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須夢 第二回 逃遷後家貧葬父

關燈
詩曰: 古來潦倒屬高賢,仁孝升聞虞舜編。

     寥莪有詩甯可續,陔華欲補不成篇。

     既悲家業盡遷棄,複苦(廣先)椿永隔天。

     石硯楊花點點落,那知孤子淚無邊。

     卻說康員外,既得了麟兒,定了婚禮滿面風光。

    嘗時請客,每抱夢鶴在席上。

    那一日,芍藥呈“麗色黃鵬喚花朝”之景,請了諸友在堂開懷暢飲。

    夢鶴随在膝前,時已有五歲,諸客觀他靈敏,有一人把手中所執之扇,戲而問之說:“小兒,你曉的這是什麼扇?”夢鶴道:“是鲎殼扇。

    ”客雲:“與你對來。

    ”夢鶴順口對雲:“虎皮裙。

    ”席中稱其明敏。

    及席中做酒令,一客斟滿滿一鐘酒傳令,要席中各人俱執席中所有之物,不令人知,名謂“傍燈過徑”,有燈免罰酒,須将酒捧過,不是燈罰酒一杯。

    滿筵之人開手看時皆非燈名吃酒,至員外錯愕無物,那知夢鶴夾一魚目。

    持與父親免罰。

    衆人問員外:“如何是燈?”員外不曉解說,夢鶴即應雲:“魚目夜光,豈非燈乎?”滿席之人無不歎奇,對員外說道:“五歲孩兒有此豁達穎悟,真所謂名家之駒。

    此君家餘慶所積也,可喜可賀!”員外道:“黃口小兒,自愧劉景升子耳,何足當諸公稱譽也。

    ”正在談笑間,聞那綠楊樹裡杜宇啼,聲聲道:“不如歸去”,衆人大笑道:“酒好罷了。

    禽鳥亦知俺醉,叫俺歸去。

    ”惟員外聽得,心懷挹郁,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

    衆人道:“兄胡為聞杜鵑之聲不樂?”員外道:“吾聞國家将亡,必有妖孽。

    夫‘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此鳥乃四五月才啼哀至流血,今反了常理,而在此三月啼,毋乃國家有變乎?”話說未了,俄頃聞兒女之聲,或叫苦的,或叫慘的,或哀或哭,員外傾耳聽,也不知何故。

    猛見一人走将來。

    氣沖沖,把一隻手擺一擺說:“不好了!不好了!快走快走!朝廷被奸臣賣弄,惹數萬海寇湍邊擄掠劫殺,要将這界為巢袕。

    宜急急收拾逃入界内,免受災殃。

    ”吓得員外面如土色,有口難言,說道:“教我怎麼好?”遍席之人盡失意分走。

     員外與妻子約有七口,提攜襁褓,逃走他鄉,腰纏僅有二百金。

    然大兵之後必有兇年,時逢大旱,男婦老幼饑餓溝壑,呼泣動天,說不盡逃走百姓扶老攜幼哀哭,真個可憐。

    但見其人: 亂慌慌,風聲鶴唳;鬧攘攘,振動山岩。

    高樓大廈,一旦丘墟;腴田美園,變為荒。

    後望故裡,不忍回首來看;前見他鄉,那個有心忻走。

    任你仕宦貴客,把不得垂頭喪志;憑他小姐夫人,怕不得鞋弓襪小。

    村的俏的,輾轉溝洫;老的少的,颠倒荒煙。

    香閨内,娉婷豔冶,其淚珠兒似露滴花俏;平日間,激昂慷慨,其愁眉尖似煙鎖柳絮。

    枵腹的,“爹爹媽媽,”随路号呼;足痛的,啼啼哭哭,仰天亂叫。

    真所謂甯作太平犬,莫作流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