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078回 徐鳴臯活捉左天成 一枝梅計敗吳方傑
關燈
小
中
大
收軍,趙爾銳也收兵回城而去。
所有賊營中器械旗幟,皆由降軍送入大營收納。
徐鳴臯又傳令降軍另在一處屯紮,即命徐壽、周湘帆二人暫行管帶。
此時已過巳牌時分,周湘帆在青草崗等候賊将未到,所以也就回營繳令,與徐壽合在一處,暫行管帶降軍。
當日休息一日。
次日甯遠縣知縣郭汝曾、守備趙爾銳又前來謝過,并擡了許多牛馬,到營内犒賞。
徐鳴臯又至城中回拜了一次,這才傳令合營三日後拔隊,望鞏昌前進,這且按下。
再說一枝梅随同王能帶領三千人馬,去救西和。
及至縣界,西和已經失守,當下便離城二十裡下寨。
吳方傑見有援兵前來,一面差人到鞏昌飛報,請加兵接應,一面準備對敵。
一枝梅安營已畢,次日即帶同王能并合營兵士,前去攻城。
吳方傑也就開城出來接戰。
兩邊排成陣勢,吳方傑在馬上喝道:“何來小卒,膽敢到此攻城?若是識時務的,早早下馬投降,将來安化王登了寶位,爾亦不患無官祿榮身。
若執迷不悟,本将軍這槍下可是容情不得的。
”一枝梅聽罷,哈哈大笑道:“這賊毫不知恥,甘心助逆,為天下恥笑,爾尚揚揚得意。
爾之祖宗不知作了幾世孽,生出爾這不忠不孝的兒子來。
還在大言不慚,抗拒天兵,毫不知海。
爾可知死期已至,何尚茫茫無知耶?”吳方傑聽罷大怒,喝道:“毋得多言,爾可通過名來,與我決戰。
”一枝梅道:“逆賊,爾且聽了:我乃總制軍務、右都禦史楊元帥麾下行軍運糧使、特授指揮慕容貞是也。
逆賊,爾亦通過名來,俾俺老爺刀下不緻斬無名之輩。
”吳方傑也說道:“爾不過一名小卒,敢自口出大言。
既要老爺通名,爾可在馬上坐穩了,不要跌下馬來。
我乃安化王駕前參将吳方傑是也。
”說着即手起一槍,直殺過來。
一枝梅即将镔鐵點鋼刀架住,兩人搭上手,便大戰起來。
一個是鋼刀起處,猶如出海蛟龍;一個是槍殺過來,好似歸山猛虎。
隻殺得兩邊喊聲大振,金鼓齊鳴,足足戰了有五十餘個回合,忽被一枝梅翻起一刀,正中吳方傑馬腿,吳方傑敗回城中去了。
一枝梅見他敗走,當即将鞭梢一揮,全軍皆追殺過來。
趕到城下,吊橋已經拽起,不能過去,隻得鳴金收軍。
次日又去挑戰,吳方傑不出,隻将擂木炮石放下,軍士不能前進,仍然收軍。
次日又去挑戰,吳方傑仍然不出來。
一枝梅便令各軍大罵,吳方傑還是不理。
一枝梅便密令各軍席地坐罵,一連罵三日,各軍漸漸有些怠惰起來。
接着又罵了一日,到第四、五日,各軍或坐或卧,抛戈棄甲,在那裡休息,并無罵聲。
吳方傑在城上看見如此光景,以為各軍疲憊,當即傳令開城,将所部三千人馬一齊殺出。
一枝梅見城中有了舉動,也就密令所部準備厮殺。
忽聽城中一聲炮響,城門開處,隻見賊兵蜂擁出來。
一枝梅看得真切,等賊兵來得切近,忽然一聲梆子響,那些或坐或卧的兵卒,一個個直立起來,出其不意截住就殺,而且奮勇争先,以一當十。
賊兵猝不及備,自相踐踏,紛紛望後退下。
一枝梅早已抄出賊兵之後,一見賊兵退了下來,即大喝一聲,舉起刀來,如砍瓜切菜般攔殺上去。
吳方傑知道中計,也就飛馬上前,敵住一枝梅大殺。
二人一往一來,又殺了有二十個回合。
吳方傑看看抵敵不住,卻待要走,王能又帶了一枝軍擁殺上來。
吳方傑力敵二人,又勉強戰了十數個回合,實在抵敵不住,隻得手舞長槍,刺中兩個小軍,奪路而走。
一枝梅、王能在後緊緊相追。
不知吳方傑可能逃得回城,且聽下回分解——
所有賊營中器械旗幟,皆由降軍送入大營收納。
徐鳴臯又傳令降軍另在一處屯紮,即命徐壽、周湘帆二人暫行管帶。
此時已過巳牌時分,周湘帆在青草崗等候賊将未到,所以也就回營繳令,與徐壽合在一處,暫行管帶降軍。
當日休息一日。
次日甯遠縣知縣郭汝曾、守備趙爾銳又前來謝過,并擡了許多牛馬,到營内犒賞。
徐鳴臯又至城中回拜了一次,這才傳令合營三日後拔隊,望鞏昌前進,這且按下。
再說一枝梅随同王能帶領三千人馬,去救西和。
及至縣界,西和已經失守,當下便離城二十裡下寨。
吳方傑見有援兵前來,一面差人到鞏昌飛報,請加兵接應,一面準備對敵。
一枝梅安營已畢,次日即帶同王能并合營兵士,前去攻城。
吳方傑也就開城出來接戰。
兩邊排成陣勢,吳方傑在馬上喝道:“何來小卒,膽敢到此攻城?若是識時務的,早早下馬投降,将來安化王登了寶位,爾亦不患無官祿榮身。
若執迷不悟,本将軍這槍下可是容情不得的。
”一枝梅聽罷,哈哈大笑道:“這賊毫不知恥,甘心助逆,為天下恥笑,爾尚揚揚得意。
爾之祖宗不知作了幾世孽,生出爾這不忠不孝的兒子來。
還在大言不慚,抗拒天兵,毫不知海。
爾可知死期已至,何尚茫茫無知耶?”吳方傑聽罷大怒,喝道:“毋得多言,爾可通過名來,與我決戰。
”一枝梅道:“逆賊,爾且聽了:我乃總制軍務、右都禦史楊元帥麾下行軍運糧使、特授指揮慕容貞是也。
逆賊,爾亦通過名來,俾俺老爺刀下不緻斬無名之輩。
”吳方傑也說道:“爾不過一名小卒,敢自口出大言。
既要老爺通名,爾可在馬上坐穩了,不要跌下馬來。
我乃安化王駕前參将吳方傑是也。
”說着即手起一槍,直殺過來。
一枝梅即将镔鐵點鋼刀架住,兩人搭上手,便大戰起來。
一個是鋼刀起處,猶如出海蛟龍;一個是槍殺過來,好似歸山猛虎。
隻殺得兩邊喊聲大振,金鼓齊鳴,足足戰了有五十餘個回合,忽被一枝梅翻起一刀,正中吳方傑馬腿,吳方傑敗回城中去了。
一枝梅見他敗走,當即将鞭梢一揮,全軍皆追殺過來。
趕到城下,吊橋已經拽起,不能過去,隻得鳴金收軍。
次日又去挑戰,吳方傑不出,隻将擂木炮石放下,軍士不能前進,仍然收軍。
次日又去挑戰,吳方傑仍然不出來。
一枝梅便令各軍大罵,吳方傑還是不理。
一枝梅便密令各軍席地坐罵,一連罵三日,各軍漸漸有些怠惰起來。
接着又罵了一日,到第四、五日,各軍或坐或卧,抛戈棄甲,在那裡休息,并無罵聲。
吳方傑在城上看見如此光景,以為各軍疲憊,當即傳令開城,将所部三千人馬一齊殺出。
一枝梅見城中有了舉動,也就密令所部準備厮殺。
忽聽城中一聲炮響,城門開處,隻見賊兵蜂擁出來。
一枝梅看得真切,等賊兵來得切近,忽然一聲梆子響,那些或坐或卧的兵卒,一個個直立起來,出其不意截住就殺,而且奮勇争先,以一當十。
賊兵猝不及備,自相踐踏,紛紛望後退下。
一枝梅早已抄出賊兵之後,一見賊兵退了下來,即大喝一聲,舉起刀來,如砍瓜切菜般攔殺上去。
吳方傑知道中計,也就飛馬上前,敵住一枝梅大殺。
二人一往一來,又殺了有二十個回合。
吳方傑看看抵敵不住,卻待要走,王能又帶了一枝軍擁殺上來。
吳方傑力敵二人,又勉強戰了十數個回合,實在抵敵不住,隻得手舞長槍,刺中兩個小軍,奪路而走。
一枝梅、王能在後緊緊相追。
不知吳方傑可能逃得回城,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