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2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甯夫人惑計走他鄉
關燈
小
中
大
大家用過了朝餐,秦母、程母、張氏夫人,多是鳳冠補服。
跟了五六個丫鬟媳婦,連他們四個女使,共是十二三肩山轎。
秦懷玉金冠紮額,紅錦繡袍,腰懸寶劍,騎了一匹銀鬃馬。
連巨真也換了大服,跨上馬,帶領了三四十個兵卒,護送下山。
一行人走了十來裡,頭裡先有人去報知。
隻聽得三聲大炮,金鼓齊鳴,遠望河下,泊着坐船兩隻,小船不計其數。
秦母衆人到了船旁,隻見艙内四五個宮奴,擁出一個少年宮妝的美婦人出來。
你道是誰?就是徐惠英假裝的。
秦母與衆人停住了轎,便道:“這不是羅老太太,又是誰?”那差來的女使答道:“這是家老爺的二夫人。
”秦母見說,也不便再問。
大家遜進官艙,艙口一将白顯道,搶将出來觀看,被秦懷玉雙眉朝豎,牙眦迸裂,大喝一聲。
白顯道一驚,自進艙裡去了。
李靖在船樓上望見,駭問來人道:“此非叔寶之兒乎?”來人道:“正是。
”李靖道:“年紀不大,英氣足以驚人,真虎子也。
”快叫人請過船來。
秦母等進艙,一個女使對着禀明道:“這個是秦太太,那個是程太太,這是秦夫人張氏。
”徐惠妃一一拜見過,便向秦母道:“家老太太尚在前船,囑妾先以小舟奉迎。
承太太夫人們不棄降臨,足見親誼。
”吩咐打發了轎馬兵卒回去,後日來接。
秦母道:“瓊兒公幹金墉,多蒙太太頒賜厚儀,緻承尊從枉顧,實為惶恐。
”舟中酒席已擺設停當,即便敬酒安席。
李靖請過秦懷玉來,與徐義扶相見了。
李靖與秦懷玉說起他父親前日寄書劄來,取出來與懷玉看了。
懷玉方知他是李藥師,父執相逢,不勝起敬。
忽聽見又是三聲大炮,點鼓開船。
秦母在那邊舟中,不見了懷玉,放心不下,忙叫人請了過來,坐在身旁。
船頭上鼓樂齊鳴,一帆風挂起,齊齊整隊而行。
連巨真見這許多光景,也覺心上疑惑,虧得夜間宿在徐義扶舟中,義扶向他備細說明,連巨真心中雖放寬了些,但嫌身心兩地,隻好付之無可如何。
徐惠妃那夜見秦夫人們,多是端莊樸實的人,已在舟中,料難插翅飛去,隻得将直情備細說與張氏夫人知道。
張氏夫人,忙去述與婆婆得知。
秦母止曉得先前植樹崗秦瓊救了李淵之事,後邊南牢設計放走李世民一段,全然不知,虧得徐惠妃将前事一一題明:“因秦殿下念念不忘令郎将軍之德,故此叫妾與父親陛見後即定計來請太夫人。
”此時秦母與張氏夫人曉得相對說話的,不是羅二夫人,乃是秦王一位妃子,重新又見起禮來,幸喜程母因多用了幾杯酒,瞌睡在桌上。
秦母道:“小兒愚劣,有辱殿下垂青。
但是那裡知我家與羅總管是中表之親?”徐惠妃道:“家父先朝曾任幽州别駕數年,羅帥府衙門中事并走差之人,無不熟識。
”秦母道:“怪道尉遲南兄弟,扮得這般厮像。
隻是如今魏邦事勢未衰,吾家兒子急切間怎能個就得歸唐?夫人先須差人送一個信去方好。
”徐惠妃道:“這個自然。
但程太太跟前,萬萬不可說明。
” 秦母衆人在舟中住了兩天,那日早起,隻聽得前哨報道:“頭裡有賊船三四十隻,相近前來。
”秦懷玉正睡在那邊船樓上,聽見,如飛披衣起來窺探。
隻見李靖在艙中,喚一将進來,那将是前日扮尉遲北的。
李靖在案上取一面令旗,付與中軍官,遞将下來。
那将跪下接着,李靖坐在上面吩咐道:“前哨報有賊船相近,你領兵去看來,不可殺害,好歹捆來見我。
”那将應聲去了。
不一時,隻聞得大炮震天,呐喊之聲不絕。
小船上兵卒,個個弓上弦刀出鞘,把甲胄收束停當。
未及兩個時辰,鳴金三響,早見那員武将跪下道:“禀元帥爺繳令,賊船已獲,頭目現捆綁在船,囗候元帥爺的旨定奪。
”李靖收了令箭,便問道:“賊船是何旗号?”那将答道:“打着是魏家旗号。
”李靖雙眉一蹙道:“既是魏家的人,解進來。
”那将應聲而去。
其時大小船,俱停住不行。
船頭上衆将,排列刀斧手、捆綁手,明晃晃執着站立,好不威武。
隻見戰船裡,拖出一個長大漢子來。
連巨真在後邊船上望見,吃了一驚道:“這是我家賈潤甫,為什麼撞在這裡,卻被他們拿住?”忙要去報知秦懷玉,無奈船擠人多,急切間難到那邊船上去
跟了五六個丫鬟媳婦,連他們四個女使,共是十二三肩山轎。
秦懷玉金冠紮額,紅錦繡袍,腰懸寶劍,騎了一匹銀鬃馬。
連巨真也換了大服,跨上馬,帶領了三四十個兵卒,護送下山。
一行人走了十來裡,頭裡先有人去報知。
隻聽得三聲大炮,金鼓齊鳴,遠望河下,泊着坐船兩隻,小船不計其數。
秦母衆人到了船旁,隻見艙内四五個宮奴,擁出一個少年宮妝的美婦人出來。
你道是誰?就是徐惠英假裝的。
秦母與衆人停住了轎,便道:“這不是羅老太太,又是誰?”那差來的女使答道:“這是家老爺的二夫人。
”秦母見說,也不便再問。
大家遜進官艙,艙口一将白顯道,搶将出來觀看,被秦懷玉雙眉朝豎,牙眦迸裂,大喝一聲。
白顯道一驚,自進艙裡去了。
李靖在船樓上望見,駭問來人道:“此非叔寶之兒乎?”來人道:“正是。
”李靖道:“年紀不大,英氣足以驚人,真虎子也。
”快叫人請過船來。
秦母等進艙,一個女使對着禀明道:“這個是秦太太,那個是程太太,這是秦夫人張氏。
”徐惠妃一一拜見過,便向秦母道:“家老太太尚在前船,囑妾先以小舟奉迎。
承太太夫人們不棄降臨,足見親誼。
”吩咐打發了轎馬兵卒回去,後日來接。
秦母道:“瓊兒公幹金墉,多蒙太太頒賜厚儀,緻承尊從枉顧,實為惶恐。
”舟中酒席已擺設停當,即便敬酒安席。
李靖請過秦懷玉來,與徐義扶相見了。
李靖與秦懷玉說起他父親前日寄書劄來,取出來與懷玉看了。
懷玉方知他是李藥師,父執相逢,不勝起敬。
忽聽見又是三聲大炮,點鼓開船。
秦母在那邊舟中,不見了懷玉,放心不下,忙叫人請了過來,坐在身旁。
船頭上鼓樂齊鳴,一帆風挂起,齊齊整隊而行。
連巨真見這許多光景,也覺心上疑惑,虧得夜間宿在徐義扶舟中,義扶向他備細說明,連巨真心中雖放寬了些,但嫌身心兩地,隻好付之無可如何。
徐惠妃那夜見秦夫人們,多是端莊樸實的人,已在舟中,料難插翅飛去,隻得将直情備細說與張氏夫人知道。
張氏夫人,忙去述與婆婆得知。
秦母止曉得先前植樹崗秦瓊救了李淵之事,後邊南牢設計放走李世民一段,全然不知,虧得徐惠妃将前事一一題明:“因秦殿下念念不忘令郎将軍之德,故此叫妾與父親陛見後即定計來請太夫人。
”此時秦母與張氏夫人曉得相對說話的,不是羅二夫人,乃是秦王一位妃子,重新又見起禮來,幸喜程母因多用了幾杯酒,瞌睡在桌上。
秦母道:“小兒愚劣,有辱殿下垂青。
但是那裡知我家與羅總管是中表之親?”徐惠妃道:“家父先朝曾任幽州别駕數年,羅帥府衙門中事并走差之人,無不熟識。
”秦母道:“怪道尉遲南兄弟,扮得這般厮像。
隻是如今魏邦事勢未衰,吾家兒子急切間怎能個就得歸唐?夫人先須差人送一個信去方好。
”徐惠妃道:“這個自然。
但程太太跟前,萬萬不可說明。
” 秦母衆人在舟中住了兩天,那日早起,隻聽得前哨報道:“頭裡有賊船三四十隻,相近前來。
”秦懷玉正睡在那邊船樓上,聽見,如飛披衣起來窺探。
隻見李靖在艙中,喚一将進來,那将是前日扮尉遲北的。
李靖在案上取一面令旗,付與中軍官,遞将下來。
那将跪下接着,李靖坐在上面吩咐道:“前哨報有賊船相近,你領兵去看來,不可殺害,好歹捆來見我。
”那将應聲去了。
不一時,隻聞得大炮震天,呐喊之聲不絕。
小船上兵卒,個個弓上弦刀出鞘,把甲胄收束停當。
未及兩個時辰,鳴金三響,早見那員武将跪下道:“禀元帥爺繳令,賊船已獲,頭目現捆綁在船,囗候元帥爺的旨定奪。
”李靖收了令箭,便問道:“賊船是何旗号?”那将答道:“打着是魏家旗号。
”李靖雙眉一蹙道:“既是魏家的人,解進來。
”那将應聲而去。
其時大小船,俱停住不行。
船頭上衆将,排列刀斧手、捆綁手,明晃晃執着站立,好不威武。
隻見戰船裡,拖出一個長大漢子來。
連巨真在後邊船上望見,吃了一驚道:“這是我家賈潤甫,為什麼撞在這裡,卻被他們拿住?”忙要去報知秦懷玉,無奈船擠人多,急切間難到那邊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