出照反鑒來照,原來是條大白蛇。
楊戬已知此怪,看他怎樣騰挪?隻見常昊在馬上忽現原身,有一陣怪風卷起,播土揚塵,秋雲霭霭,冷氣森森,現出一條大蛇。
怎見得?有詩為證: “黑霧漫漫天地遮,身如雪練弄妖邪;神光閃灼兇頑性。
久住梅山是舊家。
” 話說楊戬看見白蛇,隐在黑霧面,來傷楊戬。
楊戬搖身一變,化作一條大蜈蚣,身生兩翅,飛來鉗如利刃。
怎見得他的模樣?有詩為證: “二翅翩翩似片雲,黑身黃足氣加焚;雙鉗樹起渾雙劍,先斬頑蛇建首勳。
” 楊戬變做一條大蜈蚣,飛在白蛇頭上,一剪兩段,那蛇在地上挺折挺滾。
楊戬複了本相,将此蛇斬做數段,發一個五雷訣,隻見雷聲一響,此怪作飛灰。
袁洪知白蛇已死,大怒,縱馬使一根棍大呼曰:“好楊戬!敢傷吾大将?”傍有哪吒登風水輪,現三頭八臂,使火尖槍,抵住了袁洪。
輪馬相交,未及數合,哪吒祭起九龍神火罩,将袁洪連人帶馬罩住;哪吒用手一拍,現出九條火龍,将袁洪盤旋回繞焚燒。
不知袁洪有七十二變玄功,焉能燒的着他?袁洪即借火光去了。
吳龍見哪吒施勇,使兩口雙刀來戰哪吒。
哪吒翻身複來接戰吳龍。
楊戬在傍,忙取照妖鑒照看,原來是一條蜈蚣。
楊戬縱馬舞刀,雙戰吳龍,吳龍料戰不過,撥馬便走。
哪吒登風火輪就趕,楊戬曰:“道兄休趕!讓吾來也!”哪吒聽說,便立住了風火輪,讓楊戬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