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須夢 第七回 因遊學喜逢詩友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風從虎兮雲從龍,魚趨深水鳥趨峰。
絕無琴瑟聲相左,那有芝蘭氣不濃。
外處奸人休遇合,遠方知已喜相逢。
聞音默契絲桐躁,豈在區區對酒鐘。
卻說康夢鶴妻子俱亡之後,說不盡凄涼悲苦。
忽一日在家抑郁無聊,對其母陳氏說道:“兒要出外遊學。
聞廣東有雇考,兒可乘此機會遊學。
倘有人雇兒入考,便得些銀子回來。
但思母親在堂,有犯遠遊之訓,将奈何?”陳氏道:“男兒志在四方,何必郁郁局守林壑間也。
你若有上殖蹊徑,放心奮翼,安知不無天作奇逢,使吾兒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乎?你弟今年長大,生理亦略無憂,我母子可以淡薄自安。
即你在家,亦于有何事業?任你去遊罷。
”夢鶴即日拜别母親,囑咐胞弟,促裝起程。
一種受盡風霜雨露,忍饑耐渴,先到了潮州府。
觀其城郭之壯麗,山川之名秀,人物之清俊,然民風土俗略不相同,士女老幼渺不相識。
康夢鶴道:“我在這泛泛若水中之鷗,卻怎了?今夜不免投在庵院,借宿一宵,再作區處。
”正在沉吟間,有一個老和尚出見,說道:“客官從那裡來?”康夢鶴道:“小生家居漳州,聞上刹清爽幽雅,一求瞻仰佛像,二來拜谒長老,三來遊學雇考。
今要來假一房暫宿幾日,得以溫習經史。
苟遇良緣知已,得以雇考,房金一一奉納。
”和尚道:“尊官來不及時了。
前日因一個光棍冒托秀才遊學,宿在這庵中,後來拐帶人家女子,惹起一場大禍。
如今太老爺出告示,嚴禁寺院庵觀,不許窩宿匪類,有朔望寫結。
尊官要宿這庵中,萬萬不敢收留。
”夢鶴看這和尚好無理,惱起來,把筆提一紙張以言之: 芯萏猶識向陽生,堪笑-藜肉眼睛。
舉頭瑤林任我宿,吾儒孰苦無賢迎。
夢鶴題詩之時,那積壓有一人在身邊,熟視了半晌,不覺高聲贊道:“好文才!”夢鶴轉身視之,乃一個庠士也。
那庠生拱了一拱,就問道:“敢問社台世居何郡?高姓大名?因甚至此?”夢鴿即取前日有占一本命卦為姓名,乃應道:“小弟姓蔡,名允生,家居霞漳,因遊學至此,要假庵暫宿幾天,候有機會,得人雇考,誰知和尚不肯容納。
敢問社兄貴姓大名?”那書生道:“小弟姓陳,号天英。
”又說道:“兄何患無處宿?小弟有茅齋離此不遠,雖鄙陋荒蕪,卻無嚣塵繁冗,未知有當尊意否?”蔡允升道:“得蒙垂愛,三生有幸,但弟碌碌庸軀,恐不敢攪擾。
”陳天英道:“萍水相逢,孰非我輩?然小弟家居清貧,僅是蔬食菜羹而已,倘有怠慢失禮,希祈見諒。
”蔡允升道:“這等多謝了。
”兩人即攜手同行到家,吃了晚飯,宿了一夜。
次早,有一位朋友,乃丁卯科舉人,叫做許文泰,同一位查必明來問:“漳州有朋友稱要雇考,在這裡麼?”陳天英出見,說道:“在這裡。
社台問他何事?”許文泰道:“我這位朋友要雇他做卷。
”陳天英即引入見允升,說道:“這位就是霞漳社台,姓蔡,名允升。
”許文泰拱道:“失候了。
”允升道:“不敢。
”允升複問道:“這位社兄高姓大号?”天英即将兩位通了姓名。
蔡允升拱道:“失敬了。
”許文泰道:“不敢。
”正談論間,而早膳已至,陳天英道:“無肴之酌,可談心乎?”許文泰道:“極妙,極妙!”四人送對席同飲,議論雇考之事。
允升又觀檻外蘭花下有一塊石,生得甚美極奇。
允升道:“此石胡為乎來也?”陳天英道:“弟前日遊山水而得也。
其色如斌琺之光澤,這數日内,要詠賞一會,但思索未就。
幸兄屈駕贲臨,希祈椽筆見教。
”蔡允升道:“不敢。
書雲:‘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陳天莫道:“對客揮毫,最是文人雅
絕無琴瑟聲相左,那有芝蘭氣不濃。
外處奸人休遇合,遠方知已喜相逢。
聞音默契絲桐躁,豈在區區對酒鐘。
卻說康夢鶴妻子俱亡之後,說不盡凄涼悲苦。
忽一日在家抑郁無聊,對其母陳氏說道:“兒要出外遊學。
聞廣東有雇考,兒可乘此機會遊學。
倘有人雇兒入考,便得些銀子回來。
但思母親在堂,有犯遠遊之訓,将奈何?”陳氏道:“男兒志在四方,何必郁郁局守林壑間也。
你若有上殖蹊徑,放心奮翼,安知不無天作奇逢,使吾兒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乎?你弟今年長大,生理亦略無憂,我母子可以淡薄自安。
即你在家,亦于有何事業?任你去遊罷。
”夢鶴即日拜别母親,囑咐胞弟,促裝起程。
一種受盡風霜雨露,忍饑耐渴,先到了潮州府。
觀其城郭之壯麗,山川之名秀,人物之清俊,然民風土俗略不相同,士女老幼渺不相識。
康夢鶴道:“我在這泛泛若水中之鷗,卻怎了?今夜不免投在庵院,借宿一宵,再作區處。
”正在沉吟間,有一個老和尚出見,說道:“客官從那裡來?”康夢鶴道:“小生家居漳州,聞上刹清爽幽雅,一求瞻仰佛像,二來拜谒長老,三來遊學雇考。
今要來假一房暫宿幾日,得以溫習經史。
苟遇良緣知已,得以雇考,房金一一奉納。
”和尚道:“尊官來不及時了。
前日因一個光棍冒托秀才遊學,宿在這庵中,後來拐帶人家女子,惹起一場大禍。
如今太老爺出告示,嚴禁寺院庵觀,不許窩宿匪類,有朔望寫結。
尊官要宿這庵中,萬萬不敢收留。
”夢鶴看這和尚好無理,惱起來,把筆提一紙張以言之: 芯萏猶識向陽生,堪笑-藜肉眼睛。
舉頭瑤林任我宿,吾儒孰苦無賢迎。
夢鶴題詩之時,那積壓有一人在身邊,熟視了半晌,不覺高聲贊道:“好文才!”夢鶴轉身視之,乃一個庠士也。
那庠生拱了一拱,就問道:“敢問社台世居何郡?高姓大名?因甚至此?”夢鴿即取前日有占一本命卦為姓名,乃應道:“小弟姓蔡,名允生,家居霞漳,因遊學至此,要假庵暫宿幾天,候有機會,得人雇考,誰知和尚不肯容納。
敢問社兄貴姓大名?”那書生道:“小弟姓陳,号天英。
”又說道:“兄何患無處宿?小弟有茅齋離此不遠,雖鄙陋荒蕪,卻無嚣塵繁冗,未知有當尊意否?”蔡允升道:“得蒙垂愛,三生有幸,但弟碌碌庸軀,恐不敢攪擾。
”陳天英道:“萍水相逢,孰非我輩?然小弟家居清貧,僅是蔬食菜羹而已,倘有怠慢失禮,希祈見諒。
”蔡允升道:“這等多謝了。
”兩人即攜手同行到家,吃了晚飯,宿了一夜。
次早,有一位朋友,乃丁卯科舉人,叫做許文泰,同一位查必明來問:“漳州有朋友稱要雇考,在這裡麼?”陳天英出見,說道:“在這裡。
社台問他何事?”許文泰道:“我這位朋友要雇他做卷。
”陳天英即引入見允升,說道:“這位就是霞漳社台,姓蔡,名允升。
”許文泰拱道:“失候了。
”允升道:“不敢。
”允升複問道:“這位社兄高姓大号?”天英即将兩位通了姓名。
蔡允升拱道:“失敬了。
”許文泰道:“不敢。
”正談論間,而早膳已至,陳天英道:“無肴之酌,可談心乎?”許文泰道:“極妙,極妙!”四人送對席同飲,議論雇考之事。
允升又觀檻外蘭花下有一塊石,生得甚美極奇。
允升道:“此石胡為乎來也?”陳天英道:“弟前日遊山水而得也。
其色如斌琺之光澤,這數日内,要詠賞一會,但思索未就。
幸兄屈駕贲臨,希祈椽筆見教。
”蔡允升道:“不敢。
書雲:‘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陳天莫道:“對客揮毫,最是文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