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 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

關燈
兩口,似乎那香氣又從口中反竄到鼻子上去,說不出來的好受,問道:“這是什麼茶葉?為何這麼好吃?”女子道:“茶葉也無甚出奇,不過本山上出的野茶,所以味是厚的。

    卻虧了這水,是汲的東山頂上的泉。

    泉水的味,愈高愈美。

    又是用松花作柴,沙瓶煎的。

    三合其美,所以好了。

    尊處吃的都是外間賣的茶葉,無非種茶,其味必薄;又加以水火俱不得法,味道自然差的。

    ” 隻聽窗外有人喊道:“-姑,今日有佳客,怎不招呼我一聲?”女子聞聲,連忙立起,說:“龍叔,怎樣這時候會來?”說着,隻見那人已經進來,着了一件深藍布百衲大棉襖,科頭,不束帶亦不着馬褂,有五十來歲光景,面如渥丹,須髯漆黑,見了子平,拱一拱手,說:“申先生,來了多時了?”子平道:“例有兩三個鐘頭了。

    請問先生貴姓?”那人道:“隐姓埋名,以黃龍子為号。

    ”子平說:“萬幸,萬幸!拜讀大作,已經許久。

    ”女子道:“也上炕來坐罷。

    ”黃龍子遂上炕,至炕桌裡面坐下,說:“-姑,你說請我吃筍的呢。

    筍在何處?拿來我吃。

    ”彎姑道:“前些時倒想挖去的,偶然忘記,被膝六公占去了。

    龍叔要吃,自去找滕六公商量罷。

    ”黃龍子仰天大笑。

    子平向女子道:“不敢冒犯,這‘-姑’二字想必是大名罷?”女子道:“小名叫仲嶼,家姊叫伯潘,故叔伯輩皆自小喊慣的。

    ” 黃龍于向子平道:“申先生困不困?如其不困,今夜良會,可以不必早睡,明天遲遲起來最好。

    柏樹峪地方,路極險峻,很不好走,又有這場大雪,路影看不清楚,跌下去有性命之憂。

    劉仁甫今天晚上檢點行李,大約明日午牌時候,可以到集上關帝廟。

    你明天用過早飯動身,正好相遇了。

    ”子平聽說大喜,說道:“今日得遇諸仙,三生有幸。

    請教上仙誕降之辰,還是在唐在宋?”黃龍子又大笑道:“何以知之?”答:“尊作明說‘回首滄桑五百年’,可知斷不止五六百歲了。

    ”黃龍子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此鄙人之遊戲筆墨耳。

    公直當《桃花源記》讀可矣。

    ”就舉起茶杯,品那新茶- 姑見子平杯内茶已将盡,就持小茶壺代為斟滿。

    子平連連欠身道:“不敢。

    ”亦舉起壞來詳細品量。

    卻聽窗外遠遠“唔”了一聲,那窗紙微覺飒飒價動,屋塵簌簌價落。

    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棘,勃然色變,黃龍道:“這是虎嘯,不要緊的。

    山家看着此種物事,如你們城市中人看騾馬一樣,雖知他會踢人,卻不怕他。

    因為相習已久,知他傷人也不是常有的事。

    山上人與虎相習,尋常人固避虎,虎也避人,故傷害人也不是常有的事,不必怕他。

    ” 子平道:“聽這聲音,離此尚遠,何以窗紙竟會震動,屋塵竟會下落呢?”黃龍道:“這就叫做虎威。

    因四面皆山,故氣常聚,一聲虎嘯,四山皆應。

    在虎左右二三十裡,皆是這樣。

    虎若到了平原,就無這威勢了。

    所以古人說:龍若離水,虎若離山,便要受人狎侮的。

    即如朝廷裡做宮的人,無論為了甚麼難,受了甚麼氣,隻是回家來對着老婆孩子發發标,在外邊決不敢發半句硬話,也是不敢離了那個官。

    同那虎不敢去山,龍不敢失水的道理,是一樣的。

    ” 子平連連點頭,說:“不錯,是的。

    隻是我還不明白,虎在山裡,為何就有這大的威勢,是何道理呢?”黃龍子道:“你沒有念過《千字文》麼?這就是‘空谷傳聲,虛堂習聽’的道理。

    虛堂就是個小空谷,空谷就是個大虛堂。

    你在這門外放個大爆竹,要響好半天呢。

    所以山城的雷,比平原的響好幾倍,也是這個道理。

    ”說完,轉過頭來,對女子道:“-姑,我多日不聽你彈琴了,今日難得有嘉客在此,何妨取來彈一曲,連我也沾光聽一回。

    ”-姑道:“龍叔,這是何若來!我那琴如何彈得,惹人家笑話!申公在省城裡,彈好琴的多着呢,何必聽我們這個鄉裡迂鼓!倒是我去取瑟來,尤叔鼓一調瑟罷,還稀罕點兒。

    ”黃龍子說:“也罷,也罷。

    就是我鼓瑟,你鼓琴罷,搬來搬去,也很費事,不如竟到你洞房裡去彈罷。

    好在山家女兒,比不得衙門裡小姐,房屋是不準人到的。

    ”說罷,便走下炕來,穿了鞋子,持了燭,對子平揮手說:“請裡面去坐-姑引路。

    ”- 姑果然下了炕,接燭先走,子平第二,黃龍第三。

    走過中堂,揭開了門簾,進到裡間,是上下兩個榻:上榻設了衾枕,下榻堆積着書畫。

    朝東一個窗戶,窗下一張方桌。

    上榻面前有個小門-姑對子平道:“這就是家父的卧室。

    ”進了榻旁小門,仿佛回廊似的,卻有窗軒,地下駕空鋪的木闆。

    向北一轉,又向東一轉,朝北朝東俱有玻璃窗。

    北窗看着離山很近,一片峭壁,穿空而上,朝下看,像甚深似的。

    正要前進,隻聽“砰硼”,“霍落”幾聲。

    仿佛山倒下來價響,腳下震震搖動。

    子平吓得魂不附體。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