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穆王西征

關燈
我們取出明魚石,宮爵轉在背包之中,然後讓我們熄滅照明燈,頓時整座陵墓一片漆黑,可沒過多久,那百盞用螢石制作的長明燈盞漸漸明亮,幽藍色的光芒籠罩在墓室之中。

     讓這地底的陵墓顯得格外神秘,忽然我餘光瞟見身後還有光亮照射過來,下意識轉頭過去,頓時震驚無比的愣在原地。

     墓室中間的玉棺竟然映射螢石的光芒後發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字,玉棺上有文字!”葉知秋興奮異常。

     随着玉棺的明亮,一行行銘刻的文字隐隐約約顯現出來,我們連忙圍上去,那是銘刻在玉棺裡面的金文,這座玉棺制作工藝精湛,按照天子殡葬規格,四重八寸分毫不差,而金文銘刻在第三重的玉石上,被第四重玉棺所覆蓋,在燈火下是無法看見這些文字的。

     隻有吸收到螢石的光輝,這些金文才會被顯現出來,好在我們身邊有葉知秋和田婉清還有薛心柔,她們搞考古對金文有過研究,能分辨出玉棺上金文的内容。

     “穆王封膜晝于河水之陽,本集親書……”葉知秋讀出金文的第一行,表情驚訝對我們說。

    “封膜就是殡葬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周穆王被葬于黃河之東,玉棺上這些金文内容是由周穆王親手書寫。

    ” “周穆王把這些金文留在玉棺上,而且方式還如此隐蔽,想必記載的内容非同小可。

    ”我看向知秋追問金文的完整内容。

     金文艱深難明,葉知秋她們逐字翻譯,一個三千年前的故事被她們講述出來。

     周穆王在西征之前,首先發動了對東南地區的征伐,是為了讨伐東夷,攻占一處部落時在戰利品中發現一枚長有雙翅飛龍的玉石,上面的龍形竟然和周朝大軍旗幟上黑白相間的龍一樣。

     周穆王尋問部落首領得知,曾經有神六人乘龍從天而降,并且逗留很長時間,部落的人便将其銘刻成圖世代供奉。

     可這個圖案周穆王曾經看見過,但很驚詫為什麼會出現在蠻夷之地的部落之中。

     “雙翅飛龍就是羽龍。

    ”朱七若有所思點頭。

    “這麼說起來周穆王在那個部落中看見了月宮九龍舫遺留的線索。

    ” “周穆王征伐東南……”田婉清低頭細想片刻。

    “周朝都城在鎬京,征伐東南就是現在的河北的北部,為什麼會看見有羽龍的玉石呢?” “紅山文化!”我猛然擡起頭,按照紅山文化的地理位置,正好在周穆王征伐東南的區域内,但是紅山文化的區域靠近遼西,周穆王接觸到的很有可能是紅山文化居民遷徙的分支。

     玉豬龍就是羽龍最早被雕刻出來的形狀,而出處正是紅山文化,我們之前已經推測過,月宮九龍舫最早就是和紅山文化的居民接觸,并且時間還不短,導緻紅山文化在當時具有極高的制造水平。

     而且部落首領提及神人有六,剛好和月宮九龍舫上的人數吻合,可見月宮九龍舫出現的時候,那艘船上還沒有人離開,由此可見這個時間遠在大禹治水之前。

     “周朝的旗幟是黑白相間的龍,居然和玉豬龍上的龍紋相似,隻是沒有雙翅,很明顯是羽龍的簡化圖案,為什麼周朝會用羽龍當旗幟呢?”薛心柔疑惑不解。

     “這個倒是好理解,天下共主黃帝就是得到應龍的幫助打敗蚩尤,可見黃帝是目睹過羽龍的真容,而龍作為華夏圖騰也就是那個時期開始的,傳聞中的應龍就是月宮九龍舫的羽龍,後世不斷的變化,最終流傳至今的龍紋是沒有雙翅的。

    ”田婉清不慌不忙對我們說。

    “但是可見龍圖騰最先是出現在黃帝時期,然後才開始流傳。

    ” 田婉清說到這裡,拿出筆記本在上面寫出一豎排名字,并且告訴我們,黃帝之後是少昊,然後是蟜極,接下來一代代傳承,後面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堯舜禹,一直流傳到周太王,再到我們眼前玉棺之中的周穆王。

     黃帝叫姬軒轅,而周穆王叫姬滿,這本能就是一脈相承的血親,周室天子其實是黃帝的後裔。

     “黃帝以龍為圖騰,流傳到周朝當然合情合理,隻不過在傳承的過程中,從最初的應龍變成了沒有雙翅的龍形。

    ”田婉清指着筆記說。

     “可玉豬龍就是最早的羽龍圖案,周穆王為什麼會說曾經看見過這樣的圖案呢?”宮爵在旁邊問。

     葉知秋繼續翻譯玉棺上的金文,周穆王信鬼神,征伐東南結束後,便返回鎬京,前往太廟之中,在供奉的九州鼎上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