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三十回 看迎春俏侍兒遇舊 祝華誕女弟子稱觞
關燈
小
中
大
我?”
此時少的下了車,那一個也要下來,荷生卻認得是傅秋香。
這少的早向荷生打千,秋香趕着下車,就也向荷生打千,說道:“半年多沒見面,老爺通好麼?”那班長認得是韓師爺,十分周旋。
荷生卻一眼隻瞅着小的,忽記起來,說道:“你不是天香院秋英麼?”那班長接着道:“他是從泰中才來呢。
”荷生喜道:“我正要問問泰中大家消息。
”便招呼癡珠下車,秋香引入客廳坐下。
秋香、秋英都與癡珠請安,荷生為通姓名,秋香延人卧室。
看官聽着:秦中自去年回部滋事之後,光景大不如前,天香院姬人都已星散。
這秋英是天香院一個侍兒,靠着一老媽,流轉到了并州,搭在秋香班裡。
當下癡珠急着問娟娘,荷生急着問紅卿。
娟娘是他們班裡老前輩,秋英連名姓通不知道。
紅卿是閉門卧病,幸他媽素有蓄積,尚可過日。
荷生因向秋英歎口氣道:“我和紅卿到你天香院喝酒時候,你才幾歲?”秋英道:“十一歲。
”荷生道:“如今呢?”秋香道:“他如今十五歲了。
”荷生向癡珠道:“忽忽之間,已是五年。
回首舊遊,真如一夢!”癡珠道:“我去後,你才到秦中。
我和娟娘一别,竟是八年。
你和紅卿,算來相别也有四年了。
”說話間,秋香已端上點心,兩人用些。
癡珠見秋香、秋英俱婉娈可愛,因也約了明日的局,便上車同到愉園。
是夜,兩人集李義山詩,聯得古風一首,采秋謄出,念道: “風光冉冉東西陌(癡),燕青柳碧春一色(荷)。
郵亭暫欲灑塵襟(癡),謝郎衣袖初翻雪(荷)。
海燕參差溝水流(癡),繡檀回枕玉雕锼(荷)。
舊山萬仞青霞外(癡),同向春風各自愁(荷)。
衣帶無情有寬窄(癡),唱盡陽關無限疊(荷)。
浮雲一片是吾身(癡),冶葉倡條偏相識(荷)。
鸾钗映月寒铮铮(癡),相思迢遞隔重城(荷)。
花須柳眼各無賴(癡),湘瑟秦蕭自有情(荷)。
回望秦川樹如荠,輕衫薄袖當君意(癡)。
當時歡向掌中銷,不須看盡魚龍戲(荷)。
真珠密字芙蓉篇(癡),莫向洪崖又拍肩(荷)。
此情可待成追憶(癡),錦瑟無端五十弦(荷)。
” 念畢,笑道:“竟是一篇好七古。
”癡珠見天已不早,就向秋心院去了。
次日靠晚,秋痕邀了癡珠,同到愉園。
春鏡樓早是绛燭高燒,紅毹匝地。
采秋一身豔妝,紅豆、香雪也打扮得袅袅婷婷。
秋痕點對蠟,向上磕三個頭。
采秋趕着還禮。
荷生早拉着癡珠向水榭瞧梅花去。
這夜四人喝酒行令,無庸贅述。
次日,荷生、采秋怕秋痕又來拜壽,轉一早領着紅豆,先到秋心院。
此時癡珠才起身下床,尚未洗漱。
秋痕為着要先往愉國拜壽,起得早些,也還妝掠才完,迎出笑道:“這擋駕的法兒卻也新鮮。
”便讓荷生西屋坐下,自和采秋、紅豆進南屋去了。
不一會,跛腳領着掌珠進來,接着秋香、秋英也來了。
停了一停,小岑、劍秋同到,說丹-、曼雲受了風寒。
癡珠道:“事不湊巧,秋痕今天還備有兩席呢。
”荷生道:“就是通來,不過十一人,何必如此費事!”當下秋痕早調遣着跛腳和小丫鬟,在南屋裡排下兩席面菜。
早酒大家都不大喝,就散了。
秋痕領掌珠等,替荷生視起壽來。
今日這一會,大家都有點心緒,所以頂鬧熱局,轉覺十分冷淡:也有在月亮門外,倚着梧桐樹喁喁私語的;也有借着調鹦哥,看梅花消遣的。
到了三下鐘擺席,先前是兩席,荷生不依,癡珠教秋痕将兩席合攏。
左邊荷生獨坐;右邊小岑、劍秋;上首采秋居中,左掌珠,右秋香;下首癡珠居中,左秋英,右秋痕。
紅豆小丫鬟輪流斟酒。
上了四五樣菜,窗外微風一陣陣送來梅花的香。
癡珠見大家都沒話說,便要行令。
小岑道:“采秋的令繁難得很,令人索盡枯腸。
”因向掌珠道:“今日你說個飛觞,要雅俗共賞的才好。
” 掌珠沉吟半晌,說道:“今日本地風光,是個壽字。
”秋痕道:“昨晚行的百壽圖,俗氣得很,今日還講這個?”癡珠道:“今日不說真的壽字,就不俗了。
”劍秋道:“說個美人名。
”荷生道:“美人名能有幾個?”采秋道:“壽陽公主。
”癡珠道:“孫壽。
”荷生道:“還有沒有?”小岑道:“有,有。
花選上有個楚玉壽,不是美人麼?”說得衆人通笑了。
劍秋團向掌珠道:“王壽我聽說死了,真不
這少的早向荷生打千,秋香趕着下車,就也向荷生打千,說道:“半年多沒見面,老爺通好麼?”那班長認得是韓師爺,十分周旋。
荷生卻一眼隻瞅着小的,忽記起來,說道:“你不是天香院秋英麼?”那班長接着道:“他是從泰中才來呢。
”荷生喜道:“我正要問問泰中大家消息。
”便招呼癡珠下車,秋香引入客廳坐下。
秋香、秋英都與癡珠請安,荷生為通姓名,秋香延人卧室。
看官聽着:秦中自去年回部滋事之後,光景大不如前,天香院姬人都已星散。
這秋英是天香院一個侍兒,靠着一老媽,流轉到了并州,搭在秋香班裡。
當下癡珠急着問娟娘,荷生急着問紅卿。
娟娘是他們班裡老前輩,秋英連名姓通不知道。
紅卿是閉門卧病,幸他媽素有蓄積,尚可過日。
荷生因向秋英歎口氣道:“我和紅卿到你天香院喝酒時候,你才幾歲?”秋英道:“十一歲。
”荷生道:“如今呢?”秋香道:“他如今十五歲了。
”荷生向癡珠道:“忽忽之間,已是五年。
回首舊遊,真如一夢!”癡珠道:“我去後,你才到秦中。
我和娟娘一别,竟是八年。
你和紅卿,算來相别也有四年了。
”說話間,秋香已端上點心,兩人用些。
癡珠見秋香、秋英俱婉娈可愛,因也約了明日的局,便上車同到愉園。
是夜,兩人集李義山詩,聯得古風一首,采秋謄出,念道: “風光冉冉東西陌(癡),燕青柳碧春一色(荷)。
郵亭暫欲灑塵襟(癡),謝郎衣袖初翻雪(荷)。
海燕參差溝水流(癡),繡檀回枕玉雕锼(荷)。
舊山萬仞青霞外(癡),同向春風各自愁(荷)。
衣帶無情有寬窄(癡),唱盡陽關無限疊(荷)。
浮雲一片是吾身(癡),冶葉倡條偏相識(荷)。
鸾钗映月寒铮铮(癡),相思迢遞隔重城(荷)。
花須柳眼各無賴(癡),湘瑟秦蕭自有情(荷)。
回望秦川樹如荠,輕衫薄袖當君意(癡)。
當時歡向掌中銷,不須看盡魚龍戲(荷)。
真珠密字芙蓉篇(癡),莫向洪崖又拍肩(荷)。
此情可待成追憶(癡),錦瑟無端五十弦(荷)。
” 念畢,笑道:“竟是一篇好七古。
”癡珠見天已不早,就向秋心院去了。
次日靠晚,秋痕邀了癡珠,同到愉園。
春鏡樓早是绛燭高燒,紅毹匝地。
采秋一身豔妝,紅豆、香雪也打扮得袅袅婷婷。
秋痕點對蠟,向上磕三個頭。
采秋趕着還禮。
荷生早拉着癡珠向水榭瞧梅花去。
這夜四人喝酒行令,無庸贅述。
次日,荷生、采秋怕秋痕又來拜壽,轉一早領着紅豆,先到秋心院。
此時癡珠才起身下床,尚未洗漱。
秋痕為着要先往愉國拜壽,起得早些,也還妝掠才完,迎出笑道:“這擋駕的法兒卻也新鮮。
”便讓荷生西屋坐下,自和采秋、紅豆進南屋去了。
不一會,跛腳領着掌珠進來,接着秋香、秋英也來了。
停了一停,小岑、劍秋同到,說丹-、曼雲受了風寒。
癡珠道:“事不湊巧,秋痕今天還備有兩席呢。
”荷生道:“就是通來,不過十一人,何必如此費事!”當下秋痕早調遣着跛腳和小丫鬟,在南屋裡排下兩席面菜。
早酒大家都不大喝,就散了。
秋痕領掌珠等,替荷生視起壽來。
今日這一會,大家都有點心緒,所以頂鬧熱局,轉覺十分冷淡:也有在月亮門外,倚着梧桐樹喁喁私語的;也有借着調鹦哥,看梅花消遣的。
到了三下鐘擺席,先前是兩席,荷生不依,癡珠教秋痕将兩席合攏。
左邊荷生獨坐;右邊小岑、劍秋;上首采秋居中,左掌珠,右秋香;下首癡珠居中,左秋英,右秋痕。
紅豆小丫鬟輪流斟酒。
上了四五樣菜,窗外微風一陣陣送來梅花的香。
癡珠見大家都沒話說,便要行令。
小岑道:“采秋的令繁難得很,令人索盡枯腸。
”因向掌珠道:“今日你說個飛觞,要雅俗共賞的才好。
” 掌珠沉吟半晌,說道:“今日本地風光,是個壽字。
”秋痕道:“昨晚行的百壽圖,俗氣得很,今日還講這個?”癡珠道:“今日不說真的壽字,就不俗了。
”劍秋道:“說個美人名。
”荷生道:“美人名能有幾個?”采秋道:“壽陽公主。
”癡珠道:“孫壽。
”荷生道:“還有沒有?”小岑道:“有,有。
花選上有個楚玉壽,不是美人麼?”說得衆人通笑了。
劍秋團向掌珠道:“王壽我聽說死了,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