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夢 卷一 元集 第01回 貢副使寬恩禦變 康公子大義誅兇
關燈
小
中
大
轉覺心酸起來,便問他住在那裡,俞四道:“小人就住在老爺鄰近。
”貢鳴岐道:“你姓什麼?家中幾個人口?”俞四道:“小人姓俞,家中妻兒子女,還有個七十歲的母親,共是七口。
”貢鳴岐點點頭道:“你這個人多應不會算計。
緻有今日。
假如住鄰比,這般貧窮,便該到我家來,把實情相告,我便周濟你些,也不到如此落寞,轉輕舉妄動,做這辱沒祖宗的勾當。
今日幸在我家敗露,若在别家做出來,就經官動府,可不壞了一生的品行,面目藏在何處?今日是個除夕,明早便是新年,諒你沒有措處。
”因回頭向家人道:“你可進去,取五鬥米、兩箍松柴、一壇酒、一方肉,并取十兩銀子出來。
”家人領命。
不多時,取到廳前。
貢鳴岐向俞四道:“這幾件東西你拿回去,且過了年。
将這十兩銀子,有萬不可緩的債負還了幾兩,剩些兒,過了初五做些小買賣也可度日。
切不要浪費,負了我一點熱腸。
”俞四聽說不但不處置他,轉與他許多銀米食物,喜出望外,連連磕着道:“多蒙老爺如此恩德,真是天高地厚。
小人回去,當日夜焚香禮拜,祝願老爺代代公侯。
”貢鳴岐道:“不必謝我,你去罷。
”俞四又磕了幾個頭,方才接了銀子。
貢鳴岐轉喚個粗使人相幫他搬了食物回去。
那些家人見家主把個賊來這等厚待,多有不平之意。
貢鳴岐開谕道:“這人雖然做賊,尚未偷我東西,又無贓據;且是饑寒虛耗的人,一打便死,雖做不得人命,卻結下個怨鬼,與我有何冤仇?于我有何益處?我與他些東西,不但活他一門,直掩飾他終身之恥,你們切不可在外邊聲揚此事,萬一旁人曉得,使他做人不成。
有人張揚的,重責三十闆逐出。
”衆人方不言語。
正是: 一着饒人禍便消,況兼施惠更恩高。
若然此刻行殘刻,安得他年效薄勞。
俞四既得了命,反又拿了許多東西回來,與家中說知此事,無不感激贊歎道:“不想世間有這等好人,隻是無可報答。
”大家歡天喜地過了新年。
俞四不敢忘貢鳴岐囑咐之言,便學好起來,再也不去吃酒賭錢了。
因想熟路好走,仍舊販魚米賣。
卻日日挑到貢家門首,欲待每次送他一兩尾魚兒,少盡恩意。
誰知貢鳴岐日逐秤了,魚價值七八分的,倒與他一錢,再也不讨便宜。
俞四甚是過意不去,自此收心本分,盡可度日。
外人絕不曉得他有這一番話靶。
過了年餘,貢鳴岐奉诏起用,升任山東觀察使,免不得攜家赴任,收拾行裝,差撥仆從,忙亂了月餘。
終到布政司起了勘合,讨下夫船。
揀選上吉日子,别過諸親百眷,這日起身出城,大排儀從,合城紳士餞送旗亭,好不榮耀。
逢州過縣,自有驿遞夫馬支撥應用,官府出郭相迎,一路風光華美。
因要買辦些綢緞動用之物,反纡道到了蘇州,然後上鎮江,竟在西門外京口驿住了船。
貢鳴岐正坐在船艙裡,忽聽得外邊一片喧嚷逼近船旁。
貢鳴岐正欲到外邊看看風景,便慢慢的踱到船頭上。
隻見岸上準千準萬的人蜂擁在一處,聽見旁邊人道:“奇怪!青天白日在禁城地面殺了人。
”又有人道:“隻是這樣一個斯文少年,怎膽力恁般豪壯!”又有的道:“聽他聲音又不是本地人,與他有甚冤仇,值得拼生仗義?”衆人議論,紛紛不一。
貢鳴岐聽見說話跷蹊,便叫打了扶手,随着三四個家人踱上岸來,擠進人叢裡去。
衆人看見貢鳴岐氣概昂然,定是河下官宦,連忙都讓開條路。
貢鳴岐挨進裡頭,隻見許多穿青漢子圍着一個俊秀少年,不上十三四歲,短發齊眉,身穿儒服,卻面如冠玉,一表非凡,象個貴家子弟,一把小匕首兒鮮血淋淋的擲在地下。
隻見那少年神色不變,朝着衆人侃侃然的說道:“這厮與我雖無仇怨,然被仇怨者正複不少。
若提起那厮生平過惡,奪人妻女,奸人幼稚,白占田産,教唆詞訟,小則傾家,大則滅門。
以至結納打降,霸截市肆,甚而兄妹鹑奔,子母(鹿匕)聚,人輪已絕,良心盡亡,乃蛇虺橫行,而雷霆失震,即如婁仲宣一門被害,誰不慘目寒心!我雖系路人,無關利害,然堂堂六尺,見義不為,是為無勇,因明目張膽,殛此窮兇。
知有綱常,而不知有禍害,雖殺身亦無所悔。
今列位在此,隻不過要我抵命,這卻何難!我是烈性男子,不消你們舉動,我自到府堂上認罪便了。
”說罷自走,那些穿青大漢俱一擁而去。
貢鳴岐一一聽了,大加驚訝道:“少年中有此俊傑,不免問個詳細。
”便令兩個家人去請那位小相公轉來。
家人忙趕上去,方将入城,便扯定那少年道:“相公慢走,我家老爺請你去哩。
”衆人聽了,大嚷道:“那裡來的野蠻,敢要搶劫我重犯?”那家人啐道:“背時的狗囚!山東按察司老爺要問這相公說話,你敢恃強?”衆人見說是大來頭,便不敢撒野,反轉口道:“去便去,隻是就要交還我人的呢。
”家人道:“不交還你,我們帶了去不成?”衆人一齊跟着,又再三叮囑不要走失了,家人道:“你一發說的好笑。
走失也□不得從岸上來,你們準百雙眼睛看着,難道會水底下鑽了去!”大家走到驿前,衆人緊緊守定船旁。
此時貢鳴岐尚立在船頭上,一見那少年,便攙着手往船艙裡去了。
未知那少年是何人物,且聽下回分解——
”貢鳴岐道:“你姓什麼?家中幾個人口?”俞四道:“小人姓俞,家中妻兒子女,還有個七十歲的母親,共是七口。
”貢鳴岐點點頭道:“你這個人多應不會算計。
緻有今日。
假如住鄰比,這般貧窮,便該到我家來,把實情相告,我便周濟你些,也不到如此落寞,轉輕舉妄動,做這辱沒祖宗的勾當。
今日幸在我家敗露,若在别家做出來,就經官動府,可不壞了一生的品行,面目藏在何處?今日是個除夕,明早便是新年,諒你沒有措處。
”因回頭向家人道:“你可進去,取五鬥米、兩箍松柴、一壇酒、一方肉,并取十兩銀子出來。
”家人領命。
不多時,取到廳前。
貢鳴岐向俞四道:“這幾件東西你拿回去,且過了年。
将這十兩銀子,有萬不可緩的債負還了幾兩,剩些兒,過了初五做些小買賣也可度日。
切不要浪費,負了我一點熱腸。
”俞四聽說不但不處置他,轉與他許多銀米食物,喜出望外,連連磕着道:“多蒙老爺如此恩德,真是天高地厚。
小人回去,當日夜焚香禮拜,祝願老爺代代公侯。
”貢鳴岐道:“不必謝我,你去罷。
”俞四又磕了幾個頭,方才接了銀子。
貢鳴岐轉喚個粗使人相幫他搬了食物回去。
那些家人見家主把個賊來這等厚待,多有不平之意。
貢鳴岐開谕道:“這人雖然做賊,尚未偷我東西,又無贓據;且是饑寒虛耗的人,一打便死,雖做不得人命,卻結下個怨鬼,與我有何冤仇?于我有何益處?我與他些東西,不但活他一門,直掩飾他終身之恥,你們切不可在外邊聲揚此事,萬一旁人曉得,使他做人不成。
有人張揚的,重責三十闆逐出。
”衆人方不言語。
正是: 一着饒人禍便消,況兼施惠更恩高。
若然此刻行殘刻,安得他年效薄勞。
俞四既得了命,反又拿了許多東西回來,與家中說知此事,無不感激贊歎道:“不想世間有這等好人,隻是無可報答。
”大家歡天喜地過了新年。
俞四不敢忘貢鳴岐囑咐之言,便學好起來,再也不去吃酒賭錢了。
因想熟路好走,仍舊販魚米賣。
卻日日挑到貢家門首,欲待每次送他一兩尾魚兒,少盡恩意。
誰知貢鳴岐日逐秤了,魚價值七八分的,倒與他一錢,再也不讨便宜。
俞四甚是過意不去,自此收心本分,盡可度日。
外人絕不曉得他有這一番話靶。
過了年餘,貢鳴岐奉诏起用,升任山東觀察使,免不得攜家赴任,收拾行裝,差撥仆從,忙亂了月餘。
終到布政司起了勘合,讨下夫船。
揀選上吉日子,别過諸親百眷,這日起身出城,大排儀從,合城紳士餞送旗亭,好不榮耀。
逢州過縣,自有驿遞夫馬支撥應用,官府出郭相迎,一路風光華美。
因要買辦些綢緞動用之物,反纡道到了蘇州,然後上鎮江,竟在西門外京口驿住了船。
貢鳴岐正坐在船艙裡,忽聽得外邊一片喧嚷逼近船旁。
貢鳴岐正欲到外邊看看風景,便慢慢的踱到船頭上。
隻見岸上準千準萬的人蜂擁在一處,聽見旁邊人道:“奇怪!青天白日在禁城地面殺了人。
”又有人道:“隻是這樣一個斯文少年,怎膽力恁般豪壯!”又有的道:“聽他聲音又不是本地人,與他有甚冤仇,值得拼生仗義?”衆人議論,紛紛不一。
貢鳴岐聽見說話跷蹊,便叫打了扶手,随着三四個家人踱上岸來,擠進人叢裡去。
衆人看見貢鳴岐氣概昂然,定是河下官宦,連忙都讓開條路。
貢鳴岐挨進裡頭,隻見許多穿青漢子圍着一個俊秀少年,不上十三四歲,短發齊眉,身穿儒服,卻面如冠玉,一表非凡,象個貴家子弟,一把小匕首兒鮮血淋淋的擲在地下。
隻見那少年神色不變,朝着衆人侃侃然的說道:“這厮與我雖無仇怨,然被仇怨者正複不少。
若提起那厮生平過惡,奪人妻女,奸人幼稚,白占田産,教唆詞訟,小則傾家,大則滅門。
以至結納打降,霸截市肆,甚而兄妹鹑奔,子母(鹿匕)聚,人輪已絕,良心盡亡,乃蛇虺橫行,而雷霆失震,即如婁仲宣一門被害,誰不慘目寒心!我雖系路人,無關利害,然堂堂六尺,見義不為,是為無勇,因明目張膽,殛此窮兇。
知有綱常,而不知有禍害,雖殺身亦無所悔。
今列位在此,隻不過要我抵命,這卻何難!我是烈性男子,不消你們舉動,我自到府堂上認罪便了。
”說罷自走,那些穿青大漢俱一擁而去。
貢鳴岐一一聽了,大加驚訝道:“少年中有此俊傑,不免問個詳細。
”便令兩個家人去請那位小相公轉來。
家人忙趕上去,方将入城,便扯定那少年道:“相公慢走,我家老爺請你去哩。
”衆人聽了,大嚷道:“那裡來的野蠻,敢要搶劫我重犯?”那家人啐道:“背時的狗囚!山東按察司老爺要問這相公說話,你敢恃強?”衆人見說是大來頭,便不敢撒野,反轉口道:“去便去,隻是就要交還我人的呢。
”家人道:“不交還你,我們帶了去不成?”衆人一齊跟着,又再三叮囑不要走失了,家人道:“你一發說的好笑。
走失也□不得從岸上來,你們準百雙眼睛看着,難道會水底下鑽了去!”大家走到驿前,衆人緊緊守定船旁。
此時貢鳴岐尚立在船頭上,一見那少年,便攙着手往船艙裡去了。
未知那少年是何人物,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