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9回 狠英雄犴牢聚首 奇女子鳳閣沾恩
關燈
小
中
大
領。
”唐帝因秦王之意,将他貶為庶人,兄弟子侄,都安置朔方,世充謝恩出朝。
唐帝又差人去拿建德見駕,隻見黃門官前來奏道:“有兩個女子,綁縛銜刀,跪于朝門外,要進朝見陛下。
”唐帝見說,以為奇怪,忙叫押進來。
不一時,隻見兩個女子,裂帛纏胸,青衣露體,兩腕如王雪白的,赤綁着,口中多銜着明晃晃的利刀一把,跪在丹墀裡頭。
唐帝望去,雖非絕色,覺得皆有一種英秀之氣,光彩撩人。
唐帝便有幾分矜憐之意,就叫近侍:“去了那兩女子口中的刀,扶他上殿來見朕。
”内侍忙下去摘掉了刀,簇擁着上來。
卻又是兩對窄窄金蓮,挺挺的走上殿來跪下。
唐帝便問道:“你兩個女子,是何處人氏?為何事這個樣子來見朕?”窦線娘道:“臣妾窦氏,系叛臣窦建德之女。
因妾父建德,犯罪天條,似難寬宥,妾願以身代受典型,故敢冒死上渎天威。
”唐帝道:“窦建德豈無臣子子侄,要你這個瑣瑣裙衩來替他?”線娘道:“忠臣良将,俱已盡節捐軀。
若說子侄,宗支衰落。
妾父止生妾一人,罔極深恩,在所必報。
況王世充篡位弑君,尚邀恩赦。
臣妾父雖據國自守,然當年曾讨宇文化及,首為炀帝發喪。
前在黎陽軍旅之間,又曾以陛下禦弟神通并同安公主送還,較之世充,不亦遠乎?倘皇恩浩蕩,準臣妾所請,赦父之罪,加之妾身,是亦國法之不弛,而隆恩之普照,則妾雖死而猶生矣!”唐帝道:“你剛才說窦建德止生得你,那一個又是你何人?”線娘未及回答,木蘭便道:“臣妾姓花,名木蘭,系河北花弧之女。
”便将劉武周出兵代父從軍,直至與窦線娘結義一段,說将出來。
唐帝見他兩個言詞朗朗,不勝贊歎道:“奇哉兩孝女!聖僧所謂兩好最難能也。
”正說時,隻見兩個内監走來,跪下奏道:“娘娘有旨,宣殿下進宮。
”秦王隻得起身進宮去了。
時窦建德久已拿進朝,跪在丹墀下,聽那兩個女子對答,唐帝叫上來說道:“你助黨為虐,本該斬首。
今因你女兒甘以身代,朕體上天好生之德,何忍加誅,連你之罪,法外有汝。
”就叫侍衛去了建德的鎖鍊綁縛,又對他說道:“朕赦便赦了你,隻是你也是一個豪傑,若是朕賜你之爵,你曾南面稱孤道寡,豈肯屈居人下。
朕若廢你為庶民,你怎肯忘卻錦繡江山,免不得又希圖妄想。
”建德叩首道:“臣蒙陛下法外施仁,貸臣不死,已出望外,安敢又生他念?臣自被逮之後,名利之念,雪化冰消,臣今萬幸再生,情願披剃入山,焚修來世,報答皇圖,不敢再入塵網矣!”唐帝見說,大喜道:“你肯做和尚,妙極,朕到替你覓一個法師在那裡,叫你去做他的徒弟,但恐你此心不真耳!”窦建德歎道:“臣聞屠刀一擲,六根即淨,觀眼前孽鏡,總是雨後空花,有甚不真?”唐帝道:“你此心既堅,替你改名巨德,着禮部結賜度牒,工部頒發衣帽,即于殿前替你剃度。
”秦王自宮中出來奏道:“母後知建德肯回心向道,歡喜不勝,要兩孝女進宮去一見,父皇以為可否?”唐帝就叫内侍,領兩個女子進宮朝見。
窦後見了,歡喜得緊,就叫宮奴把兩副衣服,賜線娘與木蘭穿好。
又賜錦墩,叫他們坐下,問他們年齡,二人回答明白。
窦後又問:“線娘,曾适人否?”線娘羞澀澀未及回答,木蘭代奏道:“已許配幽州總管羅藝之子羅成。
”窦後道:“羅藝歸唐,屢建奇功,聖上已封他為燕郡王,賜國姓,鎮守幽州。
聞他一個兒子英雄了得,你若嫁他,終身有托了。
你既明孝義,我也姓窦,你也姓窦,我就把你算做侄女兒,愈覺有光。
”窦線娘也不敢推卻,隻得下去謝恩。
窦後又問木蘭履曆,木蘭一一陳奏。
窦後亦深加獎歎,便吩咐内侍,取内庫銀二千兩,彩緞百端,贈線娘為奁資。
又取銀一千兩,彩緞四十端,贈賜木蘭,為父母養老送終之費,差内監送歸鄉裡。
二女便謝恩出宮。
時窦建德剛落了發,改了僧裝,身披錦繡袈裟,頭戴毗盧僧帽,正要望帝拜辭。
唐帝對建德說道:“你如今放心了。
”隻見二女易服出來,後邊許多内侍,扛了彩緞庫銀,來到殿廷。
内監放下禮物,将宮中懿旨,一一奏聞。
二女又向唐帝謝恩。
唐帝又對建德道:“不意卿女許配羅藝之子,又為娘娘侄女,孝女得此快婿,卿可免内顧矣。
”建德并未知此事,隻道窦後懿旨賜婚賜物,謝恩出朝。
唐帝又差官一員,賞銀二千兩,布帛一笥,送至榆窠斷魂洞内;隐靈岩中聖僧唐三藏處。
建德出了朝門,隻見早有一僧,挑着行李,在那裡伺候。
建德定睛一看,卻是孫安祖。
建德大駭道:“我是恐天子注意,削發避入空門,你為何也做此行徑?”孫安祖道:“主公,當初好好住在二賢莊,是我孫安祖勸主公出來起義,今事不成,自然也要在一處焚修。
若說盛衰易志,非世之好男子也。
”建德又對線娘道:“你既以身許事羅郎,又沐娘娘隆寵,嗣為侄女,終身有賴了。
自今以後,你是幹你的事,我是幹我的事,不必留戀着我了。
”線娘必要送父到山中去,那内監道:“咱們是奉娘娘懿旨,送公主到樂壽去,和尚自有官兒們奉陪,不消公主費心。
”線娘沒奈何,隻得同出長安,大哭一場,分路而行。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唐帝因秦王之意,将他貶為庶人,兄弟子侄,都安置朔方,世充謝恩出朝。
唐帝又差人去拿建德見駕,隻見黃門官前來奏道:“有兩個女子,綁縛銜刀,跪于朝門外,要進朝見陛下。
”唐帝見說,以為奇怪,忙叫押進來。
不一時,隻見兩個女子,裂帛纏胸,青衣露體,兩腕如王雪白的,赤綁着,口中多銜着明晃晃的利刀一把,跪在丹墀裡頭。
唐帝望去,雖非絕色,覺得皆有一種英秀之氣,光彩撩人。
唐帝便有幾分矜憐之意,就叫近侍:“去了那兩女子口中的刀,扶他上殿來見朕。
”内侍忙下去摘掉了刀,簇擁着上來。
卻又是兩對窄窄金蓮,挺挺的走上殿來跪下。
唐帝便問道:“你兩個女子,是何處人氏?為何事這個樣子來見朕?”窦線娘道:“臣妾窦氏,系叛臣窦建德之女。
因妾父建德,犯罪天條,似難寬宥,妾願以身代受典型,故敢冒死上渎天威。
”唐帝道:“窦建德豈無臣子子侄,要你這個瑣瑣裙衩來替他?”線娘道:“忠臣良将,俱已盡節捐軀。
若說子侄,宗支衰落。
妾父止生妾一人,罔極深恩,在所必報。
況王世充篡位弑君,尚邀恩赦。
臣妾父雖據國自守,然當年曾讨宇文化及,首為炀帝發喪。
前在黎陽軍旅之間,又曾以陛下禦弟神通并同安公主送還,較之世充,不亦遠乎?倘皇恩浩蕩,準臣妾所請,赦父之罪,加之妾身,是亦國法之不弛,而隆恩之普照,則妾雖死而猶生矣!”唐帝道:“你剛才說窦建德止生得你,那一個又是你何人?”線娘未及回答,木蘭便道:“臣妾姓花,名木蘭,系河北花弧之女。
”便将劉武周出兵代父從軍,直至與窦線娘結義一段,說将出來。
唐帝見他兩個言詞朗朗,不勝贊歎道:“奇哉兩孝女!聖僧所謂兩好最難能也。
”正說時,隻見兩個内監走來,跪下奏道:“娘娘有旨,宣殿下進宮。
”秦王隻得起身進宮去了。
時窦建德久已拿進朝,跪在丹墀下,聽那兩個女子對答,唐帝叫上來說道:“你助黨為虐,本該斬首。
今因你女兒甘以身代,朕體上天好生之德,何忍加誅,連你之罪,法外有汝。
”就叫侍衛去了建德的鎖鍊綁縛,又對他說道:“朕赦便赦了你,隻是你也是一個豪傑,若是朕賜你之爵,你曾南面稱孤道寡,豈肯屈居人下。
朕若廢你為庶民,你怎肯忘卻錦繡江山,免不得又希圖妄想。
”建德叩首道:“臣蒙陛下法外施仁,貸臣不死,已出望外,安敢又生他念?臣自被逮之後,名利之念,雪化冰消,臣今萬幸再生,情願披剃入山,焚修來世,報答皇圖,不敢再入塵網矣!”唐帝見說,大喜道:“你肯做和尚,妙極,朕到替你覓一個法師在那裡,叫你去做他的徒弟,但恐你此心不真耳!”窦建德歎道:“臣聞屠刀一擲,六根即淨,觀眼前孽鏡,總是雨後空花,有甚不真?”唐帝道:“你此心既堅,替你改名巨德,着禮部結賜度牒,工部頒發衣帽,即于殿前替你剃度。
”秦王自宮中出來奏道:“母後知建德肯回心向道,歡喜不勝,要兩孝女進宮去一見,父皇以為可否?”唐帝就叫内侍,領兩個女子進宮朝見。
窦後見了,歡喜得緊,就叫宮奴把兩副衣服,賜線娘與木蘭穿好。
又賜錦墩,叫他們坐下,問他們年齡,二人回答明白。
窦後又問:“線娘,曾适人否?”線娘羞澀澀未及回答,木蘭代奏道:“已許配幽州總管羅藝之子羅成。
”窦後道:“羅藝歸唐,屢建奇功,聖上已封他為燕郡王,賜國姓,鎮守幽州。
聞他一個兒子英雄了得,你若嫁他,終身有托了。
你既明孝義,我也姓窦,你也姓窦,我就把你算做侄女兒,愈覺有光。
”窦線娘也不敢推卻,隻得下去謝恩。
窦後又問木蘭履曆,木蘭一一陳奏。
窦後亦深加獎歎,便吩咐内侍,取内庫銀二千兩,彩緞百端,贈線娘為奁資。
又取銀一千兩,彩緞四十端,贈賜木蘭,為父母養老送終之費,差内監送歸鄉裡。
二女便謝恩出宮。
時窦建德剛落了發,改了僧裝,身披錦繡袈裟,頭戴毗盧僧帽,正要望帝拜辭。
唐帝對建德說道:“你如今放心了。
”隻見二女易服出來,後邊許多内侍,扛了彩緞庫銀,來到殿廷。
内監放下禮物,将宮中懿旨,一一奏聞。
二女又向唐帝謝恩。
唐帝又對建德道:“不意卿女許配羅藝之子,又為娘娘侄女,孝女得此快婿,卿可免内顧矣。
”建德并未知此事,隻道窦後懿旨賜婚賜物,謝恩出朝。
唐帝又差官一員,賞銀二千兩,布帛一笥,送至榆窠斷魂洞内;隐靈岩中聖僧唐三藏處。
建德出了朝門,隻見早有一僧,挑着行李,在那裡伺候。
建德定睛一看,卻是孫安祖。
建德大駭道:“我是恐天子注意,削發避入空門,你為何也做此行徑?”孫安祖道:“主公,當初好好住在二賢莊,是我孫安祖勸主公出來起義,今事不成,自然也要在一處焚修。
若說盛衰易志,非世之好男子也。
”建德又對線娘道:“你既以身許事羅郎,又沐娘娘隆寵,嗣為侄女,終身有賴了。
自今以後,你是幹你的事,我是幹我的事,不必留戀着我了。
”線娘必要送父到山中去,那内監道:“咱們是奉娘娘懿旨,送公主到樂壽去,和尚自有官兒們奉陪,不消公主費心。
”線娘沒奈何,隻得同出長安,大哭一場,分路而行。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