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十四回 占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
關燈
小
中
大
,有大将之才,萬夫之勇,臣保此人北征,必能破敵立功。
太宗見奏,龍顔大喜,命宣朱木蘭上殿。
三呼禮畢,太宗問道:“卿家年幼,如何就膽略過人,敢随軍北征,為國家出力?”木蘭道:“臣祖父朱若虛,隋朝屢舉孝廉,未經出仕;臣父現居西陵雙龍鎮千戶之職。
元帥提兵令至,臣父遭病未起,臣即赴軍門,子充父役,以報萬歲之恩,盡子臣之節。
”太宗見朱木蘭言語安定,心氣和平,又是少年英雄,十分歡喜。
便說道:“卿家代父出征,不但盡忠,而且盡孝,就是大功了。
卿家可将為将之道,奏與聯聽。
”木蘭奏道:“為将之道,先在知人。
見功而賞,見過而罰,未足為知人也。
知是人之必能立功而先賞之,知是人之必能見過而預罰之。
期無悔于後,而制勝于前也。
至若進退虛實,機變奇正之理,在臨敵之時,因人而動,見機而行,非言語所能悉也。
”太宗問道:“尉遲皇兄,你如何知朱卿有此大才,而使寡人幸見之?”尉遲奏道:“萬歲不知,臣向日未來投太原之時,先是他祖父朱若虛薦臣于李靖也。
”太宗道:“果如此,則朱卿乃數世功臣也。
”即封朱木蘭為武昭将軍之職,傳旨退朝。
次日,尉遲恭大開帥府,文武官員齊來參見。
尉遲恭道:“本帥奉旨北征,爾等随行将士,文官參謀,武官效力,各宜盡忠報國,以圖拜爵封侯。
限三日之外,各随本帥往潼關,會合湖廣人馬一同起程。
”衆将唯唯而退。
過了三日,尉遲恭同李靖辭了聖上,帶領諸将,望潼關而來。
坐在演武廳上,十二府總管參見畢,尉遲恭令将人馬演試,待本帥觀看軍容。
衆總管得令,将人馬排成陣勢,一聲鼓響,有無數散軍,齊來攻陣。
陣内馬兵,突出接戰,兩地裡互相演殺,炮響如雷,喊聲震天,十分威武。
忽然陣内一聲鑼響,人馬各回本陣。
尉遲恭見軍容甚整,心下大喜,傳令回營。
是夜同軍帥在中軍帳歇息,李靖想道:軍容卻是整齊,不知營中氣色如何?到三更時候,悄悄起來,挂了寶劍,即走上旗台,四面而看。
見十二座營盤,清光勃勃,不犯一點殺氣,心中歡喜。
隻見中軍帳一道紅光沖天,口中歎道:“元帥忠心耿耿,為國忘身,故有此紅光瑞相。
”正歎之間,又見中軍帳右旁一道白光,上沖牛鬥,其光旋轉如明月相似。
李靖驚訝道:“此人間孝道之光,營中有了此人,可免劫殺之災。
”正看之時,那一道白光冉冉而下,落于原處。
李靖急往視之,乃武昭将軍朱木蘭之營房也。
次日,來與元帥說話,見木蘭在側,李靖将木蘭上下一看,見木蘭聲音柔脆,兩耳有眼,舉止動靜,不脫女子氣習。
李靖心下明白,卻又想道:他既女扮男妝,代父出征,我李靖不知則可,知而不為保全,失寶善之道也。
即傳黃州總兵管成彥進帳。
李靖曰:“目今附馬公秦懷玉,押解饷銀二十萬,往雁門關伺候大兵。
爾領三千人馬在前開道。
”成彥得令,點兵去了。
李靖又令朱木蘭督領一支人馬,元帥傳呼則進,無事不必來中軍參見。
各營将士如有擅入黃州營門者,立斬!軍令一出,各營皆知。
尉遲恭心中不明,問道:“朱木蘭聰明年輕,宜在中軍帳前學習,軍師令他退居黃州營寨,是何故也?”李靖道:“元帥日後自明,今且體問。
” 再說紫荊關總兵伍登,字瀛州,今年三十多歲,乃隋朝南陽總兵伍雲召之子。
雲召起兵之日,對夫人韓氏說道:“老王、太子被弑,吾父被殺,我今起兵為父報仇,另保隋朝賢君。
不勝,則畫虎類犬。
趁此兵馬未動,你引公子扮作鄉婦,往襄
太宗見奏,龍顔大喜,命宣朱木蘭上殿。
三呼禮畢,太宗問道:“卿家年幼,如何就膽略過人,敢随軍北征,為國家出力?”木蘭道:“臣祖父朱若虛,隋朝屢舉孝廉,未經出仕;臣父現居西陵雙龍鎮千戶之職。
元帥提兵令至,臣父遭病未起,臣即赴軍門,子充父役,以報萬歲之恩,盡子臣之節。
”太宗見朱木蘭言語安定,心氣和平,又是少年英雄,十分歡喜。
便說道:“卿家代父出征,不但盡忠,而且盡孝,就是大功了。
卿家可将為将之道,奏與聯聽。
”木蘭奏道:“為将之道,先在知人。
見功而賞,見過而罰,未足為知人也。
知是人之必能立功而先賞之,知是人之必能見過而預罰之。
期無悔于後,而制勝于前也。
至若進退虛實,機變奇正之理,在臨敵之時,因人而動,見機而行,非言語所能悉也。
”太宗問道:“尉遲皇兄,你如何知朱卿有此大才,而使寡人幸見之?”尉遲奏道:“萬歲不知,臣向日未來投太原之時,先是他祖父朱若虛薦臣于李靖也。
”太宗道:“果如此,則朱卿乃數世功臣也。
”即封朱木蘭為武昭将軍之職,傳旨退朝。
次日,尉遲恭大開帥府,文武官員齊來參見。
尉遲恭道:“本帥奉旨北征,爾等随行将士,文官參謀,武官效力,各宜盡忠報國,以圖拜爵封侯。
限三日之外,各随本帥往潼關,會合湖廣人馬一同起程。
”衆将唯唯而退。
過了三日,尉遲恭同李靖辭了聖上,帶領諸将,望潼關而來。
坐在演武廳上,十二府總管參見畢,尉遲恭令将人馬演試,待本帥觀看軍容。
衆總管得令,将人馬排成陣勢,一聲鼓響,有無數散軍,齊來攻陣。
陣内馬兵,突出接戰,兩地裡互相演殺,炮響如雷,喊聲震天,十分威武。
忽然陣内一聲鑼響,人馬各回本陣。
尉遲恭見軍容甚整,心下大喜,傳令回營。
是夜同軍帥在中軍帳歇息,李靖想道:軍容卻是整齊,不知營中氣色如何?到三更時候,悄悄起來,挂了寶劍,即走上旗台,四面而看。
見十二座營盤,清光勃勃,不犯一點殺氣,心中歡喜。
隻見中軍帳一道紅光沖天,口中歎道:“元帥忠心耿耿,為國忘身,故有此紅光瑞相。
”正歎之間,又見中軍帳右旁一道白光,上沖牛鬥,其光旋轉如明月相似。
李靖驚訝道:“此人間孝道之光,營中有了此人,可免劫殺之災。
”正看之時,那一道白光冉冉而下,落于原處。
李靖急往視之,乃武昭将軍朱木蘭之營房也。
次日,來與元帥說話,見木蘭在側,李靖将木蘭上下一看,見木蘭聲音柔脆,兩耳有眼,舉止動靜,不脫女子氣習。
李靖心下明白,卻又想道:他既女扮男妝,代父出征,我李靖不知則可,知而不為保全,失寶善之道也。
即傳黃州總兵管成彥進帳。
李靖曰:“目今附馬公秦懷玉,押解饷銀二十萬,往雁門關伺候大兵。
爾領三千人馬在前開道。
”成彥得令,點兵去了。
李靖又令朱木蘭督領一支人馬,元帥傳呼則進,無事不必來中軍參見。
各營将士如有擅入黃州營門者,立斬!軍令一出,各營皆知。
尉遲恭心中不明,問道:“朱木蘭聰明年輕,宜在中軍帳前學習,軍師令他退居黃州營寨,是何故也?”李靖道:“元帥日後自明,今且體問。
” 再說紫荊關總兵伍登,字瀛州,今年三十多歲,乃隋朝南陽總兵伍雲召之子。
雲召起兵之日,對夫人韓氏說道:“老王、太子被弑,吾父被殺,我今起兵為父報仇,另保隋朝賢君。
不勝,則畫虎類犬。
趁此兵馬未動,你引公子扮作鄉婦,往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