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 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逢醜父易服免君

關燈


    齊侯自恃其勇,目無晉人,身穿錦袍繡甲,乘著金輿,令軍士俱控弓以俟,曰:“視吾馬足到處,萬矢俱發。

    ”一聲鼓響,馳車直沖入晉陣。

    箭如飛蝗,晉兵死者極多。

    解張手肘,連中二箭,血流下及車輪,猶自忍痛,勉強執辔。

    郤克正擊鼓進軍,亦被箭傷左脅,標①血及屦,鼓聲頓緩。

    解張曰:“師之耳目,在于中軍之旗鼓,三軍因之以為進退。

    傷未及死,不可不勉力趨戰!”鄭邱緩曰:“張侯之言是也!死生命耳!”郤克乃援②桴連擊,解張策馬,冒矢而進。

    鄭邱緩左手執笠③,以衛郤克,右手奮戈殺敵。

    左右一齊擊鼓,鼓聲震天。

    晉軍隻道本陣已得勝,争先馳逐,勢如排山倒海,齊軍不能當,大敗而奔。

    韓厥見郤克傷重,曰:“元帥且暫息,某當力追此賊!”言畢,招引本部驅車來趕,齊軍紛紛四散。

    頃公繞華不注山而走。

    韓厥遙望金輿,盡力逐之。

    逢醜父顧邴夏曰:“将軍急急出國,以取救兵,某當代将軍執辔。

    ”邴夏下車去了。

    晉兵到者益多,圍華不注山三匝。

    逢醜父謂頃公曰:“事急矣!主公快将錦袍繡甲脫下,與臣穿之,假作主公。

    主公可穿臣之衣,執辔于旁,以誤晉人之目。

    倘有不測,臣當以死代君,君可脫也。

    ”頃公依其言。

    更換方畢,将及華泉,韓厥之車,已到馬首。

    韓厥見錦袍繡甲,認是齊侯,遂手攬其絆馬之索,再拜稽首曰:“寡君不能辭魯、衛之請,使群臣詢其罪于上國。

    臣厥忝在戎行,願禦君侯,以辱臨于敝邑!”醜父詐稱口渴不能答言,以瓢授齊侯曰:“醜父可為我取飲。

    ”齊侯下車,假作華泉取飲。

    水至,又嫌其濁,更取清者。

    齊侯遂繞山左而遁,恰遇齊将鄭周父禦副車而至,曰:“邴夏已陷于晉軍中矣!晉勢浩大,惟此路兵稀,主公可急乘之!”乃以辔授齊侯,齊侯登車走脫。

    韓厥先遣人報入晉軍曰:“已得齊侯矣!郤克大喜。

    及韓厥以醜父獻,郤克見之曰:“此非齊侯也!”郤克曾使齊,認得齊侯。

    韓厥卻不認得,因此被他設計賺去。

    韓厥怒問醜父曰:“汝是何人?”對曰:“某乃車右将軍逢醜父。

    欲問吾君,方才往華泉取飲者就是。

    ”郤克亦怒曰:“軍法:‘欺三軍者,罪應死!’汝冒認齊侯,以欺我軍,尚望活耶?”叱左右:“縛醜父去斬!”醜父大呼曰:“晉軍聽吾一言,自今天有代其君任患者。

    醜父免君于患,今日戮矣!”郤克命解其縛,曰:“人盡忠于君,我殺之不祥。

    ”使後車載之。

    潛淵居士有詩去: 繞山戈甲密如林,繡甲君王險被擒。

     千尺華泉源不竭,不如醜父計謀深。

     後人名華不注山為金輿山,正以齊侯金輿駐此而得名也。

     頃公既脫歸本營,念醜父活命之恩,複乘輕車馳入晉軍,訪求醜父,出而複入者三次。

    國佐、高固二将,聞中軍已敗,恐齊侯有失,各引軍來救駕,見齊侯從晉軍中出,大驚曰:“主公何輕千乘之尊,而自探虎穴耶?”頃公曰:“逢醜父代寡人陷于敵中,未知生死,寡人坐不安席,是以求之。

    ”言未畢,哨馬報:“晉兵分五路殺來了!”國佐奏曰:“軍氣已挫,主公不可久留于此。

    且回國中堅守,以待楚救之至可也。

    ”齊侯從其言,遂引大軍,回至臨淄去了。

    郤克引大軍,及魯、衛、曹三國之師,長驅直入,所以關隘,盡行燒毀,直抵國都,志在滅齊。

    不知齊國如何應敵,再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度:推測。

     ②淵魚:深水魚。

     ③弭:消滅。

     ④罅:石縫。

     ⑤顯榮:顯示榮耀。

     ①宇下:庇護之下的國家。

     ②盍:何不。

     ③間:亂,矛盾。

    生人:陌生人。

     ①眇者:獨眼。

     ①青簡:竹簡,意為史書。

     ②磔:分屍。

     ①整備:整頓防備。

     ②缙紳:官宦、望族。

     ①名器:名,爵号;器,車服。

    意為等級。

     ②不可假人:不可随便給人。

     ①標:落。

    屦:鞋。

     ②援:引。

    桴鼓槌。

    援桴:拿鼓槌。

     ③笠:帽,以避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