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6回 啖活人朱燦獸心 代從軍木蘭孝父
關燈
小
中
大
領兵去走遭,必擒此賊,來見殿下。
”秦王道:“若足下前去,孤何憂焉。
”即撥唐将四五員,領精兵一萬,加李靖征楚大将軍,張善相為馬步總管,白顯道為先鋒。
秦王道:“卿此去必得凱旋,當移兵于河南鴻溝界口。
候孤伐了武周,即便來會,合兵去剿世充。
”李靖應諾,随同張善相辭别秦王,拔寨起行。
卻說劉武周,結連了突厥曷娑那可汗,乃始畢可汗之弟,襲其兄位,而為西突厥,居于北地。
見武周有禮來講好,約他去侵犯中國,曷娑那可汗即便招兵聚衆。
其時卻弄出一個奇女子來,那女子姓花,其父名弧,字乘之,拓拔魏河北人,為千夫長。
續娶一妻袁氏,中原人。
因外誇移一種木蘭樹,培養數年,不肯開花,因其女分娩時,此樹忽然開花茂盛,故其父母即名其女曰木蘭。
後又生一女,名又蘭。
一男名天郎,尚在褪褓。
又蘭小木蘭四歲,姿色都與那木蘭無異。
木蘭生來眉清目秀,聲音洪亮,迥與孩題覺異。
花乘之尚未有兒時,将他竟如兒子一般,教他開弓射箭。
到了十來歲,不肯去拈針弄線,偏喜識幾個字兒,講究兵法。
其時突厥募召兵丁,木蘭年已十七歲,長成竟像一個漢子。
北方人家,女工有限,弓馬是家家備的,木蘭時常騎着馬,到曠野處去頑要。
父母見他長成,要替他配一個對頭,木蘭隻是不允。
一日聽見其父回來,對着妻孥說道:“目下曷娑那可汗,召募軍丁,我系軍籍,為千夫長,恐怕免不得要去走遭。
”妻子袁氏說道:“你今年紀已老,怎好去當這個門戶?”花乘之道:“我又沒有大些的兒子,可以頂補,怎樣可以免得?”袁氏道:“拼用幾兩銀子,或可以求免。
”花乘之道:“多是這樣用了銀子告退了,軍丁從何處來。
何況銀子無處設法。
”袁氏道:“不要說你年老難去沖鋒破敵,就是家中這一窩兒老小,抛下怎麼樣過活?”花乘之道:“且到其間再處。
”過了幾日,軍牌雪片般下來,催促花弧去點卯。
乘之無奈,隻得随衆去答應。
那曉得軍情促迫,即發了行糧,限三日間即要起身,惹得一家萬千憂悶。
木蘭心中想道:“當初戰國時,吳與越交戰,孫武子躁練女兵,若然兵原可以女為之。
吾觀史書上邊,有繡旗女将,隋初有錦傘夫人,皆稱其殺敵捍患,血戰成功。
難道這些女子,俱是沒有父母的,當時時勢,也是逼于王事,勉強從征,反得名标青史。
今我木蘭之父如此高年,上無哥哥,下有弟妹,今若出門,倚靠何人?倘然戰死沙場,骸骨何能載歸鄉裡。
莫若我改作男裝,替他頂補前去,隻要自己乖巧,定不敗露。
或者一二年之間,還有回鄉之日,少報生身父母之恩,豈不是好。
但不知我改了男人裝束,可有些厮像。
” 忙在房中,把父親的盔甲行頭,穿扮起來。
幸喜金蓮不甚窄窄,靴子裡裹了些腳帶,行走毫無袅娜之态。
便走到水缸邊來,對着影兒隻一照,歎道:“慚愧,照樣看起來,不要說是千夫長,就是做将軍也做得過。
”正在那裡對着影兒募拟,不題防其母走來,看見唬了一跳,說道:“這丫頭好不作怪,為甚裝這個形像?”花乘之聽見,亦走進來看了笑道:“這是什麼緣故?”木蘭道:“爹爹,木蘭今日這般打扮,可充得去麼?”其父道:“這個模樣,怎去不得?昨日點名時,軍丁共有三千幾百,那裡有這般相貌身軀,但可惜你。
”說了半句,止不住落下幾點淚來。
木蘭看見,亦下淚問道:“爹爹可惜什麼?”花乘之道:“可惜你是個女子,若是個孩兒,做爹媽的何愁,還要想你出去幹功立業,光宗耀祖哩!”木蘭道:“爹媽不要愁煩,兒立主意,明日就代父親去頂補。
”父母道:“你是個女兒家,說癡呆的話。
”木蘭道:“聞得人說,亂離之世,多少夫人公主,改妝逃避,無人識破。
兒隻要自己小心謹慎,包管無人看出破綻。
”袁氏撫着木蘭連聲說道:“使不得,那有未出閨門的黃花女兒,到千軍萬馬裡頭去覓活?’,木蘭道:“爹媽不要固執,拚我一身,方可保全弟妹。
拚我一身,可使爹媽身安。
難道忠臣孝子,偏是帶頭巾的做得來?有志者事竟成,凡此去管教勝過那些膿包男子。
隻要爹媽放膽,體要啼哭,讓孩兒悄然出門,不要使行伍中曉得我是個女子,料不出醜,回來惹人家笑話。
”父母見他執意要去,到弄得一家中哭哭啼啼,沒有個主意。
過了一宵,到東方發白,忽聽見外邊叩門聲急,在外喊道:“花老大,我們
”秦王道:“若足下前去,孤何憂焉。
”即撥唐将四五員,領精兵一萬,加李靖征楚大将軍,張善相為馬步總管,白顯道為先鋒。
秦王道:“卿此去必得凱旋,當移兵于河南鴻溝界口。
候孤伐了武周,即便來會,合兵去剿世充。
”李靖應諾,随同張善相辭别秦王,拔寨起行。
卻說劉武周,結連了突厥曷娑那可汗,乃始畢可汗之弟,襲其兄位,而為西突厥,居于北地。
見武周有禮來講好,約他去侵犯中國,曷娑那可汗即便招兵聚衆。
其時卻弄出一個奇女子來,那女子姓花,其父名弧,字乘之,拓拔魏河北人,為千夫長。
續娶一妻袁氏,中原人。
因外誇移一種木蘭樹,培養數年,不肯開花,因其女分娩時,此樹忽然開花茂盛,故其父母即名其女曰木蘭。
後又生一女,名又蘭。
一男名天郎,尚在褪褓。
又蘭小木蘭四歲,姿色都與那木蘭無異。
木蘭生來眉清目秀,聲音洪亮,迥與孩題覺異。
花乘之尚未有兒時,将他竟如兒子一般,教他開弓射箭。
到了十來歲,不肯去拈針弄線,偏喜識幾個字兒,講究兵法。
其時突厥募召兵丁,木蘭年已十七歲,長成竟像一個漢子。
北方人家,女工有限,弓馬是家家備的,木蘭時常騎着馬,到曠野處去頑要。
父母見他長成,要替他配一個對頭,木蘭隻是不允。
一日聽見其父回來,對着妻孥說道:“目下曷娑那可汗,召募軍丁,我系軍籍,為千夫長,恐怕免不得要去走遭。
”妻子袁氏說道:“你今年紀已老,怎好去當這個門戶?”花乘之道:“我又沒有大些的兒子,可以頂補,怎樣可以免得?”袁氏道:“拼用幾兩銀子,或可以求免。
”花乘之道:“多是這樣用了銀子告退了,軍丁從何處來。
何況銀子無處設法。
”袁氏道:“不要說你年老難去沖鋒破敵,就是家中這一窩兒老小,抛下怎麼樣過活?”花乘之道:“且到其間再處。
”過了幾日,軍牌雪片般下來,催促花弧去點卯。
乘之無奈,隻得随衆去答應。
那曉得軍情促迫,即發了行糧,限三日間即要起身,惹得一家萬千憂悶。
木蘭心中想道:“當初戰國時,吳與越交戰,孫武子躁練女兵,若然兵原可以女為之。
吾觀史書上邊,有繡旗女将,隋初有錦傘夫人,皆稱其殺敵捍患,血戰成功。
難道這些女子,俱是沒有父母的,當時時勢,也是逼于王事,勉強從征,反得名标青史。
今我木蘭之父如此高年,上無哥哥,下有弟妹,今若出門,倚靠何人?倘然戰死沙場,骸骨何能載歸鄉裡。
莫若我改作男裝,替他頂補前去,隻要自己乖巧,定不敗露。
或者一二年之間,還有回鄉之日,少報生身父母之恩,豈不是好。
但不知我改了男人裝束,可有些厮像。
” 忙在房中,把父親的盔甲行頭,穿扮起來。
幸喜金蓮不甚窄窄,靴子裡裹了些腳帶,行走毫無袅娜之态。
便走到水缸邊來,對着影兒隻一照,歎道:“慚愧,照樣看起來,不要說是千夫長,就是做将軍也做得過。
”正在那裡對着影兒募拟,不題防其母走來,看見唬了一跳,說道:“這丫頭好不作怪,為甚裝這個形像?”花乘之聽見,亦走進來看了笑道:“這是什麼緣故?”木蘭道:“爹爹,木蘭今日這般打扮,可充得去麼?”其父道:“這個模樣,怎去不得?昨日點名時,軍丁共有三千幾百,那裡有這般相貌身軀,但可惜你。
”說了半句,止不住落下幾點淚來。
木蘭看見,亦下淚問道:“爹爹可惜什麼?”花乘之道:“可惜你是個女子,若是個孩兒,做爹媽的何愁,還要想你出去幹功立業,光宗耀祖哩!”木蘭道:“爹媽不要愁煩,兒立主意,明日就代父親去頂補。
”父母道:“你是個女兒家,說癡呆的話。
”木蘭道:“聞得人說,亂離之世,多少夫人公主,改妝逃避,無人識破。
兒隻要自己小心謹慎,包管無人看出破綻。
”袁氏撫着木蘭連聲說道:“使不得,那有未出閨門的黃花女兒,到千軍萬馬裡頭去覓活?’,木蘭道:“爹媽不要固執,拚我一身,方可保全弟妹。
拚我一身,可使爹媽身安。
難道忠臣孝子,偏是帶頭巾的做得來?有志者事竟成,凡此去管教勝過那些膿包男子。
隻要爹媽放膽,體要啼哭,讓孩兒悄然出門,不要使行伍中曉得我是個女子,料不出醜,回來惹人家笑話。
”父母見他執意要去,到弄得一家中哭哭啼啼,沒有個主意。
過了一宵,到東方發白,忽聽見外邊叩門聲急,在外喊道:“花老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