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46回 殺翟讓李密負友 亂宮妃唐公起兵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榮華自是貪夫餌,得失暗相酬。
戀戀蠅頭,營營蝸角,何事能 休?機緣相左,談笑劍戟,樽俎沮戈矛。
功名安在?一堆白骨, 三尺荒丘。
右調“青衫濕” 天地間兩截人的甚多:處窮困落寞之時,共談心行事,覺厚寬有情,春風四海。
至富貴權衡之際,其立心做事,與前相違,時時要防人算計他,刻刻恐自己跌下來。
這個毛病,十人九犯。
總因天賦之性,見識學問,隻得到這個地位。
再說秦叔寶在大海寺,将張須陀并唐、樊二人重新殡殓,擇地安葬,做幾日道場;然後同單雄信、羅士信起行,趕到康城,與李密、王伯當衆人相會了,叙舊慶新,好不快活。
秦叔寶勸李密用輕騎襲取東都以為根本,然後徐定四方。
翟讓遂依計,令頭目裴叔方帶領數個伶俐人役,前往打探山林險阻,關梁兵馬;不意被人覺察,拿住三個,知是翟讓奸細,解留守宇文都府中勘問,将來斬首;止逃得裴叔方兩三個回來,一番緝探,倒作了東都添兵預備防守。
還虧李密聽了秦叔寶,同程知節、羅士信,輕兵掩襲,悄悄過了陽城,偷過了方山,直取倉城。
翟讓、李密陸續都到。
一個洛口倉,不煩弓矢,已為翟讓所據。
李密開倉赈濟,四方百姓,都來歸附。
隋朝士大夫不得意者,朝散大夫時德睿、宿城令祖君彥,亦來相從。
時東都早已探知,越王侗傳旨差虎贲郎将劉仁恭、光祿少卿房囗,募兵二萬五千,差人知會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前後夾攻,會師倉城。
不意李密又早料定,撥精兵五支,把隋兵殺得大敗,劉仁恭、房囗僅逃得性命;裴仁基聞得東都兵敗,頓兵不進。
李密聲名,自此益振。
翟讓的軍師賈雄,見李密愛人下士,差實與他相結。
翟讓欲自立為王,雄蔔數哄他說不吉,該輔李密,說道:“他是蕭山公,将軍姓翟;翟為澤,蒲得澤而生,數該如此。
”又民間謠言道:“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裡。
勿浪語,誰道許。
”桃李子,是說的逃走李氏之子;皇後二句,說隋主在揚州宛轉不回;莫浪語,誰道許,是個密字。
因此翟讓與衆計議,推尊李密為魏公,設壇即位,稱永平元年,大赦;行文稱元帥府,拜翟讓上柱國司徒東郡公,徐世-左诩衛大将軍,單雄信右诩衛大将軍,秦叔寶左武侯大将軍,王伯當右武侯大将軍,程知節後衛将軍,羅士信膘騎将軍,齊國遠、李如-、王當仁俱虎贲郎将,房彥藻元帥府左長史,邴元真右長史,潤甫左司馬,連巨真右司馬。
時隋官歸附者,鞏縣柴孝和監察禦史。
裴仁基雖守在河南,與監察禦史蕭懷靜不睦。
懷靜每尋釁要劾詐他,甚是不堪。
賈潤甫與仁基舊交,俏地到他營中,說他同兒子裴行俨,殺了蕭懷靜,帶領全軍,随賈潤南來降魏公。
魏公極其優禮,封仁基上柱國河東公,行俨上柱國降郡公。
李密領衆軍取了回洛倉,東都文書向江都告急。
隋王差江都通守王世充,領江淮勁卒,向東都來擊。
李密遣将抵住。
秦叔寶去攻武陽,武陽郡丞姓元,名寶藏,聞得叔寶兵至,忙召記室魏征計議,就是華山道士魏玄成。
他見天下已亂,正英雄得志之時,所以仍就還俗,在寶藏幕下。
寶藏道:“李密兵鋒正銳,秦瓊英勇素著,本郡精兵又赴東都救援,何以抵敵?”魏征道:“李密兵鋒,秦瓊英勇,誠如尊教。
若以武陽相抗,似以壞土塞河。
明公還須善計,以全一城民士。
”寶藏道:“有何善計!隻有歸附,以全一城。
足下可速具降箋,赴軍前一行。
”叔寶兵到,得與魏玄成相見,故人相遇,分外欣喜,笑對玄成道:“弟當日已料先生斷不以黃冠終,果然!”因問武陽消息。
魏征道:“郡丞元寶藏,度德順天,願全城歸附,不煩故人兵刃。
”叔寶道:“這是先生贊襄之力,可赴魏公麾下,進此降箋。
”留飲帳中叙闊。
叔寶又做一個禀啟,說魏征有王佐之才,堪居帷幄,要魏公重用。
因此魏公得瓊薦啟,遂留征做元帥府文學參軍記室。
元寶藏為魏卅總管。
今說翟讓,本是一個一勇之夫,無甚謀略。
初時在群盜中,自道是英雄;及見李密足智多謀,戰勝攻取,也就覺得不及。
又聽了賈雄、李子英一幹人,竟讓李密獨尊,自己甘心居下。
後來看人趨承,看他威權,卻有不甘之意。
還有個兄翟弘,拜上柱國荥陽公,更是一個粗人,他道:“是我家權柄,緣何輕與了人,反在他喉下取氣?”又有一班幕下,見李密這幹僚屬興頭,自己處了冷局,也不免怏怏生出事來。
所以古人雲: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
時若有人在内調停,也可無事;争奈單雄信雖是兩邊好的,卻是一條直漢;王伯當、秦叔寶、程知節,隻與李密交厚;徐世-是有經緯的,怕在裡頭調停惹禍。
一日,翟讓把個新歸附李密的鄙陵刺史崔世樞,要他的錢,将來回了。
李密來取不放。
元帥府記室刑義期,叫他來下棋,到遲,杖了八十。
房彥藻破汝南回,翟讓問他要金寶道:“你怎隻與魏公不與我?魏公是我立的,後邊事未可知。
”因此房彥藻、刑義期,同司馬鄭顴,勸李密剪除翟讓,李密道:“想我當初,實虧
戀戀蠅頭,營營蝸角,何事能 休?機緣相左,談笑劍戟,樽俎沮戈矛。
功名安在?一堆白骨, 三尺荒丘。
右調“青衫濕” 天地間兩截人的甚多:處窮困落寞之時,共談心行事,覺厚寬有情,春風四海。
至富貴權衡之際,其立心做事,與前相違,時時要防人算計他,刻刻恐自己跌下來。
這個毛病,十人九犯。
總因天賦之性,見識學問,隻得到這個地位。
再說秦叔寶在大海寺,将張須陀并唐、樊二人重新殡殓,擇地安葬,做幾日道場;然後同單雄信、羅士信起行,趕到康城,與李密、王伯當衆人相會了,叙舊慶新,好不快活。
秦叔寶勸李密用輕騎襲取東都以為根本,然後徐定四方。
翟讓遂依計,令頭目裴叔方帶領數個伶俐人役,前往打探山林險阻,關梁兵馬;不意被人覺察,拿住三個,知是翟讓奸細,解留守宇文都府中勘問,将來斬首;止逃得裴叔方兩三個回來,一番緝探,倒作了東都添兵預備防守。
還虧李密聽了秦叔寶,同程知節、羅士信,輕兵掩襲,悄悄過了陽城,偷過了方山,直取倉城。
翟讓、李密陸續都到。
一個洛口倉,不煩弓矢,已為翟讓所據。
李密開倉赈濟,四方百姓,都來歸附。
隋朝士大夫不得意者,朝散大夫時德睿、宿城令祖君彥,亦來相從。
時東都早已探知,越王侗傳旨差虎贲郎将劉仁恭、光祿少卿房囗,募兵二萬五千,差人知會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前後夾攻,會師倉城。
不意李密又早料定,撥精兵五支,把隋兵殺得大敗,劉仁恭、房囗僅逃得性命;裴仁基聞得東都兵敗,頓兵不進。
李密聲名,自此益振。
翟讓的軍師賈雄,見李密愛人下士,差實與他相結。
翟讓欲自立為王,雄蔔數哄他說不吉,該輔李密,說道:“他是蕭山公,将軍姓翟;翟為澤,蒲得澤而生,數該如此。
”又民間謠言道:“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裡。
勿浪語,誰道許。
”桃李子,是說的逃走李氏之子;皇後二句,說隋主在揚州宛轉不回;莫浪語,誰道許,是個密字。
因此翟讓與衆計議,推尊李密為魏公,設壇即位,稱永平元年,大赦;行文稱元帥府,拜翟讓上柱國司徒東郡公,徐世-左诩衛大将軍,單雄信右诩衛大将軍,秦叔寶左武侯大将軍,王伯當右武侯大将軍,程知節後衛将軍,羅士信膘騎将軍,齊國遠、李如-、王當仁俱虎贲郎将,房彥藻元帥府左長史,邴元真右長史,潤甫左司馬,連巨真右司馬。
時隋官歸附者,鞏縣柴孝和監察禦史。
裴仁基雖守在河南,與監察禦史蕭懷靜不睦。
懷靜每尋釁要劾詐他,甚是不堪。
賈潤甫與仁基舊交,俏地到他營中,說他同兒子裴行俨,殺了蕭懷靜,帶領全軍,随賈潤南來降魏公。
魏公極其優禮,封仁基上柱國河東公,行俨上柱國降郡公。
李密領衆軍取了回洛倉,東都文書向江都告急。
隋王差江都通守王世充,領江淮勁卒,向東都來擊。
李密遣将抵住。
秦叔寶去攻武陽,武陽郡丞姓元,名寶藏,聞得叔寶兵至,忙召記室魏征計議,就是華山道士魏玄成。
他見天下已亂,正英雄得志之時,所以仍就還俗,在寶藏幕下。
寶藏道:“李密兵鋒正銳,秦瓊英勇素著,本郡精兵又赴東都救援,何以抵敵?”魏征道:“李密兵鋒,秦瓊英勇,誠如尊教。
若以武陽相抗,似以壞土塞河。
明公還須善計,以全一城民士。
”寶藏道:“有何善計!隻有歸附,以全一城。
足下可速具降箋,赴軍前一行。
”叔寶兵到,得與魏玄成相見,故人相遇,分外欣喜,笑對玄成道:“弟當日已料先生斷不以黃冠終,果然!”因問武陽消息。
魏征道:“郡丞元寶藏,度德順天,願全城歸附,不煩故人兵刃。
”叔寶道:“這是先生贊襄之力,可赴魏公麾下,進此降箋。
”留飲帳中叙闊。
叔寶又做一個禀啟,說魏征有王佐之才,堪居帷幄,要魏公重用。
因此魏公得瓊薦啟,遂留征做元帥府文學參軍記室。
元寶藏為魏卅總管。
今說翟讓,本是一個一勇之夫,無甚謀略。
初時在群盜中,自道是英雄;及見李密足智多謀,戰勝攻取,也就覺得不及。
又聽了賈雄、李子英一幹人,竟讓李密獨尊,自己甘心居下。
後來看人趨承,看他威權,卻有不甘之意。
還有個兄翟弘,拜上柱國荥陽公,更是一個粗人,他道:“是我家權柄,緣何輕與了人,反在他喉下取氣?”又有一班幕下,見李密這幹僚屬興頭,自己處了冷局,也不免怏怏生出事來。
所以古人雲: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
時若有人在内調停,也可無事;争奈單雄信雖是兩邊好的,卻是一條直漢;王伯當、秦叔寶、程知節,隻與李密交厚;徐世-是有經緯的,怕在裡頭調停惹禍。
一日,翟讓把個新歸附李密的鄙陵刺史崔世樞,要他的錢,将來回了。
李密來取不放。
元帥府記室刑義期,叫他來下棋,到遲,杖了八十。
房彥藻破汝南回,翟讓問他要金寶道:“你怎隻與魏公不與我?魏公是我立的,後邊事未可知。
”因此房彥藻、刑義期,同司馬鄭顴,勸李密剪除翟讓,李密道:“想我當初,實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