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20回 皇後假宮娥貪歡 博寵權臣說鬼話陰報身亡
關燈
小
中
大
池來了。
楊素坐在垂柳之下,風神俊秀,相貌魁梧,幾縷如銀白須,趁着微風,兩邊飄起,恍然有帝王氣像。
炀帝看了,心下甚懷妒忌,強為笑問道:“賢卿這一會,釣得幾個?”楊素道:“化龍之魚,能有幾個?”說未了,将手一扯,剛剛的釣起一尾金色鯉魚,長有一尺三寸。
楊素把竿兒丢下笑道:“有志者事竟成,陛下以老臣為何如?”炀帝亦笑道:“有臣如此,朕複何憂?”随命看宴,君臣上席。
隻見一個内相走來奏道:“朝門外有個洛水漁人,獲一尾金鱗赭尾大鯉魚,有些異相,不敢私賣,願獻萬歲。
”炀帝叫取進來。
不多時兩三個太監,将大盆盛了,擡到面前。
炀帝與楊素仔細一看,隻見那魚有五尺長,短鱗甲上金色照耀,與日争光。
炀帝看了大喜,就要放入池中。
楊素道:“此魚大有神氣,恐非池中之物,莫若殺之,可免異日風雷之患。
”炀帝笑道:“若果是成龍之物,雖欲殺之,不可得也。
”因問左右道:“此魚曾有名否?”左右道:“沒有。
”炀帝遂叫取朱筆在鯉魚額上頭,寫“解生”二字以為記号,放入池中,厚賞漁人。
左右斟上酒來,次第而飲。
衆宮人歌一回,舞一回,又清奏一回細樂。
炀帝正要開談,挑動楊素,卻又見左右将釣起的三尾魚,切成細脍,做了鮮湯,捧了上來。
炀帝看見,就叫近侍,滿斟一巨觥,送與楊素道:“适才釣魚有約,朕幸先得,賢卿當滿飲此觥,庶不負嘉魚之美。
”楊素接酒飲幹,也叫近臣斟了一觥,送與炀帝說道:“老臣得魚雖遲,卻是一尾金色鯉魚,陛下也該進一觥,賞臣之功。
”炀帝吃幹了,又說道:“朕釣得是二尾,賢卿還該補一杯。
”就叫左右斟了上來。
此時楊素酒已有七八分了,就說道:“陛下雖是二尾,未若臣一尾之大。
陛下若以多寡賜老臣,臣即以大小敬陛下,臣不敢奉旨。
”左右送酒到楊素面前,楊素把手一推,左右不曾防備,把一個金杯潑翻桌上,濺了楊素一件暗蟒袍上,滿身是酒,便勃然大怒:“這些蠢才,如此無狀,怎敢在天子面前,戲侮大臣!要朝廷的法度何用?”高聲叫道:“扯下去打!”炀帝見宮人沒了酒,正要發作,今見楊素這般光景,不好攔阻,反默默不語。
衆宮人見炀不語,隻得将那潑酒的宮人,扯下去打了二十。
楊素才轉身對炀帝說道:“這些宦官宮妾,最是可惡。
古來帝王稍加姑息,便每每被他們壞事。
今日不是老臣粗魯,懲治他們一番,後日方小心謹慎,才不敢放肆。
”炀帝此時忍了一肚子氣,那選女佚樂之事,也不便去挑動他,假做笑容道:“賢卿為朕既外治天下,又内清宮禁,真可為功臣矣,再飲一杯酬勞。
”楊素又吃了幾杯,已是十分大醉,方才起身謝宴。
炀帝叫兩個太監,将他扶掖而出。
走下殿将出苑門,忽然一陣陰風,撲面括來,吹的毛骨悚然。
擡頭隻見宣華夫人,走近前來,對着楊素喊道:“楊仆射,當初晉王謀奪東宮之時,有你沒有我,有我總有你。
”楊素此時竟忘了宣華是死過的,便道:“這已往之事,夫人今日何必再題?”宣華道:“如今皇爺差我來,要與你證明這一案。
”楊素道:“剛才我在裡頭賜宴,并不題起。
”說猶未了,隻見文帝頭帶龍冠,身穿衰服,手内執金钺斧,坐在逍遙車上,攔住罵道:“你弑君老賊,還要強口!”把金钺斧照頭砍來,楊素躲避不及,一交跌倒在地,口鼻中鮮血迸流。
近侍看見,忙報與炀帝。
炀帝大喜,即命衛士扶出楊素,扶得到家,稍稍醒來,對其子玄感道:“吾兒,謀位之事發矣,可急備後事。
”未到半夜,即便嗚乎哀哉尚飨。
正是: 天道有循環,奸雄鮮終始。
他既跋扈生,難免無常死。
炀帝聞楊素已死,大喜道:“老賊已死,朕無所畏矣!”随宣許延輔等十個停當太監,吩咐道:“你十人可分往天下,要精選美女,不論地方,隻要選十五以至二十,真有豔色者。
選了便陸續送入京來備用。
選得著有賞,選不著有罰,不許怠玩生事。
”許廷輔等領了旨意出來,就于京城内選起,大張皇榜。
捉媒供報,京城内鬧得沸翻。
一夕,炀帝又與蕭後商議,道:“朕想古來帝王俱有離宮别館,以為行樂之地,朕今當此富強,若不及時行樂,徒使江山笑人。
朕想洛陽乃天下之中,何不改為東京,造一所顯仁宮以朝四方,逍遙遊樂?”随宣兩個佞臣:宇文恺、封德彜,當面要他二人董理其事。
宇文恺奏道:“古昔帝王,皆有明堂,以朝諸侯,況舜有二室,文王有靈台靈沼,皆功豐烈盛,欲顯仁德于天下。
今陛下造顯仁宮,欲顯聖化,與舜文同軌,誠古今盛事,臣等敢不效力?”封德彜又奏道:“天子造殿,不廣大不足以壯觀,不富麗不足以樹德;必須南臨皂洞,北跨洛濱,選天下之良村異石,與各種嘉花瑞草、珍禽奇獸,充實其中,方可為天下萬國之瞻仰。
”炀帝大喜道:“二卿竭力用心,朕自有重酬。
”遂傳旨敕宇文恺、封德彜榮造顯仁宮于洛陽。
凡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各樣材料,俱聽憑選用,不得違誤。
其匠作工費,除江都東都,現在興役地方外,着每省府、每州縣出銀三千兩,催征起解,赴洛陽協濟。
二人領旨出去,即便起程往洛,分頭做事。
真個弄得四方蚤動,萬姓遭殃。
未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
楊素坐在垂柳之下,風神俊秀,相貌魁梧,幾縷如銀白須,趁着微風,兩邊飄起,恍然有帝王氣像。
炀帝看了,心下甚懷妒忌,強為笑問道:“賢卿這一會,釣得幾個?”楊素道:“化龍之魚,能有幾個?”說未了,将手一扯,剛剛的釣起一尾金色鯉魚,長有一尺三寸。
楊素把竿兒丢下笑道:“有志者事竟成,陛下以老臣為何如?”炀帝亦笑道:“有臣如此,朕複何憂?”随命看宴,君臣上席。
隻見一個内相走來奏道:“朝門外有個洛水漁人,獲一尾金鱗赭尾大鯉魚,有些異相,不敢私賣,願獻萬歲。
”炀帝叫取進來。
不多時兩三個太監,将大盆盛了,擡到面前。
炀帝與楊素仔細一看,隻見那魚有五尺長,短鱗甲上金色照耀,與日争光。
炀帝看了大喜,就要放入池中。
楊素道:“此魚大有神氣,恐非池中之物,莫若殺之,可免異日風雷之患。
”炀帝笑道:“若果是成龍之物,雖欲殺之,不可得也。
”因問左右道:“此魚曾有名否?”左右道:“沒有。
”炀帝遂叫取朱筆在鯉魚額上頭,寫“解生”二字以為記号,放入池中,厚賞漁人。
左右斟上酒來,次第而飲。
衆宮人歌一回,舞一回,又清奏一回細樂。
炀帝正要開談,挑動楊素,卻又見左右将釣起的三尾魚,切成細脍,做了鮮湯,捧了上來。
炀帝看見,就叫近侍,滿斟一巨觥,送與楊素道:“适才釣魚有約,朕幸先得,賢卿當滿飲此觥,庶不負嘉魚之美。
”楊素接酒飲幹,也叫近臣斟了一觥,送與炀帝說道:“老臣得魚雖遲,卻是一尾金色鯉魚,陛下也該進一觥,賞臣之功。
”炀帝吃幹了,又說道:“朕釣得是二尾,賢卿還該補一杯。
”就叫左右斟了上來。
此時楊素酒已有七八分了,就說道:“陛下雖是二尾,未若臣一尾之大。
陛下若以多寡賜老臣,臣即以大小敬陛下,臣不敢奉旨。
”左右送酒到楊素面前,楊素把手一推,左右不曾防備,把一個金杯潑翻桌上,濺了楊素一件暗蟒袍上,滿身是酒,便勃然大怒:“這些蠢才,如此無狀,怎敢在天子面前,戲侮大臣!要朝廷的法度何用?”高聲叫道:“扯下去打!”炀帝見宮人沒了酒,正要發作,今見楊素這般光景,不好攔阻,反默默不語。
衆宮人見炀不語,隻得将那潑酒的宮人,扯下去打了二十。
楊素才轉身對炀帝說道:“這些宦官宮妾,最是可惡。
古來帝王稍加姑息,便每每被他們壞事。
今日不是老臣粗魯,懲治他們一番,後日方小心謹慎,才不敢放肆。
”炀帝此時忍了一肚子氣,那選女佚樂之事,也不便去挑動他,假做笑容道:“賢卿為朕既外治天下,又内清宮禁,真可為功臣矣,再飲一杯酬勞。
”楊素又吃了幾杯,已是十分大醉,方才起身謝宴。
炀帝叫兩個太監,将他扶掖而出。
走下殿将出苑門,忽然一陣陰風,撲面括來,吹的毛骨悚然。
擡頭隻見宣華夫人,走近前來,對着楊素喊道:“楊仆射,當初晉王謀奪東宮之時,有你沒有我,有我總有你。
”楊素此時竟忘了宣華是死過的,便道:“這已往之事,夫人今日何必再題?”宣華道:“如今皇爺差我來,要與你證明這一案。
”楊素道:“剛才我在裡頭賜宴,并不題起。
”說猶未了,隻見文帝頭帶龍冠,身穿衰服,手内執金钺斧,坐在逍遙車上,攔住罵道:“你弑君老賊,還要強口!”把金钺斧照頭砍來,楊素躲避不及,一交跌倒在地,口鼻中鮮血迸流。
近侍看見,忙報與炀帝。
炀帝大喜,即命衛士扶出楊素,扶得到家,稍稍醒來,對其子玄感道:“吾兒,謀位之事發矣,可急備後事。
”未到半夜,即便嗚乎哀哉尚飨。
正是: 天道有循環,奸雄鮮終始。
他既跋扈生,難免無常死。
炀帝聞楊素已死,大喜道:“老賊已死,朕無所畏矣!”随宣許延輔等十個停當太監,吩咐道:“你十人可分往天下,要精選美女,不論地方,隻要選十五以至二十,真有豔色者。
選了便陸續送入京來備用。
選得著有賞,選不著有罰,不許怠玩生事。
”許廷輔等領了旨意出來,就于京城内選起,大張皇榜。
捉媒供報,京城内鬧得沸翻。
一夕,炀帝又與蕭後商議,道:“朕想古來帝王俱有離宮别館,以為行樂之地,朕今當此富強,若不及時行樂,徒使江山笑人。
朕想洛陽乃天下之中,何不改為東京,造一所顯仁宮以朝四方,逍遙遊樂?”随宣兩個佞臣:宇文恺、封德彜,當面要他二人董理其事。
宇文恺奏道:“古昔帝王,皆有明堂,以朝諸侯,況舜有二室,文王有靈台靈沼,皆功豐烈盛,欲顯仁德于天下。
今陛下造顯仁宮,欲顯聖化,與舜文同軌,誠古今盛事,臣等敢不效力?”封德彜又奏道:“天子造殿,不廣大不足以壯觀,不富麗不足以樹德;必須南臨皂洞,北跨洛濱,選天下之良村異石,與各種嘉花瑞草、珍禽奇獸,充實其中,方可為天下萬國之瞻仰。
”炀帝大喜道:“二卿竭力用心,朕自有重酬。
”遂傳旨敕宇文恺、封德彜榮造顯仁宮于洛陽。
凡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各樣材料,俱聽憑選用,不得違誤。
其匠作工費,除江都東都,現在興役地方外,着每省府、每州縣出銀三千兩,催征起解,赴洛陽協濟。
二人領旨出去,即便起程往洛,分頭做事。
真個弄得四方蚤動,萬姓遭殃。
未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