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61回 花又蘭忍愛守身 窦線娘飛章弄美

關燈
未陳,情以義伸,未見其可。

     況臣妾初許原令求媒,蹉跎至今,伊誰之咎。

    囊日俨然家國,羅成尚未誠 求,豈今蒲柳風霜,堪為侯門箕帚。

    自今以往,臣妾當束發裹足,閱曆天 涯,求親将息,同修淨土,臣妾幸而生,必欲與父相見,不幸而死,亦樂 與母相依。

    時異事殊,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臣妾更有請者,前陛見時, 義妹花木蘭同蒙慈宥,木蘭本代父從軍,守身全孝,随臣妾歸恩,即欲旋 訪故園。

    臣妾令軍婢追随,囑以空函還成舊夢,乃易裟那可汗滴知才貌, 妄拟占巢,木蘭義不受辱,自刎全身,孝純義至,可為世風。

    尤足異者, 木蘭未亡之先,恐臣妾羽化,托妹又蘭如己改妝赴燕取答;而又蘭一承姊 命,勉與臣妾婢相依,羞顔馳往,返命之日,臣妾訪軍婢,知又蘭曾為羅 成所識,義不苟合,桃笠同處,豆蔻仍含。

    臣始奇而未然,繼乃信而争羨, 不意天壤之間,有此聯壁。

    伏維興朝首重人輪,此等裙钗,堪為世表。

    在 臣妾則志不可奪,在又蘭則情有可矜;況又蘭與羅成連床共語,不無瓜李 之嫌,援手執經,堪被桃夭之化。

    萬祈國母慈恩,轉達聖聰,旌木蘭之孝 義,獎又蘭之芳潔,寬臣妾之罪,鑒臣妾之言。

    腐草之年,長與山鹿野麋, 同銜雨露于不朽矣!臣妾無任瞻天仰聖,惶驚待命之至。

     窦後道:“窦女前日陛見時,原議許配羅成,為甚至今不娶他去?”唐帝道:“想是羅藝嫌他是亡國之女,别定良緣,亦未可知。

    ”宇文昭儀道“婚姻大事,一言為定,豈可以盛衰易心,難道叫此女終身不字?況娘娘已經認為侄女,也不玷辱了他。

    ”窦後道:“陛下該賜婚,方使此女有光。

    ’唐帝道:“窦女純孝忠勇,朕甚嘉之;但可惜那花木蘭代父從軍的一個孝女,守節自刎,真堪旌表;至其妹花又蘭,代姊全信,與羅成同床不亂,更為難得。

    ”宇文昭儀道:“妾聞徐世-所定隋朝貴人袁紫煙,與窦線娘住在一處,此本做得風華得體,或出其手,亦未可知。

    ”隻見有一個掌燈的太監,手捧着許多奏章呈上,唐帝從頭揭看,是羅藝的賀表,便道:“剛才說羅藝要賴婚,如今已有本進呈。

    ”忙展開來一看,隻見上面寫道: 題為直陳愚悃,請旨矜全事。

    竊惟王政以仁治為本,人道以家室為先, 從古聖明治世,未有不恤四民,而使之茕獨無依者也。

    臣藝本一介武夫, 荷蒙聖眷,不鄙愚忠,授以重鎮,敢不竭力撫綏,是雖諸醜跳梁,幸賴天 威滅盡。

    但前叛臣窦建德,因欲侵掠西睡,統兵犯境;臣因邊寇出師,臣 男成即題兵,與窦建德截殺;夏國将帥,俱已敗北,獨建德之女名線娘者, 素稱骁勇,不意一見臣男,即不以幹戈相向,反願系足赤繩,馬上一言, 百年已定。

    此果兒女私情,本不敢穢讀天聽,今臣兒已二十四矣,向因四 方多事,無暇議及室家;建德已臣服歸唐,超然世外,聞此女曾願身代父 刑,志行可嘉,又蒙天後完眷特隆,而茕茕少女,待字閨中;臣男冠纓已 久,而赳赳武夫,孑身阃外。

    臣思夫婦為輪禮所關,男女以信義為重,恐 舍此女,臣男難其婦;若非臣男,此女亦不得其偶。

    臣系藩鎮重臣,倘行 止乖違,自取罪戾,姑敢冒昧上聞,伏望聖心裁定,永合良緣。

    臣不勝惶 悚之至。

     唐帝看完笑道:“恰好幽州府丞張公謹與羅成到來,明日待朕親自問他,便知備細。

    ”隻見秦王進宮來問安,唐帝将二本與秦王看了。

    秦王道:“建德之女,有文武之才,已是奇了;更奇在花家二女,一以全忠孝,一以全信義,木蘭之守節自刎,或者是真;又蘭之同床不亂,似難遽信。

    ”唐帝道:“剛才宇文妃子說,窦女本章,疑是徐世-之妻袁紫煙所作,未知确否?徐既聘袁,為何尚未成婚?”秦王道:“世-因紫煙是隋朝宮人,不便私納,尚要題請,然後去娶。

    ”唐帝道:“隋時十六院女子,盡是名姬,不知何故,一個也不見。

    ”秦王道:“窦建德讨滅宇文化及,蕭後多帶了回去,衆妃想必在彼居多。

    今趁羅成配合,莫若連徐世-妻袁紫煙亦召入宮庭賜婚,就可問諸妃消息。

    ”唐帝稱然,就差宇文士及并兩個老太監,奉旨召窦線娘、花又蘭、袁紫煙三女到京面聖。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