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102回 徐鳴臯奉令助三軍 池大鬓枵腹敵二将

關燈
話說王守仁見報徐鳴臯已由-頭寨得勝而回,心中大喜,即令原探持了大令,飛馬調取徐鳴臯,限今夜五更,率同所部馳抵大寨。

    探子持令而去。

     不到二鼓,徐鳴臯、楊小舫已到,當即安營已畢,進帳見元帥繳令。

    王守仁先慰勞了一回,複又問了前情,徐鳴臯也細細說了一遍。

    王守仁大喜,複獎勵道:“非将軍神勇,不能如此神速,真乃國家之福也。

    ”徐鳴臯又謙遜道:“承元帥栽培,末将何勞足錄。

    ”因問道:“此間勝負如何,池大鬓想已就擒否?”王守仁便将以上各節又告訴了一番,因道:“本帥刻已分别派令各位将軍,于今夜五鼓進攻,惟慮尚少一枝兵往來接應。

    正慮無人可使,卻好将軍馳回,再沒有如此巧法。

    今夜便煩将軍與楊将軍二位,仍率所部各兵,亦于五更拔隊,天明馳抵大庚山。

    楊将軍可分兵一半,抄出大庚山後,在羊腸谷一帶往來接應狄洪道。

    但看山内火起,便催兵入谷,與狄洪道合兵一處,殺出前山。

    徐将軍卻于前山及東、西兩山盤谷、夾谷往來接應,但看山内火起,及東、西谷火勢大熾,便令各兵呐喊助威,遙為聲應,使賊衆驚疑不定。

    卻再與周湘帆、羅季芳、徐慶、李武合兵一處,并力夾擊。

    賊衆見各處火起,必然驚惶,将軍等可乘其亂而擊之,則賊衆不難立殺矣。

    本帥靜候捷報。

    如首先殺賊,馳報進營者,便為頭功。

    務各奮勇争先,本帥是所厚望。

    ”徐鳴臯、楊小舫一聲得令道:“元帥放心,末将等當效死力。

    ”當下退出大帳。

     此時已将三鼓,不及與狄洪道等人叙别,隻往各處略一看視,随歸本營。

    傳令各兵:四更造飯,五更拔隊,天明馳抵大庚山剿賊。

    又與各兵激勵一番,令其不可退縮,總要奮勇争先,滅賊之後,自然論功升賞。

    各兵也歡聲雷動,個個願效死力。

    本來徐鳴臯與楊小舫所帶部下,深得兵心,故此所部亦願同甘苦,毫無退縮之意。

     閑話休表。

    且說狄洪道帶領精銳三千,各藏火種,先自進發,個個街枚疾走,直望羊腸谷而去。

    接着,楊小舫亦率領所部一千五百兵作為後隊,也是銜枚疾走,望羊腸谷而來,暫且按下。

     再說周湘帆等人各率所部前往大庚山及東、西兩谷前進,卻好天明均已馳抵,便将所部擺成陣勢,向山上挑戰。

    當有守山喽兵飛報大寨。

    池大鬓等五個賊目方才起身,一聞飛報進來,連飲食都來不及吃,池大鬓便往前山迎敵,胡大淵、任大海前往東山盤谷,郝大江、蔔大武往西山夾谷,各自分頭率領喽兵,一齊沖下山去。

     池大鬓到了山下,一見羅季芳,哈哈大笑道:“你等這一起雜種,不必說一日換一個,就便都來與爺爺厮殺,又何足懼哉!”羅季芳聽罷大怒,也不打話,立刻舉槍就刺,池大鬓趕着用點鋼叉去迎。

    這番來戰,卻不比前三日那種情形。

    在官兵,務出死力,總要今日破山;在賊衆,也想今日将官兵殺個盡絕,免得日日讨厭。

    因此,羅季芳便用盡平生之力,一槍刺去,恨不能就将池大鬓挑下戰馬來。

    無如池大鬓猛勇過人,羅季芳不易為力。

    池大鬓見一槍刺進,趕着用手中叉向上一磕,也是用盡平生之力,恨不能将羅季芳的槍就這一叉磕下,折為兩段,然後複一叉結果了性命。

    無如羅季芳的本領雖然不能如徐鳴臯等人,也還可以戰十數個回合,所以池大鬓也不能易于為力。

    兩個人交上手,叉來槍往,各盡平生之力,死鬥了有十二三合,羅季芳漸漸抵敵不住。

     李武在旁看得清楚,一聲大喝道:“羅師伯,你老可退下,待咱來取這狗賊的性命!”說着催開坐馬,搖動大刀,直殺過來。

    羅季芳見李武前來助戰,他便虛刺一槍,撥馬退下。

    李武即趕上前去,掄開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