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稍異 境界頓殊

關燈
人生禍區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釋氏雲: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一愛一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航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

    火坑:佛家語,極苦的境界。

    貪一愛一:指貪着一愛一戀五欲之境而不能離舍。《法華經·方便品》:“深着五欲如一愛一犁牛之

    尾,以貪一愛一處蔽。”

    烈焰成池:烈焰和火坑的意思相同。

    彼岸:佛家語,即成正果的意思。

    一念:佛教認為思念對境一次叫一念。

    人生的幸福與苦惱全是由自己的觀念所造成,所以佛家說:“名利的欲一望太強烈就等于是跳進火坑,貪婪一愛一戀之心太強烈就如同沉入苦海;隻要有一絲純潔清淨的觀念就能将火坑變為清涼水池,隻要有一點警覺一精一神就能使火海變成幸福樂園。”可見意識觀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會全面改變,因此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必須慎重。

    有一次,孔子和幾個學生在一起談心,他鼓勵大家大膽地說出自己真實志願。子路最為志大,說:“一個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面臨内憂外患,我去治理它,三年中,就能使大家充滿勇氣,并且又很守規矩。”冉有和公西華一貫比較謙虛,一個說:“方圓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的小國家,我可以在三年内使人人富足,至于禮樂教化,那還要靠别人來幫忙。”另一個說:“我的本領還不夠,但願意不斷學習,在祭祀和外交典禮上,我可以穿戴整齊去做個小司儀。”最後輪到曾子,他铿地一聲停止了彈琴,站起來說:“我認為最好的事是:暮春三月,穿着輕便的春裝,和五六個朋友一起,帶上六七個小孩,在沂水裡洗洗澡,在舞樗台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唱歌走回家。”孔子聽了,深有感慨,長歎一聲說:“我的志願是與曾參一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