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探墓奇術
關燈
小
中
大
連爆破三次,等到塵土飄散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深不見底的一個黑洞,手電光的照射下我們依稀能看見堆砌的木材。
看來葉九卿果然是不負衆望,真的找到古墓的裂口,系好繩索之後,我對田雞說:“不能全都下去,得有人留在上面警戒,你身手最好,咱們的命可都拽在你手裡。
” “我不去?”田雞有些失望,看看下面的盜洞。
“可我也想見識見識黃腸題湊啊。
” “現在要争分奪秒,既然古墓位置都找到了,什麼時候都能來看,朝歌想的周全,總得有人留在上面把風,這樣吧,我留下來陪你。
”應悔元摸摸田雞的頭說。
“悔元,我得下去,你知道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找到貴族墓葬,如今近在咫尺,我不下去心裡慌的很。
”田婉清迫不及待笑着說。
“知道你放不下,放心去吧,這上面還有我們爺倆呢。
” “七叔,要不咱也不下去添亂了,就讓朝歌他們去吧。
”葉知秋對朱七說。
“這次不成,為了這個墓我耗費了大半生,如果不親自下去看看,我恐怕會死不瞑目的。
” “你不下去?”我看向葉九卿有些吃驚。
“九龍程瑞尊就在下面的墓裡,那可是彭家先祖留下的線索,你是彭家的後人,難道你就一點不好奇?” “當然好奇,不過彭家後人又不隻有我,這不是還有知秋和你……”葉九卿淡淡一笑看向我和葉知秋。
“玉豬龍我交給你了,彭家的事以後就得你們兩個人肩負了。
” 我怔了一下,我的确肩負着重任,包括如今找到的這座古墓,但并非是葉九卿所期盼的那樣,我所做的一切卻是為了找到我身邊這些人的先祖,再如同在魔國高塔之中,殺掉應悟那樣殺掉每一個漏網之魚。
我避開葉九卿信任的目光,先下到墓裡,盜洞剛巧穿透墓道,這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岩坑豎穴墓,甬道的兩側全是用粗大的黃心柏木壘成,中間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腿以下全被水淹沒,這裡積水果然很嚴重,雖然大部分黃腸木都保存完好,但四周充斥着木材被水浸泡後腐爛的氣味,整個甬道有些偏斜。
“大家小心點,不要碰撞四周的黃腸木,兩邊的墓壁全是靠木頭堆積而成,隻是在黃腸題湊頂部加一層壓邊木,以鞏固整個結構,這些木頭起了承重牆的作用,從而使整個墓室結構更加嚴密。
”田婉清回頭對我們叮囑。
“但是底部的腐爛程度不明,一旦松動,整個墓室也會随之坍塌。
” 我們點點頭,舉着火把小心翼翼往前走,這座黃腸題湊遠比我們預計的要大,僅僅是一個墓道就有百多米,葉知秋激動不已說,黃腸題湊的記載最早出現于漢書,後來陸續出土過幾座這種葬制的古墓,都是極為重大的考古發現。
但是沒有一座能和這裡的黃腸題湊相提并論,淡淡一個墓道,全是用打磨光滑平整,而且長短一樣的黃心柏木疊成,大緻數了一下,竟然超過三千多根,這還隻不過是墓道,修建整個墓室所用的柏木簡直相當于一座森林。
“難怪後世黃腸題湊這種葬制在西漢之後便不再出現,一個這樣的墓葬所耗費的柏木數量驚人,西漢以後的天子君王,即便想用這樣的墓葬估計也很難做到。
”葉知秋感慨萬千說。
“其實我更好奇的是,這個虢國國君到底是什麼身份。
”田婉清一邊往前走一邊喃喃自語。
探墓本事我還有底氣和把握,可黃腸題湊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至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更是很淺薄,遠不如田婉清和葉知秋還有薛心柔知道的多,這個時候才後悔當初沒聽封承的話,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聽着她們之間的談話,我和宮爵完全插不上嘴,薛心柔在後面問:“田姨,對于虢國的曆史,您是最清楚的,難道您也不知道墓主的身份?” “虢國國君的陵墓從未被發現過,曆史上關于虢國的記載也少之又少,讓人熟知的僅僅是唇亡齒寒和假虞伐虢的典故。
”田婉清的聲音疑惑不解。
“我實在想不明白,虢國在當時不過是小小的諸侯國,國君到底做了什麼事,居然能得到九錫之禮的賞賜,即便死後還能享用天子規格的黃腸題湊。
”
看來葉九卿果然是不負衆望,真的找到古墓的裂口,系好繩索之後,我對田雞說:“不能全都下去,得有人留在上面警戒,你身手最好,咱們的命可都拽在你手裡。
” “我不去?”田雞有些失望,看看下面的盜洞。
“可我也想見識見識黃腸題湊啊。
” “現在要争分奪秒,既然古墓位置都找到了,什麼時候都能來看,朝歌想的周全,總得有人留在上面把風,這樣吧,我留下來陪你。
”應悔元摸摸田雞的頭說。
“悔元,我得下去,你知道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找到貴族墓葬,如今近在咫尺,我不下去心裡慌的很。
”田婉清迫不及待笑着說。
“知道你放不下,放心去吧,這上面還有我們爺倆呢。
” “七叔,要不咱也不下去添亂了,就讓朝歌他們去吧。
”葉知秋對朱七說。
“這次不成,為了這個墓我耗費了大半生,如果不親自下去看看,我恐怕會死不瞑目的。
” “你不下去?”我看向葉九卿有些吃驚。
“九龍程瑞尊就在下面的墓裡,那可是彭家先祖留下的線索,你是彭家的後人,難道你就一點不好奇?” “當然好奇,不過彭家後人又不隻有我,這不是還有知秋和你……”葉九卿淡淡一笑看向我和葉知秋。
“玉豬龍我交給你了,彭家的事以後就得你們兩個人肩負了。
” 我怔了一下,我的确肩負着重任,包括如今找到的這座古墓,但并非是葉九卿所期盼的那樣,我所做的一切卻是為了找到我身邊這些人的先祖,再如同在魔國高塔之中,殺掉應悟那樣殺掉每一個漏網之魚。
我避開葉九卿信任的目光,先下到墓裡,盜洞剛巧穿透墓道,這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岩坑豎穴墓,甬道的兩側全是用粗大的黃心柏木壘成,中間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腿以下全被水淹沒,這裡積水果然很嚴重,雖然大部分黃腸木都保存完好,但四周充斥着木材被水浸泡後腐爛的氣味,整個甬道有些偏斜。
“大家小心點,不要碰撞四周的黃腸木,兩邊的墓壁全是靠木頭堆積而成,隻是在黃腸題湊頂部加一層壓邊木,以鞏固整個結構,這些木頭起了承重牆的作用,從而使整個墓室結構更加嚴密。
”田婉清回頭對我們叮囑。
“但是底部的腐爛程度不明,一旦松動,整個墓室也會随之坍塌。
” 我們點點頭,舉着火把小心翼翼往前走,這座黃腸題湊遠比我們預計的要大,僅僅是一個墓道就有百多米,葉知秋激動不已說,黃腸題湊的記載最早出現于
但是沒有一座能和這裡的黃腸題湊相提并論,淡淡一個墓道,全是用打磨光滑平整,而且長短一樣的黃心柏木疊成,大緻數了一下,竟然超過三千多根,這還隻不過是墓道,修建整個墓室所用的柏木簡直相當于一座森林。
“難怪後世黃腸題湊這種葬制在西漢之後便不再出現,一個這樣的墓葬所耗費的柏木數量驚人,西漢以後的天子君王,即便想用這樣的墓葬估計也很難做到。
”葉知秋感慨萬千說。
“其實我更好奇的是,這個虢國國君到底是什麼身份。
”田婉清一邊往前走一邊喃喃自語。
探墓本事我還有底氣和把握,可黃腸題湊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至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更是很淺薄,遠不如田婉清和葉知秋還有薛心柔知道的多,這個時候才後悔當初沒聽封承的話,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聽着她們之間的談話,我和宮爵完全插不上嘴,薛心柔在後面問:“田姨,對于虢國的曆史,您是最清楚的,難道您也不知道墓主的身份?” “虢國國君的陵墓從未被發現過,曆史上關于虢國的記載也少之又少,讓人熟知的僅僅是唇亡齒寒和假虞伐虢的典故。
”田婉清的聲音疑惑不解。
“我實在想不明白,虢國在當時不過是小小的諸侯國,國君到底做了什麼事,居然能得到九錫之禮的賞賜,即便死後還能享用天子規格的黃腸題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