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二十一回 嶽燕超官辭參政
關燈
小
中
大
太傅舉一可往者,始當其任。
”伯顔搖手曰:“忽都帖木兒、阿裡海、阿答海、相吾答兒,四帥頗谙兵事,相繼而卒。
目下惟浙省平章脫脫、廣南參政狄定國二人知兵,奈俱控扼重地,不可更易。
此外實難其人。
”完澤、不忽木齊舉董尚書,權任浙省平章,易脫脫為帥,廣南仍舊。
董文用亦言願任浙省。
衆人議妥,方欲連名上疏。
時坐中有福建參政魏天枯獨曰:“浙省固不可離脫平章,而兵部亦去不得董尚書。
某舉一人,可當壽春雲夢之任。
”衆皆大喜,急問是誰。
天-曰:“姓嶽,名燕超,雲中馬邑人也。
但不可屈緻,須以禮聘之。
”伯顔猛省曰:“老夫昔日略地,至大同府,耳其名久矣。
聞此人索懷大志,出處不苟。
今宜合詞上表保薦,拟授江南行省參政,兼荊湖制置使之職。
榮以重爵,下诏求之。
若不奉诏,密令所在地方收捕監斃,先除此人,免生國家異日之患。
”完澤愕然曰:“老太傅何出此言?”伯顔曰:“淮陰侯去了西楚,漢高即王天下,王景略不就桓溫,苻秦遂霸關中,此人投一處,即興一處,不如早為之所也。
” 完澤不以為然。
數日旨下如議,魏天-捧诏去訖。
且說建甯路建陽縣,離城一百九十裡,有山名唐石山。
一隐士在山中,不常出入,時而長歌,時而長嘯,時而大哭不止。
居人莫測其蹤,談星演易,喜說休咎。
居人每詣山問之,久而山中如市。
遂于建陽驿橋側,開蔔肆。
暇則題詩吟詠,往往欷-不勝。
一日來一問蔔者,偉岸風骨,目瞬如電,坐定,投策叩蓍,隐士大異之,暗思此人可怪。
試以卦語探之,乃曰:“爻内寅午戊幹,将星疊現,加白虎羊刃生世,當有金壇之拜。
但防有陰謀,恐禍生不測。
”問蔔者笑曰:“公且勿言禍福,公非謝侍禦疊山先生乎?”隐士亦笑曰:“然則足下嶽某,亦馬邑之豪士也。
”兩人情投意合,言及國事,不覺大哭,已而在笑,從此無日不至。
疊山賣蔔之暇,兩人談論終日,娓娓不倦。
久之而建陽驿中,凡小兒賤卒,皆知賣蔔者,為故宋江西招谕使謝枋得也。
蔔者契友為雲中馬邑嶽燕超也。
忽一日道路傳言紛紛,有本省魏參政,奉旨将至建陽小璜溪,聘嶽賢士。
枋得聞之,驚曰:“燕超危矣!”一連數日,燕超不來蔔肆,枋得日日探望。
忽一日燕超來辭枋得曰:“前因廉訪使按部雲中。
”燕超遂離馬邑,竄荊湖,遁蘇松,再轉入閩,自謂潛居僻壤。
誰知物色者,如影随形。
燕超又将遠遁遐陬,誓不受樊籠于蒙古也。
貴官顯秩,讵能屈我哉。
”枋得曰:“子宜速去,不然,禍生旋踵,但後事勉為之,惜枋得不及見耳。
”燕超複問曰:“先生結局,終于此乎?”枋得曰:“諸事俱已完畢,所未完畢者,惟一死字耳。
足下宜自珍重。
以子之才,何難雪恥!枋得與文右相、張越公諸人,雖在泉下,皆拭目以待也。
”言訖泣下。
燕超亦灑淚而别。
燕超去後,不兩日,果然魏參政,遣武弁十餘人,來收捕燕超甚急。
訪至驿橋,聞與蔔者素有往來。
武弁等不由分說,擁枋得而去。
枋得已拚一死,行至中途,即欲扼吭以殉。
武弁等給枋得曰:“參政聞先生精于蔔易,特命請駕,問休咎耳。
”既入城,魏天枯喜曰:“得鸾失鳳,終占一籌。
”即迎枋得問曰:“先生果蔔人也,先生乃知信州之謝侍郎耳?前程廉訪文海,留翰林夢炎,皆有薦章,先生不起。
今遇先生,即以聘嶽燕超之爵授先生,先生豈無意乎?”枋得不答,亦不食。
魏天枯知不可屈,命以一室禁锢之。
”伯顔搖手曰:“忽都帖木兒、阿裡海、阿答海、相吾答兒,四帥頗谙兵事,相繼而卒。
目下惟浙省平章脫脫、廣南參政狄定國二人知兵,奈俱控扼重地,不可更易。
此外實難其人。
”完澤、不忽木齊舉董尚書,權任浙省平章,易脫脫為帥,廣南仍舊。
董文用亦言願任浙省。
衆人議妥,方欲連名上疏。
時坐中有福建參政魏天枯獨曰:“浙省固不可離脫平章,而兵部亦去不得董尚書。
某舉一人,可當壽春雲夢之任。
”衆皆大喜,急問是誰。
天-曰:“姓嶽,名燕超,雲中馬邑人也。
但不可屈緻,須以禮聘之。
”伯顔猛省曰:“老夫昔日略地,至大同府,耳其名久矣。
聞此人索懷大志,出處不苟。
今宜合詞上表保薦,拟授江南行省參政,兼荊湖制置使之職。
榮以重爵,下诏求之。
若不奉诏,密令所在地方收捕監斃,先除此人,免生國家異日之患。
”完澤愕然曰:“老太傅何出此言?”伯顔曰:“淮陰侯去了西楚,漢高即王天下,王景略不就桓溫,苻秦遂霸關中,此人投一處,即興一處,不如早為之所也。
” 完澤不以為然。
數日旨下如議,魏天-捧诏去訖。
且說建甯路建陽縣,離城一百九十裡,有山名唐石山。
一隐士在山中,不常出入,時而長歌,時而長嘯,時而大哭不止。
居人莫測其蹤,談星演易,喜說休咎。
居人每詣山問之,久而山中如市。
遂于建陽驿橋側,開蔔肆。
暇則題詩吟詠,往往欷-不勝。
一日來一問蔔者,偉岸風骨,目瞬如電,坐定,投策叩蓍,隐士大異之,暗思此人可怪。
試以卦語探之,乃曰:“爻内寅午戊幹,将星疊現,加白虎羊刃生世,當有金壇之拜。
但防有陰謀,恐禍生不測。
”問蔔者笑曰:“公且勿言禍福,公非謝侍禦疊山先生乎?”隐士亦笑曰:“然則足下嶽某,亦馬邑之豪士也。
”兩人情投意合,言及國事,不覺大哭,已而在笑,從此無日不至。
疊山賣蔔之暇,兩人談論終日,娓娓不倦。
久之而建陽驿中,凡小兒賤卒,皆知賣蔔者,為故宋江西招谕使謝枋得也。
蔔者契友為雲中馬邑嶽燕超也。
忽一日道路傳言紛紛,有本省魏參政,奉旨将至建陽小璜溪,聘嶽賢士。
枋得聞之,驚曰:“燕超危矣!”一連數日,燕超不來蔔肆,枋得日日探望。
忽一日燕超來辭枋得曰:“前因廉訪使按部雲中。
”燕超遂離馬邑,竄荊湖,遁蘇松,再轉入閩,自謂潛居僻壤。
誰知物色者,如影随形。
燕超又将遠遁遐陬,誓不受樊籠于蒙古也。
貴官顯秩,讵能屈我哉。
”枋得曰:“子宜速去,不然,禍生旋踵,但後事勉為之,惜枋得不及見耳。
”燕超複問曰:“先生結局,終于此乎?”枋得曰:“諸事俱已完畢,所未完畢者,惟一死字耳。
足下宜自珍重。
以子之才,何難雪恥!枋得與文右相、張越公諸人,雖在泉下,皆拭目以待也。
”言訖泣下。
燕超亦灑淚而别。
燕超去後,不兩日,果然魏參政,遣武弁十餘人,來收捕燕超甚急。
訪至驿橋,聞與蔔者素有往來。
武弁等不由分說,擁枋得而去。
枋得已拚一死,行至中途,即欲扼吭以殉。
武弁等給枋得曰:“參政聞先生精于蔔易,特命請駕,問休咎耳。
”既入城,魏天枯喜曰:“得鸾失鳳,終占一籌。
”即迎枋得問曰:“先生果蔔人也,先生乃知信州之謝侍郎耳?前程廉訪文海,留翰林夢炎,皆有薦章,先生不起。
今遇先生,即以聘嶽燕超之爵授先生,先生豈無意乎?”枋得不答,亦不食。
魏天枯知不可屈,命以一室禁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