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火燒無常庵
關燈
小
中
大
達摩山,舍身崖,無常庵。
秦北洋與九色被刺客們追逐,從山頂直到懸崖,九色卻突然變身了! “九色,你要做甚?” 沒待秦北洋問完,火球已從九色口中噴薄而出。
火球沖到尼姑庵的房梁上,這些木頭已近腐爛,碎成木屑和渣渣,連帶幹草堆積的鳥窩,瞬間燃起熊熊火焰。
秦北洋的腦子也燒起來,第一,他知道九色不怕火,但他的血肉之軀怕啊。
第二,這是南宋的尼姑庵,建築必定很有曆史價值,燒掉簡直是作孽! 可身邊連掃帚都找不到,懸崖上也無水源,古時候都要挑水上來。
火勢迅速蔓延,古廟本已搖搖欲墜,房檐和瓦片掉落,幾乎把秦北洋砸死。
果然,九色并不畏懼火焰,變成幼麒麟鎮墓獸的形态,徑直往烈火中的觀音堂背後而去。
它又轉回頭來,咬着秦北洋的衣服往裡拖。
火舌已舔到他的臉上了,奇怪的是一點都不疼,隻感覺有些溫度,但不會讓人受不了,反而似冬天裡守着一盆炭火暖洋洋的。
秦北洋啧啧稱奇,大膽地把手伸進火焰,居然啥事兒都沒有,仿佛觸摸着一個湯婆子。
他任由烈火灼燒自己的皮膚,卻絲毫沒有變色,仿佛貼身裹上了一層避火罩或石棉衣。
烈焰翻騰之間,秦北洋明白了--隻要跟九色在一起,作為主人,就會擁有它身上的屬性,跟火麒麟一樣不畏懼火焰。
不到片刻,八百年的尼姑庵,已燒成一團火球。
古老木材助燃,轉瞬烈焰沖天,裹挾無數代比丘尼的青春和怨恨,照亮小半個達摩山。
而舍身崖上的刺客們,以為秦北洋已被燒成灰燼。
今晚,達摩山的第二把火。
這把火雖救了秦北洋的命,卻讓他倍感内疚,畢竟是宋朝的古建築,難得的寶貝啊!這是不是犯罪呢? 九色拖着秦北洋,來到被大火燒穿的一堵山牆前,這裡竟然露出一道磚砌的拱券門,看起來很像墓道門的入口。
難道宋朝的尼姑庵裡藏着一座古墓? 他再聯想到九色的突然變身,漸漸恢複地宮裡才有的力量,是否意味着這片地下有着金井龍穴?而這力量穿透地面影響到了鎮墓獸?秦北洋仔細思量,這舍身崖的地形,面朝東海,背後是海島中央的高山,不是絕佳的龍脈嗎?而這萬丈懸崖之下,怕是早已被人點穴了吧。
秦北洋與九色一起用力,推開這堵磚牆,果然藏着兩塊青石闆構成的墓室門。
兩扇門雖不高大,但借着火光可見精美雕工,似是蟠龍鬧海的圖案。
他在光緒帝陵與袁世凱陵墓都造過這種門,也隻有他才知道怎麼打開。
雖然沒有工具,但他把手指頭塞進門縫,摸到頂門石的位置。
借用九色鋒利的鹿角,深入門縫撬動頂門石,輕巧地打開了墓室門。
九色噴出一團琉璃的火球,飄浮在前頭成了照明燈。
它像回家似的,鑽入墓道,如魚得水。
秦北洋跟在後面,再把墓室門關上,免得被刺客們發現。
火球照出一條有石頭台階的墓道,四十五度傾斜通往地下。
因為靠近大海,墓道裡的空氣居然有些鹹味,兩邊石壁上還有水汽。
這并非天然洞穴,上下左右都有人工斧鑿痕迹,牆壁下部雕着金銀花的忍冬
秦北洋與九色被刺客們追逐,從山頂直到懸崖,九色卻突然變身了! “九色,你要做甚?” 沒待秦北洋問完,火球已從九色口中噴薄而出。
火球沖到尼姑庵的房梁上,這些木頭已近腐爛,碎成木屑和渣渣,連帶幹草堆積的鳥窩,瞬間燃起熊熊火焰。
秦北洋的腦子也燒起來,第一,他知道九色不怕火,但他的血肉之軀怕啊。
第二,這是南宋的尼姑庵,建築必定很有曆史價值,燒掉簡直是作孽! 可身邊連掃帚都找不到,懸崖上也無水源,古時候都要挑水上來。
火勢迅速蔓延,古廟本已搖搖欲墜,房檐和瓦片掉落,幾乎把秦北洋砸死。
果然,九色并不畏懼火焰,變成幼麒麟鎮墓獸的形态,徑直往烈火中的觀音堂背後而去。
它又轉回頭來,咬着秦北洋的衣服往裡拖。
火舌已舔到他的臉上了,奇怪的是一點都不疼,隻感覺有些溫度,但不會讓人受不了,反而似冬天裡守着一盆炭火暖洋洋的。
秦北洋啧啧稱奇,大膽地把手伸進火焰,居然啥事兒都沒有,仿佛觸摸着一個湯婆子。
他任由烈火灼燒自己的皮膚,卻絲毫沒有變色,仿佛貼身裹上了一層避火罩或石棉衣。
烈焰翻騰之間,秦北洋明白了--隻要跟九色在一起,作為主人,就會擁有它身上的屬性,跟火麒麟一樣不畏懼火焰。
不到片刻,八百年的尼姑庵,已燒成一團火球。
古老木材助燃,轉瞬烈焰沖天,裹挾無數代比丘尼的青春和怨恨,照亮小半個達摩山。
而舍身崖上的刺客們,以為秦北洋已被燒成灰燼。
今晚,達摩山的第二把火。
這把火雖救了秦北洋的命,卻讓他倍感内疚,畢竟是宋朝的古建築,難得的寶貝啊!這是不是犯罪呢? 九色拖着秦北洋,來到被大火燒穿的一堵山牆前,這裡竟然露出一道磚砌的拱券門,看起來很像墓道門的入口。
難道宋朝的尼姑庵裡藏着一座古墓? 他再聯想到九色的突然變身,漸漸恢複地宮裡才有的力量,是否意味着這片地下有着金井龍穴?而這力量穿透地面影響到了鎮墓獸?秦北洋仔細思量,這舍身崖的地形,面朝東海,背後是海島中央的高山,不是絕佳的龍脈嗎?而這萬丈懸崖之下,怕是早已被人點穴了吧。
秦北洋與九色一起用力,推開這堵磚牆,果然藏着兩塊青石闆構成的墓室門。
兩扇門雖不高大,但借着火光可見精美雕工,似是蟠龍鬧海的圖案。
他在光緒帝陵與袁世凱陵墓都造過這種門,也隻有他才知道怎麼打開。
雖然沒有工具,但他把手指頭塞進門縫,摸到頂門石的位置。
借用九色鋒利的鹿角,深入門縫撬動頂門石,輕巧地打開了墓室門。
九色噴出一團琉璃的火球,飄浮在前頭成了照明燈。
它像回家似的,鑽入墓道,如魚得水。
秦北洋跟在後面,再把墓室門關上,免得被刺客們發現。
火球照出一條有石頭台階的墓道,四十五度傾斜通往地下。
因為靠近大海,墓道裡的空氣居然有些鹹味,兩邊石壁上還有水汽。
這并非天然洞穴,上下左右都有人工斧鑿痕迹,牆壁下部雕着金銀花的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