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四十九回 嶽招讨計賺長沙

關燈
進兵,直抵長沙,距城五十裡下寨。

    杜元侃調集将佐,堅守城垣,迎戰于銀塘浦前。

    士殊死鬥,宋師少卻。

    而嶽招讨壓定陣腳,步伍不亂。

     杜防禦亦舉止慎重,立即鳴金收軍。

    是役也,宋師頗有損傷。

     元軍将士,無不稱慶。

    杜防禦不以為喜,惟令将士,益加小心。

     次日宋營中,馬遇樂讨戰。

    元軍健将霍杲出馬,不數合,馬遇樂敗走,霍杲驟馬趕來。

    狄勇、種世虎,兩翼伏兵殺出,元軍大敗。

    霍杲措手不及,為馬遇樂所斬。

    仍來讨戰,杜防禦令白忠對壘。

    馬埏、張濟左右救應。

    不三合,馬遇樂又敗。

    白忠不追,令人哨探。

    号召左右救應,二軍而進。

    忽鼓聲大震,扈德威一軍突至。

    大刀闊斧,阻定前路。

    馬遇樂一軍,反抄出元兵之後,前後掩殺。

    三将腹背受敵,元兵大敗。

    扈德威輕舒猿臂,生擒白忠于馬上,擲之于地。

    衆軍縛定,馬埏正慌,亦被馬遇樂刺死。

    張濟落荒而走。

    元兵死者大半,餘皆逃去,宋師大獲全勝。

    杜元侃大驚,移軍入城,堅閉不出。

    嶽招讨且不攻城,即撥扈先鋒率種世虎、劉遇隆等,引兵三千,直犯營陽。

     先拔江華、新田等縣。

    進攻道州,道州都指揮赤丁引潇水以灌宋師,宋師少創。

    再戰浯溪口,赤丁大敗,退保祁陽。

    扈先鋒既得道州,立攻祁陽。

    赤丁立腳不住,望營陽而走,扈先鋒進兵營陽。

    以種、劉二将攻城。

    自引精兵五百,埋伏城西朝陽岩靜候,種世虎、劉遇隆領兵圍困營陽。

    東南擊鼓,西北喊殺,炮聲震天,班聲動地。

    城内驚慌不定,太守嚴公輔朝服望阙再拜,服毒而死。

    軍民缒城降者甚衆。

    赤丁阻遏不住,潰圍出走。

     種、劉二将早已撤開西路一隊人馬,赤丁乘勢混戰一會,望城西而逃,甫及朝陽岩,扈德威一軍攔住去路。

    赤丁交馬不一合,宋軍俱用長繩絆馬。

    赤丁墜地,一擁縛定,降其餘衆。

    扈先鋒與二将合兵入城,出榜安民,連夜将赤丁械赴大營。

    嶽招讨一見喜曰:“吾計成矣。

    ”即喝退左右,親釋其縛,設酒壓驚。

     赤丁感其意誠,遂降。

    自言:“願效死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招讨即附耳低言,給衣甲鞍馬,帶領營陽降兵,黃昏徑奔城下。

    大呼營陽敗兵求援。

    城上驗之,果系元軍。

    即令開門入城。

    赤丁一見杜防禦,哭訴營陽失陷、太守殉節,求防禦分兵,往複故城。

    杜防禦細細問以失陷情形,不覺心疑。

    推言本處且守禦不遑,豈可分兵?令協守城池,退敵後,且議營陽之事。

     此時宋兵日夜讨戰,杜元侃一味堅守不出,欲俟糧盡擊之。

     宋師攻打日久怠生。

    坐卧辱罵,全無隊伍。

    杜防禦始以為誘敵之計,愈久愈甚。

    已忍耐不住,欲遣部将掩殺,又恐疏虞,遂令衆護城,自領一軍突出。

    宋師不意猝至,人不及甲,馬不及鞍,倉皇遁走。

    杜元侃望見宋将張懷亮若喪魂魄,飛越逃竄,心中詫異。

    忽号炮震響,方欲約住衆兵,見左側紅旗招展,狄勇一軍殺出。

    右側黑旗飛舞,史進一軍殺出。

    前有先鋒扈德威一軍攔住。

    宋師人人奮勇争先,元兵不敵。

    杜防禦情知中計,勒馬殺回。

    隻見青旗對對,拓跋琳将鐵騎列開,握槊便刺。

    杜元侃無心戀戰,虛掩一槍,刺斜殺出,望城而走。

    奔至城下,見吊橋拽起。

    赤丁獨立城上,大呼曰:“吾降宋已多時矣。

    ” 杜元侃大怒攻城,忽敵樓上刀槍齊樹,劍戟如林,宋招讨嶽燕超憑欄坐定。

    左陳同,右嶽坤,招讨帶笑言曰:“杜防禦力戰辛苦,汝部将吾已擒獲,何不納降?”杜元侃怒忿不休,督兵攻打。

    隻一聲梆子響,矢石交下,杜元侃欲退,又見扈德威、拓跋琳、張懷亮、史進、狄勇五隊精兵,一齊掩至,大呼曰:“有能生擒杜防禦者,封萬戶,賞千金,元兵當者即死。

    ”杜元侃自知不免,仰天大呼曰:“元侃竭盡心力,誓不負國。

    ” 遂拔劍自刎。

    一時元兵死者無算,餘皆降之。

     嶽招讨安輯居民,吊生恤死,拔幽赈困,人心大悅。

    衆将一一獻功,設宴慶賀,賞赉三軍,令将杜防禦葬于八景台前,以旌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