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35回 樂水夕大士奇觀 清夜遊昭君淚塞
關燈
小
中
大
“苑中風露利害,你們快去換裝了罷。
”炀帝亦對朱貴兒道:“你也身上單薄。
”便伸手向他衣袖裡來。
那曉得貴兒臂上刀痕,尚未痊愈,見炀帝手進袖中,忙把身子一閃。
炀帝早摸着玉腕上,用紙包裡,便問貴兒道:“臂上為什麼?”貴兒一眼看着蕭後,笑而不言。
炀帝是乖人,見這光景,便縮手不去再問。
又聽見左右報道:“又有好看的來了。
”炀帝忙同蕭後出軒,望見橋上,有幾對小旗标槍,在前引着。
馬上十來個盤頭蠻婦,都是短衣窄袖,也有彈筝的,也有抱月琴的。
那個花腔小鼓,賣弄風蚤;這個輕敲像闆,聲清韻葉。
後邊就是兩對盤頭女子,四面琵琶,在馬上随彈随唱,擁着一個昭君,頭上錦尾雙豎,金絲紮額,貂套環圍,身上穿着一件五彩舞衣,手中也抱着一面琵琶。
正看時,隻見夏夫人上來相見,炀帝問夏夫人道:“那個裝昭君的可是薛冶兒?”夏夫人答道:“正是。
”随把手指着四個彈琵琶的道:“那個是韓俊娥,那個是杳娘,那個是妥娘,那個是雅娘,陛下還是叫他們上台來唱曲,還是先叫他們下面跑馬?”炀帝笑道:“他們隻好是這等平穩的走,那裡曉得跑什麼馬?”梁夫人道:“這幾個多是薛冶兒的徒弟,閑着在苑中牽着禦廄中的馬,時常試演。
”樊夫人道:“第二個就要算袁寶兒跑得好。
”此時寶兒、貴兒,多改了宮妝,站在旁邊。
蕭後笑對寶兒道:“既是你會跑,何不也下去試一試?”炀帝拍手道:“妙極妙極。
朕前日差裴矩與西域胡人,換得一匹名馬,神駿異常,正好他騎,不知可曾牽來。
”左右禀道:“已備在這裡伺候。
”炀帝道:“好,快快牽來。
”左右忙把一匹烏骓馬,帶到面前。
寶兒憨憨的笑道:“賤妾若跑得不好,陛下與娘娘夫人不要見笑。
”遂把風頭弓鞋緊兜了一兜,腰間又添束上一條鸾帶,走到馬前,将一雙白雪般的纖手,扶住金鞍,右手绾着絲鞭,也不踹镫,輕輕把身往上一聳,不知不覺,早騎在馬上。
炀帝看了喜道:“這個上馬勢,就好極了。
”夏夫人下去傳谕他們,先跑了馬,然後上台來唱曲。
炀帝叫手下,将龍鳳交椅移來與蕭後沿邊坐下,衆夫人亦坐列兩旁。
袁寶兒騎着馬,如飛跑去,接着衆人,辄轉身揚鞭領頭,帶着馬上奏樂的一班宮女,穿林繞樹,盤旋漫遊。
炀帝聽了,便道:“這又奇了,他們唱的,不是朕的清夜遊詞,是什麼曲,這般好聽?”沙夫人道:“這是夏夫人要他們裝昭君出塞,連夜自制了塞外曲,教熟了他們,故此好聽。
”炀帝也沒工夫回答,伸出兩指,隻顧向空中亂圈。
正說時,隻見一二十騎宮女,不分隊伍,如煙雲四起,紅的青的,白的黃的,亂紛紛的,一陣滾将過去,直到西南角上,一個大寬轉的所在,将昭君裹在中間,把樂器付與宮娥執了,逐對對跑将過來,盡往東北角上收住,雖不甚好,也沒有個出醜。
衆人跑完,止剩得裝昭君的與袁寶兒兩騎在西邊。
先是寶兒将身斜着半邊,也不绾絲缰,兩隻手向高高的調弄那根絲鞭,左顧右盼,百般樣弄俏,跑将過來。
正看時,隻見那個裝昭君的,如掣電一般飛來。
炀帝與蕭後衆夫人,都站起來看,并分不出是人是馬,但見上邊一片彩雲,下邊一團白雪,飛滾将來,将寶兒的坐騎後身加上一鞭,帶跑至東邊去了。
又一回,袁寶兒領了數騎,慢騰騰的去到西邊去,東邊上還有一半騎女,與昭君擺着。
隻聽得一聲鑼響,兩頭出馬,如紫燕穿花,東西飛去。
過了三四對,又該是袁寶兒與薛冶兒出馬了。
他兩個聽見了鑼聲,大家隻把一隻金蓮,踹在镫上,一足懸虛,将半身靠近馬,一手扳住雕鞍,一手揚鞭,兩頭跑将攏來。
剛到中間,他兩個把身于一聳。
炀帝隻道那個跌了下來,誰知他兩個交相換馬的,跑回去了。
喜得個炀帝,把身子前仰後合,鼓掌大笑道:“真正奇觀。
”蕭後與衆夫人宮人,沒一個不出聲稱贊。
隻見薛冶兒等下了馬,領着隊,走上台基來。
炀帝與蕭後也起身。
秦夫人對炀帝說道:“停回他們唱起塞外曲來,隻怕陛下還要神飛心醉。
”炀帝正欲開口,隻見薛冶兒領着一班,上前來要叩見。
炀帝一頭搖手,忙扯薛冶兒近身,見他打扮的俨然是個絕妙的昭君,便把一雙禦手扶住冶兒的身子,低低叫道:“好好冶兒,朕那裡曉得你有這樣絕技在身,若不是娘娘來遊,就一千年也不曉得。
”便在内相手裡,取自己一柄渾金宮扇,扇上一個玉免扇墜,賜與冶兒。
冶兒謝恩收了,蕭後道:“怎不見袁寶兒?”楊夫人指道:“在娘娘身後躲着。
”蕭後調轉身來笑問道:“你學了幾時,就這樣跑得純熟得緊,也該賞勞些才是。
”炀帝聽見笑說道:“不是朕有厚薄,叫朕把什麼賜你?也罷,待朕與娘娘借一件來。
”蕭後見說,忙向頭上拔下一隻龍頭金簪來,遞與炀帝,炀帝即賜與寶兒。
寶兒偏不向炀帝謝
”炀帝亦對朱貴兒道:“你也身上單薄。
”便伸手向他衣袖裡來。
那曉得貴兒臂上刀痕,尚未痊愈,見炀帝手進袖中,忙把身子一閃。
炀帝早摸着玉腕上,用紙包裡,便問貴兒道:“臂上為什麼?”貴兒一眼看着蕭後,笑而不言。
炀帝是乖人,見這光景,便縮手不去再問。
又聽見左右報道:“又有好看的來了。
”炀帝忙同蕭後出軒,望見橋上,有幾對小旗标槍,在前引着。
馬上十來個盤頭蠻婦,都是短衣窄袖,也有彈筝的,也有抱月琴的。
那個花腔小鼓,賣弄風蚤;這個輕敲像闆,聲清韻葉。
後邊就是兩對盤頭女子,四面琵琶,在馬上随彈随唱,擁着一個昭君,頭上錦尾雙豎,金絲紮額,貂套環圍,身上穿着一件五彩舞衣,手中也抱着一面琵琶。
正看時,隻見夏夫人上來相見,炀帝問夏夫人道:“那個裝昭君的可是薛冶兒?”夏夫人答道:“正是。
”随把手指着四個彈琵琶的道:“那個是韓俊娥,那個是杳娘,那個是妥娘,那個是雅娘,陛下還是叫他們上台來唱曲,還是先叫他們下面跑馬?”炀帝笑道:“他們隻好是這等平穩的走,那裡曉得跑什麼馬?”梁夫人道:“這幾個多是薛冶兒的徒弟,閑着在苑中牽着禦廄中的馬,時常試演。
”樊夫人道:“第二個就要算袁寶兒跑得好。
”此時寶兒、貴兒,多改了宮妝,站在旁邊。
蕭後笑對寶兒道:“既是你會跑,何不也下去試一試?”炀帝拍手道:“妙極妙極。
朕前日差裴矩與西域胡人,換得一匹名馬,神駿異常,正好他騎,不知可曾牽來。
”左右禀道:“已備在這裡伺候。
”炀帝道:“好,快快牽來。
”左右忙把一匹烏骓馬,帶到面前。
寶兒憨憨的笑道:“賤妾若跑得不好,陛下與娘娘夫人不要見笑。
”遂把風頭弓鞋緊兜了一兜,腰間又添束上一條鸾帶,走到馬前,将一雙白雪般的纖手,扶住金鞍,右手绾着絲鞭,也不踹镫,輕輕把身往上一聳,不知不覺,早騎在馬上。
炀帝看了喜道:“這個上馬勢,就好極了。
”夏夫人下去傳谕他們,先跑了馬,然後上台來唱曲。
炀帝叫手下,将龍鳳交椅移來與蕭後沿邊坐下,衆夫人亦坐列兩旁。
袁寶兒騎着馬,如飛跑去,接着衆人,辄轉身揚鞭領頭,帶着馬上奏樂的一班宮女,穿林繞樹,盤旋漫遊。
炀帝聽了,便道:“這又奇了,他們唱的,不是朕的清夜遊詞,是什麼曲,這般好聽?”沙夫人道:“這是夏夫人要他們裝昭君出塞,連夜自制了塞外曲,教熟了他們,故此好聽。
”炀帝也沒工夫回答,伸出兩指,隻顧向空中亂圈。
正說時,隻見一二十騎宮女,不分隊伍,如煙雲四起,紅的青的,白的黃的,亂紛紛的,一陣滾将過去,直到西南角上,一個大寬轉的所在,将昭君裹在中間,把樂器付與宮娥執了,逐對對跑将過來,盡往東北角上收住,雖不甚好,也沒有個出醜。
衆人跑完,止剩得裝昭君的與袁寶兒兩騎在西邊。
先是寶兒将身斜着半邊,也不绾絲缰,兩隻手向高高的調弄那根絲鞭,左顧右盼,百般樣弄俏,跑将過來。
正看時,隻見那個裝昭君的,如掣電一般飛來。
炀帝與蕭後衆夫人,都站起來看,并分不出是人是馬,但見上邊一片彩雲,下邊一團白雪,飛滾将來,将寶兒的坐騎後身加上一鞭,帶跑至東邊去了。
又一回,袁寶兒領了數騎,慢騰騰的去到西邊去,東邊上還有一半騎女,與昭君擺着。
隻聽得一聲鑼響,兩頭出馬,如紫燕穿花,東西飛去。
過了三四對,又該是袁寶兒與薛冶兒出馬了。
他兩個聽見了鑼聲,大家隻把一隻金蓮,踹在镫上,一足懸虛,将半身靠近馬,一手扳住雕鞍,一手揚鞭,兩頭跑将攏來。
剛到中間,他兩個把身于一聳。
炀帝隻道那個跌了下來,誰知他兩個交相換馬的,跑回去了。
喜得個炀帝,把身子前仰後合,鼓掌大笑道:“真正奇觀。
”蕭後與衆夫人宮人,沒一個不出聲稱贊。
隻見薛冶兒等下了馬,領着隊,走上台基來。
炀帝與蕭後也起身。
秦夫人對炀帝說道:“停回他們唱起塞外曲來,隻怕陛下還要神飛心醉。
”炀帝正欲開口,隻見薛冶兒領着一班,上前來要叩見。
炀帝一頭搖手,忙扯薛冶兒近身,見他打扮的俨然是個絕妙的昭君,便把一雙禦手扶住冶兒的身子,低低叫道:“好好冶兒,朕那裡曉得你有這樣絕技在身,若不是娘娘來遊,就一千年也不曉得。
”便在内相手裡,取自己一柄渾金宮扇,扇上一個玉免扇墜,賜與冶兒。
冶兒謝恩收了,蕭後道:“怎不見袁寶兒?”楊夫人指道:“在娘娘身後躲着。
”蕭後調轉身來笑問道:“你學了幾時,就這樣跑得純熟得緊,也該賞勞些才是。
”炀帝聽見笑說道:“不是朕有厚薄,叫朕把什麼賜你?也罷,待朕與娘娘借一件來。
”蕭後見說,忙向頭上拔下一隻龍頭金簪來,遞與炀帝,炀帝即賜與寶兒。
寶兒偏不向炀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