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36回 觀文殿虞世南草诏 愛蓮亭袁寶兒輕生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餘興未閑情未倦,朝來問說關心。
萬千樂事論縱橫,欲誇己才 富,落筆竟難成。
堪羨詞臣文藻盛,佳人注目留吟。
無端池畔去 捐生,相看心欲碎,貼肉喚卿卿。
調寄“臨江山” 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蠻草诏,便覺江郎才掩。
寶兒素性憨癡,至聞刺心一語,便覺傷情欲死。
可見才情僞真,斷難假借。
卻說炀帝與蕭後清夜暢遊,曆代帝王,從未有如此快活。
此及回宮,更籌已交五鼓,遂與蕭後安寝,直到日中方起,尚嫌餘興未盡。
又思昨夜同朱貴兒在馬上許多盟言心語,不特光景清幽,抑且兩情可愛,隻恨平昔沒有加厚待他,宵來又撤了他進宮,才覺心殊怏怏,因想:“今日皇後,諒不到苑,正好出宮去到迎晖院,獨與貴兒親熱一番。
”心中打點停當,隻見一個内監走來奏道:“寶林院沙夫人,因夜間在馬上馳驟太過了,回院去一陣肚疼,即便墜下一胎,是個男形,不能保育。
今夫人身于虛弱,神氣昏迷,故使奴婢來奏知。
”炀帝聽見跌腳道:“可惜可惜,昨夜原不該要他來遊的,這是朕失檢點了。
”忙差内相:“快去宣太醫巢元方,到寶林院去看治沙夫人。
”又對寶林院宮人道:“你回院去對夫人說;朕就來看他。
”蕭後聞知,不勝歎嗟,叫宮人去候問。
炀帝進了早膳,出宮上辇,正要到寶林去,隻見中書侍郎裴矩,捧着各國朝貢表章奏道:“北則突厥,西則高昌各國,南則溪山酋長,俱來朝觀。
獨有高麗王元恃強不至。
”炀帝大怒道:“高麗雖僻在海隅,乃箕子所封之國,自漢晉以來,臣伏中國,皆為郡縣,今乃不臣如此!”裴矩又奏道:“高麗所恃,有二十四道,阻着三條大水,是遼水、鴨綠江、壩水,如欲征剿,須得水陸并進方可。
目今沿海一帶城垣,聞得傾妃,未能修耷。
陸路猶可,登萊至平壤一路,俱是海道,須用舟輯水軍,若非智勇兼全之人,難克此任。
”炀帝想了一想,便敕旨着宇文述,督造戰船器械,為征高麗總帥。
山東行台總管來護兒,為征高麗副使。
其餘所用将佐,悉聽宇文述來護兒随處調遣,該地方官不得阻撓。
奏凱之日,各行升賞。
炀帝因裴矩說起沿海一帶,随想起要修葺長城一事,恐與廷臣商議,有人谏阻,趁便也寫着宇文恺為修城副使。
西邊從榆林起,東邊直到紫河方止,但有頹敗傾圮,都要重新修築補葺。
吩咐畢,裴矩傳旨出去,炀帝便上辇進西苑去。
未及裡許,隻見守苑太監馬守忠走來奏道:“都護麻叔謀,在院外要見駕。
” 是時麻叔謀河道已通,單騎到東京來覆旨。
炀帝見說,随進便殿坐下,叫馬守忠引他進來。
麻叔謀同丞相宇文達、翰林學士虞世基進來。
麻叔謀朝駕畢,因奏道:“廣陵河道,臣已開通,未知陛下幾時巡幸?”炀帝問用多少人工,幾許深淺,麻叔謀細細奏陳。
炀帝大喜,賞赉甚厚,留他在都,陪駕巡幸廣陵。
宇文達道:“河道已通,陛下巡遊,須得幾百号龍舟,方才體式;若是這些民船差船,怎好乘坐?”炀帝道:“便是。
”宇文達道:“黃門侍郎王弘大有才幹,陛下勃他趱造,必能仰體聖意。
”炀帝大喜,遂寫勃旨,命王弘就江淮地方,要他制造頭号龍船十隻,二号龍船五百隻,雜船數千隻,限四個月造完繳旨。
虞世基道:“陛下既造龍舟,自然造得如殿庭一般,難道也叫這些鸠形鵲面,撐篙搖橹?”炀帝道:“這個自然是這班水手。
”虞世基道:“以臣愚見,莫若将蜀錦制就錦帆,再将五色彩絨,打成錦纜,系在殿柱之上;有風扯起錦帆東下,無風叫人夫牽挽而去,就像殿之有腳,那怕不行。
”宇文達道:“錦纜雖好,但恐人夫牽挽,不甚美觀。
陛下何不差人往吳越地方,選取十五六歲的女子,扮做官妝模樣,無風叫他牽纜而行,有風叫他持揖繞船而坐,陛下憑欄觀望,方有興趣。
”炀帝聽了大喜,即差幾個得力太監高昌等,往吳越地方,選十五六歲的女子一千名,為殿腳女。
虞世基奏道:“陛下征遼之旨已出,今河道已成,龍舟将備,莫若以征遼為名,以幸廣陵為實,也不消徽兵,也不必征饷,隻消發一道征遼诏書,播告四邊,彼遼小國,自然望風臣服,落得陛下坐在廣陵受用,豈非一舉兩得之事?”炀帝大喜道:“卿言甚是有理,依卿所奏而行。
”衆臣退出。
炀帝國說得高興,竟忘了寶林院去。
隻見朱貴兒、袁寶兒兩個走來,炀帝問道:“你們從何處來?”袁寶兒道:“妾等在寶林院,看沙夫人來。
”炀帝道:“正是,沙妃子身子怎樣光景?”朱貴兒道:“身子太醫說不妨,隻可惜一位太子不能養育。
”炀帝對貴兒道:“你先去代朕說聲,此刻朕要草诏,不得閑,稍停朕必來看他。
說了你就來。
”貴兒領旨去了。
炀帝同袁寶兒,轉到觀文殿上來,意思要自制一篇诏書,誇耀臣下。
誰想說時容易,作時卻難。
炀帝拿起筆來,左思右想,再寫不下去,思想了一回,剛寫得兩三行,拿起看時,卻也平常,不見有新奇警句,心下十分焦躁。
遂把筆放下,立起身來,四下裡團團走着思想,袁寶兒看了,
萬千樂事論縱橫,欲誇己才 富,落筆竟難成。
堪羨詞臣文藻盛,佳人注目留吟。
無端池畔去 捐生,相看心欲碎,貼肉喚卿卿。
調寄“臨江山” 炀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蠻草诏,便覺江郎才掩。
寶兒素性憨癡,至聞刺心一語,便覺傷情欲死。
可見才情僞真,斷難假借。
卻說炀帝與蕭後清夜暢遊,曆代帝王,從未有如此快活。
此及回宮,更籌已交五鼓,遂與蕭後安寝,直到日中方起,尚嫌餘興未盡。
又思昨夜同朱貴兒在馬上許多盟言心語,不特光景清幽,抑且兩情可愛,隻恨平昔沒有加厚待他,宵來又撤了他進宮,才覺心殊怏怏,因想:“今日皇後,諒不到苑,正好出宮去到迎晖院,獨與貴兒親熱一番。
”心中打點停當,隻見一個内監走來奏道:“寶林院沙夫人,因夜間在馬上馳驟太過了,回院去一陣肚疼,即便墜下一胎,是個男形,不能保育。
今夫人身于虛弱,神氣昏迷,故使奴婢來奏知。
”炀帝聽見跌腳道:“可惜可惜,昨夜原不該要他來遊的,這是朕失檢點了。
”忙差内相:“快去宣太醫巢元方,到寶林院去看治沙夫人。
”又對寶林院宮人道:“你回院去對夫人說;朕就來看他。
”蕭後聞知,不勝歎嗟,叫宮人去候問。
炀帝進了早膳,出宮上辇,正要到寶林去,隻見中書侍郎裴矩,捧着各國朝貢表章奏道:“北則突厥,西則高昌各國,南則溪山酋長,俱來朝觀。
獨有高麗王元恃強不至。
”炀帝大怒道:“高麗雖僻在海隅,乃箕子所封之國,自漢晉以來,臣伏中國,皆為郡縣,今乃不臣如此!”裴矩又奏道:“高麗所恃,有二十四道,阻着三條大水,是遼水、鴨綠江、壩水,如欲征剿,須得水陸并進方可。
目今沿海一帶城垣,聞得傾妃,未能修耷。
陸路猶可,登萊至平壤一路,俱是海道,須用舟輯水軍,若非智勇兼全之人,難克此任。
”炀帝想了一想,便敕旨着宇文述,督造戰船器械,為征高麗總帥。
山東行台總管來護兒,為征高麗副使。
其餘所用将佐,悉聽宇文述來護兒随處調遣,該地方官不得阻撓。
奏凱之日,各行升賞。
炀帝因裴矩說起沿海一帶,随想起要修葺長城一事,恐與廷臣商議,有人谏阻,趁便也寫着宇文恺為修城副使。
西邊從榆林起,東邊直到紫河方止,但有頹敗傾圮,都要重新修築補葺。
吩咐畢,裴矩傳旨出去,炀帝便上辇進西苑去。
未及裡許,隻見守苑太監馬守忠走來奏道:“都護麻叔謀,在院外要見駕。
” 是時麻叔謀河道已通,單騎到東京來覆旨。
炀帝見說,随進便殿坐下,叫馬守忠引他進來。
麻叔謀同丞相宇文達、翰林學士虞世基進來。
麻叔謀朝駕畢,因奏道:“廣陵河道,臣已開通,未知陛下幾時巡幸?”炀帝問用多少人工,幾許深淺,麻叔謀細細奏陳。
炀帝大喜,賞赉甚厚,留他在都,陪駕巡幸廣陵。
宇文達道:“河道已通,陛下巡遊,須得幾百号龍舟,方才體式;若是這些民船差船,怎好乘坐?”炀帝道:“便是。
”宇文達道:“黃門侍郎王弘大有才幹,陛下勃他趱造,必能仰體聖意。
”炀帝大喜,遂寫勃旨,命王弘就江淮地方,要他制造頭号龍船十隻,二号龍船五百隻,雜船數千隻,限四個月造完繳旨。
虞世基道:“陛下既造龍舟,自然造得如殿庭一般,難道也叫這些鸠形鵲面,撐篙搖橹?”炀帝道:“這個自然是這班水手。
”虞世基道:“以臣愚見,莫若将蜀錦制就錦帆,再将五色彩絨,打成錦纜,系在殿柱之上;有風扯起錦帆東下,無風叫人夫牽挽而去,就像殿之有腳,那怕不行。
”宇文達道:“錦纜雖好,但恐人夫牽挽,不甚美觀。
陛下何不差人往吳越地方,選取十五六歲的女子,扮做官妝模樣,無風叫他牽纜而行,有風叫他持揖繞船而坐,陛下憑欄觀望,方有興趣。
”炀帝聽了大喜,即差幾個得力太監高昌等,往吳越地方,選十五六歲的女子一千名,為殿腳女。
虞世基奏道:“陛下征遼之旨已出,今河道已成,龍舟将備,莫若以征遼為名,以幸廣陵為實,也不消徽兵,也不必征饷,隻消發一道征遼诏書,播告四邊,彼遼小國,自然望風臣服,落得陛下坐在廣陵受用,豈非一舉兩得之事?”炀帝大喜道:“卿言甚是有理,依卿所奏而行。
”衆臣退出。
炀帝國說得高興,竟忘了寶林院去。
隻見朱貴兒、袁寶兒兩個走來,炀帝問道:“你們從何處來?”袁寶兒道:“妾等在寶林院,看沙夫人來。
”炀帝道:“正是,沙妃子身子怎樣光景?”朱貴兒道:“身子太醫說不妨,隻可惜一位太子不能養育。
”炀帝對貴兒道:“你先去代朕說聲,此刻朕要草诏,不得閑,稍停朕必來看他。
說了你就來。
”貴兒領旨去了。
炀帝同袁寶兒,轉到觀文殿上來,意思要自制一篇诏書,誇耀臣下。
誰想說時容易,作時卻難。
炀帝拿起筆來,左思右想,再寫不下去,思想了一回,剛寫得兩三行,拿起看時,卻也平常,不見有新奇警句,心下十分焦躁。
遂把筆放下,立起身來,四下裡團團走着思想,袁寶兒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