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 第四回 侍親娘荒店覓茶湯 尋夫婿通衢張字帖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白氏母女,正在彼此互相慰藉,忽然闖了一個人進來,擡頭看時,正是那車夫。
白氏忙問道:“找着了沒有?”那車夫滿臉酒氣,①手裡拿着一根旱煙管,熏得滿屋子的大蒜臭,大着舌頭說道:“那裡都找到了。
今兒那一鬧,走散的人也不知道多少。
各處車店裡去問,都說是來找人的,也不知有多少起,誰有空兒去問他姓甚麼叫甚麼。
把我的腿也跑折了,也問不出個影子來。
”棣華便道:“你去歇歇罷!”那車夫便出去了。
棣華對白氏道:“母親,這件事卻怎生是好?我們且不要慮日後的事,就是眼前,沒個男人,我們在路上也不得方便,況且母親身上又不好。
”白氏道:“此時我也沒了主意了,隻覺得頭暈頭痛,心裡亂跳,身上又燒得滾燙。
你叫他們弄點午時茶我吃罷!”棣華答應着,取出午時茶來,走到房門口要叫店家,誰知都睡了,叫了幾聲,不見答應,取出表來一看,才得九點鐘。
要自己出去弄時,那房門以外是漆黑的。
正在那裡呆想主意,白氏道:“他們睡了,便由他去罷!” 棣華道:“他們睡了,待女兒去弄來。
”白氏此時覺得十分辛苦,也急于望好了好動身,便由他去弄了—— ①五錢銀子足夠一醉矣,一笑。
棣華取了一根紙撚兒,點了個火,出到外間,四面一照,隻見牆上挂着一盞馬口鐵洋油燈,便先把他點着了。
四面一看,隻見西面靠牆擺着一張方桌子,桌上橫七豎八的擺了許多筷子、碗、盞之類。
東面牆腳下打了一口土竈,樹葉、樹枝、高粱稈子鋪滿一地。
竈上安放着一口鐵鍋,旁邊放着一個沙罐。
拿過來一看,是空的,卻沒有蓋,又沒有水。
吹着了紙撚,到院子裡一照,并沒有甚麼,隻有兩匹牲口拴在那裡。
回到後院一看,有一口小缸,用一頂戴殘的草帽蓋住,揭開一看,喜得是半缸水。
便進去在桌上取一個碗出來。
先洗幹淨了,取了一碗水,舀在沙罐裡。
又沒有小爐子,尋了許久,在樹葉堆裡尋了出來。
這沙罐沒蓋,便拿一個碗來蓋了。
抓一把樹枝、樹葉,生起火來。
①不一會,水開了,揭去碗一看,是碧清的,才想起未放午時茶下去,忙到房裡取出來,放下去,煎了一會,約莫好了,舀了一碗出來,把爐子裡火弄熄了,壁上的燈也滅了,拿到房裡去,白氏卻又睡着了,便輕輕推了一下道:“母親!吃茶罷!”白氏夢中大驚而醒,問道:“做甚麼?”棣華道:“母親休驚,女兒在這裡。
”白氏道: “我睡着了,就是夢魂颠倒,甚是害怕。
”棣華道:“這是母親受了驚之故,靜養點就好了。
午時茶煎好了,可要吃一口?” 說罷,遞了過去。
白氏坐起來,吃了幾口,重又睡下。
棣華取過夾被窩代蓋了,守坐在旁邊。
白氏昏昏沉沉,又複朦胧睡去。
棣華此時,一燈相對,又複萬念交萦。
想起伯和此時,到底不知在那裡?身子究竟平安否?恨不能夠即刻有個人代他通一個信。
又悔恨錯出了京,倘使同在京裡,到了事急時,還可以相依,或不至散失。
又想起父親在上海,那裡知道我母女困在此處。
那一寸芳心,便似辘轳般轉。
又念倘得伯和平安無事,到了上海,他自然會尋着父親。
那時父親知道我們相失,又不知怎樣着急了。
咳!但願他平安到了上海,就是父親着急幾天也罷了,好在我們也總有到上海的日子,我們到了,父親自然不着急了。
或者我們到了天津,先發個電報到上海,父親自然放心了。
忽然想起伯和曾否到上海,隻消到了天津,打電報去問父親,便知道了。
想到此處,巴不得當夜就到了天津。
可奈母親病了,明天料來不能上路,不知幾時才好?若得早到一天,豈不是可以早知道一天麼?忽又想起伯和縱使到上海,則我們此時趕到天津去,他也不過在輪船上,未必就到,縱發電去問,亦是枉然。
想到這裡,不覺自己啐了自己一口,心中又忽然一陣糊塗起來,甚麼都不想,隻看着那似豆的殘燈,在那裡出神—— ①自出京後,一路寫趕車落店,至此再極力一描摹,竟是一篇北方風土記。
忽聽得白氏從睡夢中哼起來,忙俯身在額上摸了一下,卻出了一額的汗,忙取過手巾拭去。
白氏醒了,又哼個不住道: “女兒!我此刻格外辛苦了,頭暈的就同沒了主一般,隻覺得身子是飄飄蕩蕩的,又頭重的擡不起來,如何是好?”棣華道: “母親身上可有汗?”白氏道:“通身是汗了。
”棣華又伸手到身上,都代拭幹了。
說也奇怪,汗雖出了許多,他那燒熱仍舊未退,隻覺得燒得比先前厲害。
棣華益發慌了。
白氏又要午時茶
白氏忙問道:“找着了沒有?”那車夫滿臉酒氣,①手裡拿着一根旱煙管,熏得滿屋子的大蒜臭,大着舌頭說道:“那裡都找到了。
今兒那一鬧,走散的人也不知道多少。
各處車店裡去問,都說是來找人的,也不知有多少起,誰有空兒去問他姓甚麼叫甚麼。
把我的腿也跑折了,也問不出個影子來。
”棣華便道:“你去歇歇罷!”那車夫便出去了。
棣華對白氏道:“母親,這件事卻怎生是好?我們且不要慮日後的事,就是眼前,沒個男人,我們在路上也不得方便,況且母親身上又不好。
”白氏道:“此時我也沒了主意了,隻覺得頭暈頭痛,心裡亂跳,身上又燒得滾燙。
你叫他們弄點午時茶我吃罷!”棣華答應着,取出午時茶來,走到房門口要叫店家,誰知都睡了,叫了幾聲,不見答應,取出表來一看,才得九點鐘。
要自己出去弄時,那房門以外是漆黑的。
正在那裡呆想主意,白氏道:“他們睡了,便由他去罷!” 棣華道:“他們睡了,待女兒去弄來。
”白氏此時覺得十分辛苦,也急于望好了好動身,便由他去弄了—— ①五錢銀子足夠一醉矣,一笑。
棣華取了一根紙撚兒,點了個火,出到外間,四面一照,隻見牆上挂着一盞馬口鐵洋油燈,便先把他點着了。
四面一看,隻見西面靠牆擺着一張方桌子,桌上橫七豎八的擺了許多筷子、碗、盞之類。
東面牆腳下打了一口土竈,樹葉、樹枝、高粱稈子鋪滿一地。
竈上安放着一口鐵鍋,旁邊放着一個沙罐。
拿過來一看,是空的,卻沒有蓋,又沒有水。
吹着了紙撚,到院子裡一照,并沒有甚麼,隻有兩匹牲口拴在那裡。
回到後院一看,有一口小缸,用一頂戴殘的草帽蓋住,揭開一看,喜得是半缸水。
便進去在桌上取一個碗出來。
先洗幹淨了,取了一碗水,舀在沙罐裡。
又沒有小爐子,尋了許久,在樹葉堆裡尋了出來。
這沙罐沒蓋,便拿一個碗來蓋了。
抓一把樹枝、樹葉,生起火來。
①不一會,水開了,揭去碗一看,是碧清的,才想起未放午時茶下去,忙到房裡取出來,放下去,煎了一會,約莫好了,舀了一碗出來,把爐子裡火弄熄了,壁上的燈也滅了,拿到房裡去,白氏卻又睡着了,便輕輕推了一下道:“母親!吃茶罷!”白氏夢中大驚而醒,問道:“做甚麼?”棣華道:“母親休驚,女兒在這裡。
”白氏道: “我睡着了,就是夢魂颠倒,甚是害怕。
”棣華道:“這是母親受了驚之故,靜養點就好了。
午時茶煎好了,可要吃一口?” 說罷,遞了過去。
白氏坐起來,吃了幾口,重又睡下。
棣華取過夾被窩代蓋了,守坐在旁邊。
白氏昏昏沉沉,又複朦胧睡去。
棣華此時,一燈相對,又複萬念交萦。
想起伯和此時,到底不知在那裡?身子究竟平安否?恨不能夠即刻有個人代他通一個信。
又悔恨錯出了京,倘使同在京裡,到了事急時,還可以相依,或不至散失。
又想起父親在上海,那裡知道我母女困在此處。
那一寸芳心,便似辘轳般轉。
又念倘得伯和平安無事,到了上海,他自然會尋着父親。
那時父親知道我們相失,又不知怎樣着急了。
咳!但願他平安到了上海,就是父親着急幾天也罷了,好在我們也總有到上海的日子,我們到了,父親自然不着急了。
或者我們到了天津,先發個電報到上海,父親自然放心了。
忽然想起伯和曾否到上海,隻消到了天津,打電報去問父親,便知道了。
想到此處,巴不得當夜就到了天津。
可奈母親病了,明天料來不能上路,不知幾時才好?若得早到一天,豈不是可以早知道一天麼?忽又想起伯和縱使到上海,則我們此時趕到天津去,他也不過在輪船上,未必就到,縱發電去問,亦是枉然。
想到這裡,不覺自己啐了自己一口,心中又忽然一陣糊塗起來,甚麼都不想,隻看着那似豆的殘燈,在那裡出神—— ①自出京後,一路寫趕車落店,至此再極力一描摹,竟是一篇北方風土記。
忽聽得白氏從睡夢中哼起來,忙俯身在額上摸了一下,卻出了一額的汗,忙取過手巾拭去。
白氏醒了,又哼個不住道: “女兒!我此刻格外辛苦了,頭暈的就同沒了主一般,隻覺得身子是飄飄蕩蕩的,又頭重的擡不起來,如何是好?”棣華道: “母親身上可有汗?”白氏道:“通身是汗了。
”棣華又伸手到身上,都代拭幹了。
說也奇怪,汗雖出了許多,他那燒熱仍舊未退,隻覺得燒得比先前厲害。
棣華益發慌了。
白氏又要午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