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三 利集 第08回 東園赓雅調自許同心 南國有佳人再諧連理

關燈
想道:“除非待我将壁間的詩和他兩首,等小姐看見,或有好意,亦不可知。

    ”老兒道:“這使不得。

    今日相公此來,隻好瞞過小姐。

    若反在壁上和詩,倘小姐發惱,教我如何擔當得起?”康夢庚道:“不妨。

    若小姐見詩發怒,你隻推出外不知。

    倘有見憐之意,你便将我方才的意思直說,有些機會,可就到白公堤下處來尋找。

    重重謝你,斷不失信。

    ”那老兒說着相謝,便不推阻,反往亭子裡取出筆硯。

    康夢庚拈起筆來,依韻和了二首,便對老兒道:“如今我且别去,此事萬望留神。

    ”老兒道:“何消相公囑咐。

    ”送康夢庚出了園門,仍舊掩着,自去灌園不題。

     卻說玉如小姐,為婚姻一事未能惬意,懷緒不佳,四五日不到亭子裡遊玩。

    偶然一日,天氣晴朗,随着兩個侍兒到園中遣興,步到軒子邊,舉眼見粉牆上又添兩首新詩,大驚道:“此地有何閑人到來,辄敢在壁上塗抹?”及細看,其字法精工,自非常人手筆,因讀其詩雲: 桃李名園第幾家,香風拂水一枝斜。

     莺聲寂曆無人見,唯有空亭對落花。

     盡将幽愫制新詞,人在天涯堕淚時。

     休恨東風情不到,春心今始倩予知。

     平陽康伊再和正 小姐看完,驚訝道:“我聞新科舉人有個康伊再,是浙江平陽籍貫,莫非就是他麼?”觀其詩才俊逸,韻緻清新,雖未見其人,論其豐調,自是個風流才子。

    若得此種文人相與作配,則唱和閨帏,豈非人生樂事?但不知他果否有心。

    看其詩意——,流連忾慕,隻管把壁上的詩潛心玩味,不忍移目。

    丫頭道:“小姐既愛此詩,料做詩的那人飛不進來,隻問管園蒼頭,定然曉得。

    ”小姐道:“也說得有理。

    ”就令丫頭在園地裡去,叫那老兒。

     老兒聽見小姐喚他,明知此事發了,便跟着丫頭,走到小姐面前。

    小姐問道:“這兩日領何人到我園中,敢在壁上題詩?可實對我說。

    ”那老兒見小姐語氣和平,心頭先寬了大半,便乘機直說道:“小姐動問,小人不敢不說。

    數日前,小人正在園地裡澆灌,不知那裡來個書生,見園内好景,特特叩門,被我再三阻住。

    他便說有什兵丁要借這裡養馬,容他遊玩,便肯蔽護我家。

    故不得已,開了他進來。

    ”小姐笑道:“此是哄你,如何便信。

    隻那[書]生怎樣人物?見我此詩,可對你說些什麼?”老兒道:“說話雖有,小人怎敢在小姐面前混講。

    ”小姐道:“我不罪你,不妨便說。

    ”老兒道:“小姐既不見責,我便細說與小姐聽。

    那書生年紀隻十五六歲,風流倜傥,一表非凡。

    見了小姐牆邊詩句,着實稱揚,就問起小姐根底。

    小人遵小姐約束,不敢說出。

    因再三纏逼不過,隻得将老爺家世、并小姐的人才約略說了幾句。

    他便說:‘我正為要求那第一等才貌佳人,故抛棄科名,奔馳四海。

    ’遂欲一見小姐一面。

    被小人搶白了幾句,他沒奈何,隻得讨筆硯,在牆上做這兩首詩,通個情意與小姐知道。

    不知小姐看他的詩,可也做得好麼?”小姐道:“此詩果然絕妙。

    ”老兒道:“他臨去時,又對我說:‘若小姐有見憐之意,可到白公堤寓處報我一聲。

    ’如今不知可該令小人去尋他麼?”小姐道:“尋他雖也使得,但恐外議不雅。

    況婚媾人之大輪,原無自家擇配之理,必明明正正,力合經營。

    若私相訂約,苟且聯歡,則是涉及于私,便非婚禮之正。

    但我無意選求,他又何從覓便?若兩相錯過,又非真實愛才,未免使他竊笑。

    如何是好?”因想一想道:“昆陵君貳葛萬種是孝廉出身,最有文思。

    當初老爺在山西做官時節,他才是衛裡經曆,在老爺幕下做過屬員。

    今升在鄰郡,彼此往還,竟如親戚無二。

    老爺臨死時節,原欲将我托孤與他,因他公務來遲,不及見面,未成其志。

    昨聞他有公幹到蘇,停泊阊關,先着人來問我。

    今不免就煩他主持此事。

    在這東園起一文社,傳請那些求婚子弟入社會文,以觀優劣。

    料康生必來赴社,一見其儀容才品,果然超卓,便可允他親事。

    ”兩個侍兒齊聲說道:“此言極為穩當。

    雖有擇配之名,便非小姐自主。

    且以文品之高下,定婚姻之去取,也省得那些豪華子弟貪癡妄想。

    ”小姐道:“還有一說。

    況康生未曾見我之面,若造次聯姻,倘兩非其願,豈不悔之無及?今此舉觑面相親,當場構筆,使他親眼見才,才非強合。

    ”那老兒便接口道:“小姐主意雖好,但恐蘇城子弟有才者正複不少,萬一别人的文字勝過康相公,卻如何是好?”小姐道:“我今擇配,原欲取其才勝者,豈獨注意康生?況婚禮慎重,苟有偏私,便涉暖昧,豈為正禮?”兩侍兒俱點頭道:“小姐高見,啟是不同。

    ” 次日,修書一封,投到葛萬鐘舟次。

    葛萬鐘拆開看了,已知隐情。

    因曾受故人之托,無異子女,擇婚之事義不容辭,便欣然應允,擇定十月十五日在東園大開文社,招延俊秀。

    預先出了告示,并刻成會文小引,遍處傳送。

    到了是日,缙紳子弟俱紛紛赴社。

    隻因這番擇配,有分教:好事将成而不成,文章因禍而得福。

    未知東園之社,畢竟誰人的文才才中小姐之目,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