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88回 安祿山範陽造反 封常清東京募兵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野心狼子終難養,大負君王,不顧娘行,吵起幹戈太逞狂。
權奸還自誇先見,激反強梁,勢已披猖,縱募新兵那可當。
調寄“醜奴兒” 自古以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所賴為君者,能覺察于先,急為翦除,庶不緻滋蔓難圖。
更須朝中大臣,實心為國,燭奸去惡,防奸于未然,弭患于将來,方保無虞。
若天子既誤認奸惡為忠良,亂賊在肘腋之間而不知,始則養癰,繼則縱虎。
朝中大臣,又詢私背公,其初則朋比作奸,其後複又彼此猜忌。
那亂賊尚未至于作亂,卻以私怨,先說,他必作亂,反弄出許多方法,去激起變端,以實己之言,以快己之意。
但能緻亂,不能定亂,徒為大言,欺君誤國,以緻玩敵輕進之人,不審事勢,遽議用兵。
于是舊兵不足,思得新兵,召募之事,紛紛而起,豈不可歎可恨! 且說玄宗因内監馮神威,奏言安祿山不迎接诏書,據傲無禮,心中甚怒。
神威又奏道:“據他恁般情狀,奴婢那時如入虎口,幾幾乎不能複見皇爺天顔矣!”說罷嗚咽流涕,玄宗愈加惱怒。
自此日夕在宮中,說安祿山負恩喪心,恨罵一回,又沉吟凝想一回。
楊妃沒奈何,隻得從容解勸道:“安祿山原系番人,不知禮數;又因平日過蒙陛下恩愛寵極,待之如家人父子一般,未免習成驕傲惰慢之故态,不覺一時狂肆,何足惱亂聖懷。
他前日表請獻馬,或者原無反意。
現今他有兒子在京師,結婚宗室,他若在外謀為不軌,難道不自顧其子麼?”原來祿山的長子名慶宗,次子名慶緒。
那慶宗聘玄宗宗室之女榮義郡主為配,因此祿山出鎮範陽時,留他在京師就婚。
既成婚之後,未到範陽,尚在京師,故楊妃以此為解。
當下玄宗聽說,沉吟半晌道:“前日安慶宗與榮義郡主完婚之時,朕曾傳谕禮官,召祿山到京來觀禮,他以邊務倥偬為辭,竟不曾來。
如今可即着安慶宗上書于其父,要他入朝謝罪,看他來與不來,便可知其心矣。
”随命高力士谕意于安慶宗,作速寫書,遣使送往範陽去;又道朕近于清華宮新置一湯泉,專待祿山來洗浴,彼豈不憶昔年洗兒之事乎,書中可并及此意。
慶宗領旨,随寫下一書呈上禦覽,即日遣使赍去,隻道祿山自然見書便來。
誰知楊國忠心裡,卻恐怕祿山看了兒子的書,真個來京時,朝廷必要留他在京。
他有宮中線索,将來必然重用,奪寵奪權,與我不便。
不如早早激他反了,既可以實我之言,又可永絕了與我争權之人,豈不甚妙。
時有祿山的門客李超在京中,國忠誣害他,打通關節,遣人捕送禦史台獄,按治處死,使祿山危不能自安。
又密奏玄宗說:“慶宗雖奉旨寫書,一定自另有私書緻其父,臣料祿山必不肯來,且不日必有舉動。
”又一面密差心腹,星夜潛往範陽一路,散布流言,說道:“天子以安節度輕亵诏書,侮慢天使,又察出他的交通宮中私事,十分大怒,已将其子安慶宗拘國在宮,勒令寫書,誘他父親入朝謝罪,便把他們父子來殺了。
”祿山聞此流言,甚是驚怕可懼。
不一日,果然慶宗有書信來到,祿山忙拆書觀看,其書略雲: 前者大人表請獻馬,天子深嘉忠悃,止因部送人多,恐有蚤擾。
故谕令暫緩,初無他意。
乃诏使回奏,深以大人簡忽天言,可為怪。
幸天子寬仁,不即督過,大人宜便星馳入朝謝罪,則上下猜疑盡釋, 讒口無可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豈不善哉!昨又奉聖谕雲:華 清宮新設泉湯,專待爾父來就浴,仿佛往時耍戲洗兒之寵,此尤極 荷天恩之隆渥也。
況男婚事已畢,而定省久虛,渴思仰睹慈顔,少 中子婦之誠心。
不孝男慶宗,書啟到日,即希命駕。
祿山看了書信,詢來使道:“吾兒無恙否?”使者回說道:“奴輩出京時,我家大爺安然無事;但于路途之間,聞說門客李超,犯罪下獄。
又聞人傳說,近日宮裡邊,有什麼事情發覺了,大爺已被朝廷拘禁在那裡,未知此言何來?”祿山道:“我這裡也是恁般傳說,此言必有來由。
”因又密問道:“你來時,貴妃娘娘可有甚密旨着你傳來麼?”使者道:“奴輩奉了大爺之命,赍着書未停就走,并不聞貴妃娘娘有甚旨意。
”安祿山聞言,愈加驚疑。
看官,你道楊妃是有心照顧他安祿山的,時常有私信往來,如何這番卻沒有?蓋因安慶宗遵奉上命,立逼着他寫書遣使,楊妃不便夾帶私信,心中雖甚欲祿山入京相叙,隻恐他身入樊籠,被人暗算。
若竟不來,又恐天子發怒,因欲密遣心腹内侍,寄書與祿山,教他且勿親自來京,隻急急上表謝罪便了。
書已寫就,怎奈楊國忠已先密地移檄範陽一路,關津驿遞所在,說邊防宜慎,須嚴察往來行人,稽查奸細。
楊妃有密信不敢發,探問如此,深怕嫌疑,是非之際,倘有洩露,非同小可,因此遲疑未即遣使
權奸還自誇先見,激反強梁,勢已披猖,縱募新兵那可當。
調寄“醜奴兒” 自古以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所賴為君者,能覺察于先,急為翦除,庶不緻滋蔓難圖。
更須朝中大臣,實心為國,燭奸去惡,防奸于未然,弭患于将來,方保無虞。
若天子既誤認奸惡為忠良,亂賊在肘腋之間而不知,始則養癰,繼則縱虎。
朝中大臣,又詢私背公,其初則朋比作奸,其後複又彼此猜忌。
那亂賊尚未至于作亂,卻以私怨,先說,他必作亂,反弄出許多方法,去激起變端,以實己之言,以快己之意。
但能緻亂,不能定亂,徒為大言,欺君誤國,以緻玩敵輕進之人,不審事勢,遽議用兵。
于是舊兵不足,思得新兵,召募之事,紛紛而起,豈不可歎可恨! 且說玄宗因内監馮神威,奏言安祿山不迎接诏書,據傲無禮,心中甚怒。
神威又奏道:“據他恁般情狀,奴婢那時如入虎口,幾幾乎不能複見皇爺天顔矣!”說罷嗚咽流涕,玄宗愈加惱怒。
自此日夕在宮中,說安祿山負恩喪心,恨罵一回,又沉吟凝想一回。
楊妃沒奈何,隻得從容解勸道:“安祿山原系番人,不知禮數;又因平日過蒙陛下恩愛寵極,待之如家人父子一般,未免習成驕傲惰慢之故态,不覺一時狂肆,何足惱亂聖懷。
他前日表請獻馬,或者原無反意。
現今他有兒子在京師,結婚宗室,他若在外謀為不軌,難道不自顧其子麼?”原來祿山的長子名慶宗,次子名慶緒。
那慶宗聘玄宗宗室之女榮義郡主為配,因此祿山出鎮範陽時,留他在京師就婚。
既成婚之後,未到範陽,尚在京師,故楊妃以此為解。
當下玄宗聽說,沉吟半晌道:“前日安慶宗與榮義郡主完婚之時,朕曾傳谕禮官,召祿山到京來觀禮,他以邊務倥偬為辭,竟不曾來。
如今可即着安慶宗上書于其父,要他入朝謝罪,看他來與不來,便可知其心矣。
”随命高力士谕意于安慶宗,作速寫書,遣使送往範陽去;又道朕近于清華宮新置一湯泉,專待祿山來洗浴,彼豈不憶昔年洗兒之事乎,書中可并及此意。
慶宗領旨,随寫下一書呈上禦覽,即日遣使赍去,隻道祿山自然見書便來。
誰知楊國忠心裡,卻恐怕祿山看了兒子的書,真個來京時,朝廷必要留他在京。
他有宮中線索,将來必然重用,奪寵奪權,與我不便。
不如早早激他反了,既可以實我之言,又可永絕了與我争權之人,豈不甚妙。
時有祿山的門客李超在京中,國忠誣害他,打通關節,遣人捕送禦史台獄,按治處死,使祿山危不能自安。
又密奏玄宗說:“慶宗雖奉旨寫書,一定自另有私書緻其父,臣料祿山必不肯來,且不日必有舉動。
”又一面密差心腹,星夜潛往範陽一路,散布流言,說道:“天子以安節度輕亵诏書,侮慢天使,又察出他的交通宮中私事,十分大怒,已将其子安慶宗拘國在宮,勒令寫書,誘他父親入朝謝罪,便把他們父子來殺了。
”祿山聞此流言,甚是驚怕可懼。
不一日,果然慶宗有書信來到,祿山忙拆書觀看,其書略雲: 前者大人表請獻馬,天子深嘉忠悃,止因部送人多,恐有蚤擾。
故谕令暫緩,初無他意。
乃诏使回奏,深以大人簡忽天言,可為怪。
幸天子寬仁,不即督過,大人宜便星馳入朝謝罪,則上下猜疑盡釋, 讒口無可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豈不善哉!昨又奉聖谕雲:華 清宮新設泉湯,專待爾父來就浴,仿佛往時耍戲洗兒之寵,此尤極 荷天恩之隆渥也。
況男婚事已畢,而定省久虛,渴思仰睹慈顔,少 中子婦之誠心。
不孝男慶宗,書啟到日,即希命駕。
祿山看了書信,詢來使道:“吾兒無恙否?”使者回說道:“奴輩出京時,我家大爺安然無事;但于路途之間,聞說門客李超,犯罪下獄。
又聞人傳說,近日宮裡邊,有什麼事情發覺了,大爺已被朝廷拘禁在那裡,未知此言何來?”祿山道:“我這裡也是恁般傳說,此言必有來由。
”因又密問道:“你來時,貴妃娘娘可有甚密旨着你傳來麼?”使者道:“奴輩奉了大爺之命,赍着書未停就走,并不聞貴妃娘娘有甚旨意。
”安祿山聞言,愈加驚疑。
看官,你道楊妃是有心照顧他安祿山的,時常有私信往來,如何這番卻沒有?蓋因安慶宗遵奉上命,立逼着他寫書遣使,楊妃不便夾帶私信,心中雖甚欲祿山入京相叙,隻恐他身入樊籠,被人暗算。
若竟不來,又恐天子發怒,因欲密遣心腹内侍,寄書與祿山,教他且勿親自來京,隻急急上表謝罪便了。
書已寫就,怎奈楊國忠已先密地移檄範陽一路,關津驿遞所在,說邊防宜慎,須嚴察往來行人,稽查奸細。
楊妃有密信不敢發,探問如此,深怕嫌疑,是非之際,倘有洩露,非同小可,因此遲疑未即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