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15回 秦叔寶歸家待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

關燈
詩曰: 友誼雖雲重,親恩自不輕。

    雞壇堪系念,鶴發更萦情。

     心逐行雲亂,思随春草生。

    倚門方念切,這莫滞行旌。

     五輪之中,生我者親,知我者友;若友亦不能成人之孝,也不可稱相知。

    叔寶在羅府時,隻為思親一念,無慮功名,原是能孝的,不知在那要全他孝的朋友,其心更切。

    如那單雄信,因愛惜叔寶身體,不使同樊建威還鄉,後邊惹出皂角林事來,發配幽州,使他母子隔絕,心甚不安。

    但配在幽州,行止又由不得,雄信真有力沒着處。

    及至有人報知叔寶回潞州報取行囊,雄信心中快然,忖道:“此番必來看我!”辦酒倚門等候。

    因想三人步行遲緩,等到月上東山,花枝亂影,忽聞林中馬嘶。

    雄信高言問:“可是叔寶兄來了?”佩之答道:“正是。

    ”雄信鼓掌大笑,真是月明千裡故人來。

    到莊相見攜手,喜動顔色。

    得佩之、國俊陪來最好。

    到莊下馬卸鞍,搬行李入書房,取拜氈與叔寶頂禮相拜。

    家童擡過酒來,四人入席坐下。

     叔寶取出張公謹回書,送雄信看了。

    雄道:“上年兄到幽州,行色匆匆,就有書來,不曾寫得詳細與羅令親相會情由。

    今日願聞在令親府中,二載有餘,所作何事?”叔寶停杯道:“小弟有千言萬語,要與兄講;及至相逢,一句都無。

    待等與兄抵足,細訴衷腸。

    ”雄信把杯放下了道:“不是小弟今日不能延納,有逐客之意,杯酌之後,就欲兄行,不敢久留。

    ”叔寶道:“為何?”雄信道:“自兄去幽州二載,令堂老夫人有十三封書到寒莊;前邊十二封書,都是令堂寫來的,小弟有薄具甘旨,回書安慰令堂。

    隻今一個月之内,第十三封書,卻不是令堂寫來的,乃是尊正也能書。

    書中言令堂有恙,不能執筆修書。

    小弟如今欲兄速速回去,與令堂相見,全人間母子之情。

    ”叔寶聞言,五内皆裂,淚如雨下道:“單二哥,若是這等,小弟時刻能容;隻是幽州來馬被我騎壞了,程途遙遠,心急馬行遲,怎麼了得?”雄信道:“自兄幽州去後,潞州府将兄的黃骠馬,發出官賣。

    小弟即将銀三十兩,納在庫中,買回養在寒舍。

    我但是想兄,就到槽頭去看馬,睹物思人。

    昨日到槽頭,那良馬知道故主回來,喊嘶踢跳,有人言之狀。

    今日恰好足下到此。

    ”叫手下将秦爺的黃骠馬牽出來。

    叔寶拜謝雄信,就将府裡領出來的鞍辔,原是雄信按這個馬的身軀做下的,擦抹幹淨,鞴将起來,把那重行李捎上,不複入席吃酒,辭别三友,騎馬出莊。

    衣不解帶,縱辔加鞭,如逐電追風,十分迅捷。

     及第思鄉馬,張帆下水船。

    旋裡不落地,弩箭乍離弦。

     那馬四蹄跑發。

    耳内隻聞風吼。

    逢州過縣,一夜天明,走一千三百裡路。

    日當中午,已到濟州地面。

    叔寶在外首尾三年還可,隻到本地,看見城牆,恨不能肋生兩翅,飛到堂前,反焦躁起來。

    将入街道,翻然下馬,牽着步行。

    把纏(馬宗)大帽,住下按一按,但有朋友人家門首,遮着自己的面貌,低頭急走。

    轉進城來,繞着城腳下,到自己住宅後門。

    可憐當家人三年出外,門垣頹敗。

    叔寶一手牽馬,一手敲門。

    他娘子張氏,在裡面問道:“呀,我夫幾年在外,是什麼人擊我家後門?”叔寶聽得妻子說這幾句,早已淚落心酸,出聲急問道:“娘子,我母親病好了麼?我回來了!”娘子聽見丈夫回來,便接應道:“還不得好。

    ”急急開門,叔寶牽進馬來。

    娘子開門,叔寶拴馬。

    娘子是婦道家,見丈夫回來,這等打扮,不知做了多大的官來了,心中又悲又喜。

    叔寶與娘子見禮,張氏道:“奶奶吃了藥,方才得睡。

    虛弱得緊,你緩着些進去。

    ” 叔寶蹑足潛蹤,進老母卧房來,隻見有兩個丫頭,三年内都已長大。

    叔寶伏在床邊,見老母面向裡床,鼻息中止有一線遊氣,摸摸膀肩身軀,像枯柴一般。

    叔寶自知手重,隻得住手;摸椅子在床邊上叩首,低低道:“母親醒醒罷!”那老母遊魂複返,身體沉重,翻不過身來,朝裡床還如夢中,叫媳婦。

    媳婦站在床前道:“媳婦在此。

    ”秦母道:“我那兒,你的丈夫想已不在人世了。

    我才瞑目,略睡一睡,隻聽得他床面前,絮絮叨叨的叫我,想已是為泉下之人,千裡還魂來家見母了。

    ”媳婦便道:“婆婆,那不孝順的兒子回來了,跪在這裡。

    ”叔寶叩首道:“太平郎回來了。

    ”秦母原有病,因想兒子,想得這般模樣。

    聽見兒子回來,病就去了一半。

    平常起來解溲,媳婦同兩個丫頭,攙半日還攙不起來。

    今聽見兒子回來,就爬起了坐在床上,忙扯住叔寶手。

    老人家哭不出眼淚來,張着口隻是喊,将秦瓊膀臂上下亂捏。

    秦瓊就叩拜老母。

    老母吩咐:“你不要拜我,拜你的媳婦。

    你三載在外,若不是媳婦孩兒能盡孝道,我死也久矣,也不得與你相會了。

    ”叔寶遵母命,轉身拜張氏。

    張氏跪倒道:“侍姑乃婦道之然,何勞丈夫拜謝?”夫妻對拜四拜,起來坐于老母卧榻之前。

    秦母便問在外的事。

    秦瓊将潞州颠沛,遠戍遇站始末,一一說與母親。

    老母道:“你姑爺做甚官?你姑母可曾生子?可好麼?”叔寶道:“姑爺現為幽州大行台;姑母已生表弟羅成,今年已十三矣。

    ”秦母道:“且喜你姑母已有後了。

    ”遂掙起穿衣,命丫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