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第六章 衆說紛纭話隋陵(5)

關燈
……

    多麼多麼充足的理由和宏大的構想啊!由此,曆史注定了要在楊廣手裡跟大隋開個悲劇式的大玩笑,加速自己的覆滅。宛若昙花,一現便衰。而炀帝卻始終不渝地認為隻有遷都可以帶給國運萬代昌盛,他不顧一切地把自己推向已經點燃的欲火之坑。

    605年3月,陽春柳翠的時候,楊廣命令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将作大匠宇文恺營建東京,強行遷徙豫州城下的百姓來洛陽,擴充都城。

    在宇文恺手下服役的營建洛宮的民工,每月多達200萬人。

    為了迎合楊廣的貪欲花柳之心,宇文恺運用自己熟練駕馭軍隊的手段,開始了極盡豪侈的營建施工。他親自指揮皇宮修築工程,在規模上力求宏偉大氣,富麗無比。在京都西部,建造西苑,周二百餘裡,苑内造海,海中造山,山上建殿閣台觀。海北修渠為水之源,沿渠建宮院16座,院内多養美女。西苑内,殿堂窮極華麗,奇樹仙花,四季不凋。而秋冬之季,湖海水面則綴滿用彩绫鮮緞剪成的荷花和菱角。僅顯仁宮,就征發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石異材無以數計。加上嘉木異卉、奇獸珍禽源源不斷地通過專道運輸線供送,不長時間,名宮園苑,便已塞滿。

    與此同時,得力大将監督的浚通南北水路工程,也在日夜不歇地修挖。通濟渠被打開了,從西苑引谷水、洛水通向黃河,從闆渚引黃河水通向淮河,直至江都,一路水天,暢順無礙。水路浚通之後,大将軍們又揣測皇帝的心思,以競賽施工的速度,沿着水路,在西岸選址建造離宮40餘所,全國各地能工巧匠和無數抓來做苦力的百姓的血汗,順着浩蕩水路,付諸東流。

    為了給下江南遊玩做更充分的準備,炀帝一方面派得力心腹在江都建造大規模的華麗行宮,又一方面第二次派出黃門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采伐名貴樹木,建造龍舟、風榻、黃龍、赤艦、樓船等各類大船數萬艘。

    全民都被動員起來了。

    605年8月,雖然規模浩大的東京尚未建成,炀帝就已迫不及待地乘上了駕臨江都的龍舟。左武衛大将軍郭衍、右武衛大将軍李景,被炀帝欽點任命為前後軍統領。随行的文武官員,五品以上的供給樓船,九品以上的供給黃篾大船。這些樓船,與炀帝的龍舟隊伍相接,共處于前後軍船隊之間,船隻首尾相連,迤逦二百餘裡,一眼望不到頭地鋪展在水面上,一路瑟箫笙笛,輕歌環繞着向江南而來。

    搖船的壯丁多達10萬人。坐在高達四層的高大龍舟上,美女如雲般前後左右相擁,炀帝心中漾起一股極樂的美妙感覺。水中龍舟船隊載着10多萬人的龐大人馬,一望無際,岸上彩旗遮天蔽日,仿佛輝煌絢麗的皇宮在向前移動。而沿江兩岸拉纖的纖夫們,雖人人身穿彩衣,但滿臉的汗水晶瑩透亮,和着纖繩勒進脊背而“鋸”出的鮮血,一同滾落腳下……

    這是隋炀帝首次下江南的情景。

    606年春,當東京在大肆鋪張中建成的時候,已經摟着江南佳麗脖子度過暖冬的隋炀帝,決定起駕北歸,親自享用這剛竣工的北國京都的皇宮的榮華。

    浩大的船隊因江河水汛期未到,而不得不滞留江南。炀帝不得不乘車回京。為了短時間内修整裝飾儀仗隊伍,太府少卿向稠、太府函雲定興大力督辦,下書督促各地州縣交送羽毛。百姓們為應付上命,四出野外,晝夜在水陸各處遍布網羅,捕捉鳥獸,凡是羽毛、皮毛能做裝飾之用的鳥獸,無一幸存,全遭屠戮。這一活動雖然持續了僅三個月,但這不到百天的空前捕殺掠劫,使與人類已和諧相處,組成鍊條格局的可憐動物們的鮮血成了為炀帝儀仗出發前的祭旗之物。

    三月初,炀帝的車隊從江都出發,北上京都。途中,炀帝對自己所作所為的侈奢華貴,生出一番懷舊的感慨來。這一日,夢中突遇自己的父親楊堅,面對穿着簡樸一臉愠怒的父親,做兒子的不由得低下了自己的頭顱。等他擡起頭,見父親已化做一股青煙射入一座土丘,他高喊“父親……”沒有回應,驚醒方發現是南柯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