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全傳 第157回 施佛法善度王太和 因家貧經營離故土

關燈
話說濟公來到石杭縣,提說要化緣修萬緣橋,徐緻平說:“聖惜既是說給化緣,何必聖僧親自去化?我這地方上有十家紳土财主,每家捐他們一千兩銀子修橋就行了。

    ”和尚哈哈一笑,說:“老爺不必分心,我自有道理。

    ”正說着話,兩個小和尚來了,在外面伺候濟公。

    知縣立刻吩咐把廣慧傳來,當堂釋放,徐緻平說:“現有濟公來給你等講情,本縣看在濟公的面上,把你等放回,從此各守清規,萬緣橋有濟公替你等化緣,不用你們了,下去果。

    ”濟公說:“智清、智靜别走,我還有事。

    ”兩個小和尚答應,廣慧謝過老爺,自己回廟,這個信外面就嚷動了,都知道現有濟公活佛來化緣,要修萬緣橋。

    知縣這裡擺酒款待聖僧,正喝着酒,外面當差人進來回禀,說:“現有十家紳士遞了一張公禀,請老爺過目。

    ”書中交代,外面聽說濟公來了,人的名,樹的影,大衆一傳嚷,傳到十家财主耳朵裡。

    衆人一商量,說:“咱們大衆得見見這位濟公活佛,他老人家既是來化緣修萬緣橋,每人拿一幹銀子來,修這座橋。

    ”衆人議定,就寫了一張公禀,來見知縣。

    當差人接進來,給徐緻平一瞧,徐緻平說;“聖僧,你看十家紳士,聽說你私人家來了,他等自廂情願,每家出一千銀子,沖着聖僧修萬緣橋。

    ”和尚說:“我和尚化緣,化一萬銀子,就化一家,不化十家。

    你問他誰一個人給一萬銀子,我和尚才要呢。

    ”徐緻平說:“聖僧,你别得罪他們,這地方可就是他們十家有錢,除此之外,别人拿不起,要得罪他們,可沒人施舍了。

    ”和尚說:“不要緊,我回頭上興隆莊王百萬化去。

    ”徐緻平說:“聖僧,你千萬别去,那王百萬可是人稱王善人。

    每逢冬天旅粥,夏天施涼茶暑湯,他報效過皇上銀子,捐了個五品員外。

    可就是一樣,他最恨和尚老道,不齋僧,不布道。

    前者在我這裡打過幾回官司,都是因為僧道化緣,不但不施舍,反把僧道打了,拿片子送到我衙門來。

    念他是個善人,也不肯得罪他。

    聖僧,萬萬去不得。

    ”和尚哈哈一笑,說:“老爺不必管我,和尚今天非得去不可。

    他既不施舍,我和尚才化他,要化他一萬根子,他不能給九千九百九十九兩,我今天就要化出來,明天就要動工,我和尚要沒有這點手段,我也不來,倒要叫老爺你瞧瞧。

    智清、智靜跟我走。

    老爺,咱們回頭再談。

    ’滁緻平也攔不了,和尚帶領兩個小和尚,出了石杭縣衙門,一直來興隆莊。

    剛一進東村口,濟公就說:“智清、智靜,你兩個人帶着法器沒有?”智清說:“我帶着手磐呢。

    ”智靜說:“我帶着木魚子。

    ”濟公說:“好,打着念着走。

    ”智清說:“念什麼呀?”濟公說:“咱們念子弟焰口遊街。

    ”智清說:“就是。

    ”立刻念着往前走,過路的人一瞧,都說這是半瘋。

    往前走了不遠,隻見路北一座廣亮大門,門口上馬石①,下馬石,有八株龍爪槐樹,上有幌繩,拴着有百八十匹騾馬,對面八字影壁,這所房屋高大無比,一概是磨磚對縫,雕刻活花。

     ①上馬石:舊時交通工具主要是騎馬,富家人家門中均擺放踏澄的石頭,以方便 和尚來到門首一看,迎門抹的棋盤心,白灰塗的影壁,真白花瓦砌的咕喀錢。

    和尚一道“辛苦”,由門房出來一位管家,有二十多歲,道:“和尚你快去罷!你看我們門上貼着,僧道概不化緣,我們員外可是個善人,就是不齋僧布道。

    前者來了一個老道,不叫他化,他偏要化,我們員外出來,拿馬棒打了一頓,還給送衙門去。

    這幸虧我們員外沒在外頭,你要化一吊香錢我給你,你快走,我可說的是好話。

    ”和尚說:“你給我,你可知道我要化多少錢?”管家說:“你要化多少錢?”和尚說:“我化一萬銀子,修萬緣橋,還得今天施舍給我,明天就不要了。

    ”管家說:“我不叫你化,可是為你好。

    ”心裡說:“這個和尚必是窮瘋了。

    ”和尚說:“如要不叫我化,你得借枝筆我使使,我在影壁上寫幾個字,我在門口減三聲,我就走。

    ”管家說;“那行。

    ”立刻把筆拿出來,和尚接過筆來,在影壁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