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一 元集 第02回 老書生臨江符異夢 小秀才旅店得奇聞
關燈
小
中
大
得說道:“小弟尚有一聯,更欲借重。
”康夢庚道:“既承台命,何敢憚煩,一發請教。
”王仲吉想了一會,忽說道:“人加于我我加人人獨無仁。
”康夢庚随口應道:“吏即為官官即吏吏真有利。
”這一對把個王仲吉一發氣得火星直爆,便發作道:“孩子家學這等輕薄,若以處世,恐為取禍之道。
”康夢庚聽見罵了他孩子家,也大怒道:“彼此應酬,原系文墨雅道,怎出言如此村野!若縣丞可以禍福人,則吏員之威亦赫赫矣。
”王仲吉道:“你隻恃父親蔭下,略無忌憚,終身之憂自在他日。
今日也不與你計較。
”康夢庚道:“幸是父親蔭下,卻不曾仰人鼻息,竊人權勢,好不扯淡!”王仲吉見語語刺心,隻大嚷大鬧,待要手舞足蹈起來。
虧得衆家人如飛報知康燮,康燮連忙走出廳來,着實陪情,把兒子責備一番,又向王仲吉解釋一番。
王仲吉見康燮陪了禮,反不好意思,隻得忿忿的出門去了。
自此康燮吩咐了管門家人,凡是會小相公的,隻說往山中讀書,一個也不放他見面。
康夢庚轉得埋頭攻書,到次年七歲上,文藝已是精通。
不料是年母親已殁,不上半年,康燮也成了痰疾,相繼而亡。
康夢庚擗踴哭泣,哀毀盡禮。
喪服甫畢,到九歲就進了學。
合城士大夫之家俱欲與他聯姻,他卻目空今古,定要娶個絕世佳人,那尋常脂粉,漠不關心,但與他作伐議親的俱一例辭謝。
到十一歲上,不期昔年與他角口的那個吏員王仲吉,果然到京裡用了些銀子,托了些勢要,恰謀升了平陽縣知縣。
隻因睚眦未釋,積恨在心,到任之後,又聞康燮已死,便有個報複之念。
康夢庚是伶俐的人,已知他來意不好,即收拾了千金,往布政司起了納監文書,竟到南國子監援例坐監讀書,把家中一切事情歸結停妥,托與一個誠實忠厚的老蒼頭掌管。
王仲吉知他已不在家,也隻罷了。
康夢庚卻一心在監用功,坐到年月滿了,便想出外遊學,是年已十三歲,便有個訪求淑女之意。
金陵名勝領略殆遍,因他眼界太高,視為無物,或貌不稱才,才不稱貌,都不寓目。
聞蘇州佳麗,便拟一遊。
帶着兩個家人,一個叫做朱相,一個叫做王用,到水西門,覓下了一隻江船,渡過了江,到鎮江府,也待盤桓幾日,便在城裡尋了個下處住着。
天色尚早,在街上閑走了一回,抵暮來寓,店家綴進飯來,隻聽得間壁有小木魚聲,在那裡念金剛經,康夢庚便問店家道:“這鄰居是個庵院麼?”主人道:“不是庵院,是在家出家的。
老夫婦兩口兒吃齋布施,極是好善。
這是他老婆子在那裡誦經,老兒在外頭做生意,尚不在家哩。
”康夢庚聽着,也不在話下。
吃完晚飯,因船裡不自在了,思量早睡。
睡不多時,隻聽間壁木魚聲漸漸息了,經已念完,忽歎口氣兒,嗚嗚咽咽的哭将起來,口裡絮絮叨叨,不知說些什麼。
康夢庚疑惑,留心要聽,再不仔細。
又聽了半晌,忽放聲号哭起來,說道:“世間惡人也多,再不見喪心到這個地位。
與他又無仇恨,殺了他夫妻兩口罷了,隻兩歲的一個小孩子,曉得些什麼,也把來殺死。
人說天理最近,報應甚速,這等看起來,何嘗有什麼報應?天理也是沒有的了。
”說罷,又号啕痛哭。
聽得那老兒也回來了,反埋怨那老婆子道:“你怎不知利害!沿街淺巷,萬一被人聽見,吹到他耳朵裡,我這兩口兒都是個死哩。
”那婆子便不做聲。
康夢庚逼清聽見,大駭道:“清平世界,難道有如此窮奇?這等說起來,則他一家子已抱奇冤異屈。
若一郡之内不知人也殺害過多少了。
我生平最有肝膽,終不然這樣不平的事竟坐視不成?好歹明目叫他來問個明白,就替他伸一伸冤,也除了鎮江一郡的大害。
”說罷自睡,一夜裡但聞有悲咽之聲,卻并無言語。
有詩為證: 情詞慘切不堪聞,生死關頭說與君。
賴有平陽貴公子,千秋意氣激孤雲。
到了次日,康夢庚侵早起來,就叫店主人請那老兒過來講話。
那老兒不知就裡,連忙走來。
康夢庚叫他到房裡坐下,問道:“老丈尊姓?”老兒道:“姓韓。
不知相公有何事呼喚?”康夢庚道:“昨晚偶聞老丈家中似有冤屈事情,特請來相問一聲,并無别話。
”那韓老兒見查問他夜來之言,知已漏洩,恐怕惹禍,轉慌張掩飾道:“老妻因死了兩歲的一個兒子,故此在那裡怨天恨地,不期驚動了相公,着實有罪。
但并沒有什冤屈之事,相公敢誤聽了?”康夢庚道:“豈有此理!這件事我明知不平,正欲為老丈伸一臂之力,如何轉要瞞我?”韓老兒連忙搖手道:“相公莫說罷,留我這窮性命再活幾年,不要你招攬些禍事出來,害我受累。
”康夢庚笑道:“怎這樣害怕?你好好對我說知,還你沒事。
若執意隐忍,我便到縣裡出首了,等官府拿你去問,怕你不說!”韓老兒見康夢庚壓量他,沒奈何,隻得苦告道:“說便待我說,隻是相公真個莫要連累我。
”康夢庚道:“這個不消你叮囑。
”韓老兒方直說道:“這城裡有個豪惡,姓屠,号叫做明命,平生的惡端,一時間也說他不了。
他又有個惡奴,叫做屠六,最有機變。
如要害這個人,他兩個一頓商議,就擺布他個死了。
若見人家妻子或閨女們稍有幾分姿色,但明奸暗占,見人家良田美産,辄白罟強吞
”康夢庚道:“既承台命,何敢憚煩,一發請教。
”王仲吉想了一會,忽說道:“人加于我我加人人獨無仁。
”康夢庚随口應道:“吏即為官官即吏吏真有利。
”這一對把個王仲吉一發氣得火星直爆,便發作道:“孩子家學這等輕薄,若以處世,恐為取禍之道。
”康夢庚聽見罵了他孩子家,也大怒道:“彼此應酬,原系文墨雅道,怎出言如此村野!若縣丞可以禍福人,則吏員之威亦赫赫矣。
”王仲吉道:“你隻恃父親蔭下,略無忌憚,終身之憂自在他日。
今日也不與你計較。
”康夢庚道:“幸是父親蔭下,卻不曾仰人鼻息,竊人權勢,好不扯淡!”王仲吉見語語刺心,隻大嚷大鬧,待要手舞足蹈起來。
虧得衆家人如飛報知康燮,康燮連忙走出廳來,着實陪情,把兒子責備一番,又向王仲吉解釋一番。
王仲吉見康燮陪了禮,反不好意思,隻得忿忿的出門去了。
自此康燮吩咐了管門家人,凡是會小相公的,隻說往山中讀書,一個也不放他見面。
康夢庚轉得埋頭攻書,到次年七歲上,文藝已是精通。
不料是年母親已殁,不上半年,康燮也成了痰疾,相繼而亡。
康夢庚擗踴哭泣,哀毀盡禮。
喪服甫畢,到九歲就進了學。
合城士大夫之家俱欲與他聯姻,他卻目空今古,定要娶個絕世佳人,那尋常脂粉,漠不關心,但與他作伐議親的俱一例辭謝。
到十一歲上,不期昔年與他角口的那個吏員王仲吉,果然到京裡用了些銀子,托了些勢要,恰謀升了平陽縣知縣。
隻因睚眦未釋,積恨在心,到任之後,又聞康燮已死,便有個報複之念。
康夢庚是伶俐的人,已知他來意不好,即收拾了千金,往布政司起了納監文書,竟到南國子監援例坐監讀書,把家中一切事情歸結停妥,托與一個誠實忠厚的老蒼頭掌管。
王仲吉知他已不在家,也隻罷了。
康夢庚卻一心在監用功,坐到年月滿了,便想出外遊學,是年已十三歲,便有個訪求淑女之意。
金陵名勝領略殆遍,因他眼界太高,視為無物,或貌不稱才,才不稱貌,都不寓目。
聞蘇州佳麗,便拟一遊。
帶着兩個家人,一個叫做朱相,一個叫做王用,到水西門,覓下了一隻江船,渡過了江,到鎮江府,也待盤桓幾日,便在城裡尋了個下處住着。
天色尚早,在街上閑走了一回,抵暮來寓,店家綴進飯來,隻聽得間壁有小木魚聲,在那裡念金剛經,康夢庚便問店家道:“這鄰居是個庵院麼?”主人道:“不是庵院,是在家出家的。
老夫婦兩口兒吃齋布施,極是好善。
這是他老婆子在那裡誦經,老兒在外頭做生意,尚不在家哩。
”康夢庚聽着,也不在話下。
吃完晚飯,因船裡不自在了,思量早睡。
睡不多時,隻聽間壁木魚聲漸漸息了,經已念完,忽歎口氣兒,嗚嗚咽咽的哭将起來,口裡絮絮叨叨,不知說些什麼。
康夢庚疑惑,留心要聽,再不仔細。
又聽了半晌,忽放聲号哭起來,說道:“世間惡人也多,再不見喪心到這個地位。
與他又無仇恨,殺了他夫妻兩口罷了,隻兩歲的一個小孩子,曉得些什麼,也把來殺死。
人說天理最近,報應甚速,這等看起來,何嘗有什麼報應?天理也是沒有的了。
”說罷,又号啕痛哭。
聽得那老兒也回來了,反埋怨那老婆子道:“你怎不知利害!沿街淺巷,萬一被人聽見,吹到他耳朵裡,我這兩口兒都是個死哩。
”那婆子便不做聲。
康夢庚逼清聽見,大駭道:“清平世界,難道有如此窮奇?這等說起來,則他一家子已抱奇冤異屈。
若一郡之内不知人也殺害過多少了。
我生平最有肝膽,終不然這樣不平的事竟坐視不成?好歹明目叫他來問個明白,就替他伸一伸冤,也除了鎮江一郡的大害。
”說罷自睡,一夜裡但聞有悲咽之聲,卻并無言語。
有詩為證: 情詞慘切不堪聞,生死關頭說與君。
賴有平陽貴公子,千秋意氣激孤雲。
到了次日,康夢庚侵早起來,就叫店主人請那老兒過來講話。
那老兒不知就裡,連忙走來。
康夢庚叫他到房裡坐下,問道:“老丈尊姓?”老兒道:“姓韓。
不知相公有何事呼喚?”康夢庚道:“昨晚偶聞老丈家中似有冤屈事情,特請來相問一聲,并無别話。
”那韓老兒見查問他夜來之言,知已漏洩,恐怕惹禍,轉慌張掩飾道:“老妻因死了兩歲的一個兒子,故此在那裡怨天恨地,不期驚動了相公,着實有罪。
但并沒有什冤屈之事,相公敢誤聽了?”康夢庚道:“豈有此理!這件事我明知不平,正欲為老丈伸一臂之力,如何轉要瞞我?”韓老兒連忙搖手道:“相公莫說罷,留我這窮性命再活幾年,不要你招攬些禍事出來,害我受累。
”康夢庚笑道:“怎這樣害怕?你好好對我說知,還你沒事。
若執意隐忍,我便到縣裡出首了,等官府拿你去問,怕你不說!”韓老兒見康夢庚壓量他,沒奈何,隻得苦告道:“說便待我說,隻是相公真個莫要連累我。
”康夢庚道:“這個不消你叮囑。
”韓老兒方直說道:“這城裡有個豪惡,姓屠,号叫做明命,平生的惡端,一時間也說他不了。
他又有個惡奴,叫做屠六,最有機變。
如要害這個人,他兩個一頓商議,就擺布他個死了。
若見人家妻子或閨女們稍有幾分姿色,但明奸暗占,見人家良田美産,辄白罟強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