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深究

關燈
十三邊說身子已經彎了下去,我隻看見他用手指在門檻的地方撚了撚,然後擡頭對我說:“何遠,有血迹,他受傷了。

    ” 我也彎腰看下去,果真在門檻上有一兩滴血迹,還是新鮮的,我說:“那就錯不了了,他應該是在殺死了宋之後從這裡離開。

    ” 十三卻沉思着:“可是從宋進入這裡到我們再進入這裡并沒有花很長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呂将宋擊殺,并且讓他絲毫聲音都沒有發出來,自己還能全身而退,這在我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什麼時候呂變得如此強大了?” 我覺得十三說的也是,十三接着說:“即便是上三殿的人要擊殺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更何況呂隻是中三殿的人而已,雖然手法相似,但是卻讓人不得不疑,何遠,我總覺得這件事沒這麼簡單。

    ” 我也不确定地說:“宋身上本已經蓋上了你玉印的印章,說不定因此能力而大打折扣也說不一定,更何況現在宋已經死無對證,與其我們在這裡胡亂猜測,不如順藤摸瓜找到兇手,一切真相就會大白。

    ” 十三說:“現在也隻有這樣了。

    ” 然後我和他這才站起來,我伸手将門推開,隻聽“吱呀”一聲,石門被緩緩推開,伴着石門的打開,我隻感到一股陰冷的氣息從裡面就像是一股風似的卷了出來,讓我打了個冷戰,十三說:“好冷!” 我說:“一次隻能打開一扇門,我們既然已經打開了就沒有退路可言,趕緊進去吧。

    ” 于是我們相繼進入裡面,裡面的确很冷,冷得就像一個冰窖一樣,而在我們進來之後,石門自動關上,就像外面的那扇石門一樣,這石門隻能從外面推開,而從裡面是根本打不開的。

     也就是在石門關上的時候,我聽十三說道:“何遠,我突然有一個疑惑。

    ” 我問:“什麼疑惑?” 十三說:“這石門隻能從外面推開,而從裡面是根本打不開的,那麼呂又是如何出現在那裡的,他不可能從這裡面出去,那麼就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從最外面的石門進來的,再有一種就是他一直在那裡等着,可是難道他有未蔔先知的能力,知道宋一定會進來?” 我想了想,覺得十三說的不錯,但是卻也有不妥的地方,我于是補充道:“還有一種可能,就像我們之前見到的奴屍一樣,這裡有一個同樣的奴屍等在這裡,他替呂開了門,然後他們合力蔣宋擊殺,再從這扇門逃走。

    ” 十三沉吟着,良久說道:“可是無論怎麼說,他們對時間的掌握都必須恰到好處,隻要稍稍慢了一分就不是現在這模樣了。

    ” 我說:“正因為是現在這模樣,才讓你我都有了這樣的不解和猜測,或許這僅僅是隻一個巧合,他們的确是在計算着時間進行這一切,隻是拿捏的恰到好處,如果拿捏不到分寸,那也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 十三看着我,眼睛裡一閃一閃的,然後說:“何遠,你的見解是越來越獨到了啊。

    ” 我說:“我隻是就事論事而已,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這些事的時候必須從既定的圈子裡跳出來,不要被自己的雙眼所迷惑才是最重要的。

    ” 十三聽了我這話又用他那陰陽怪氣的聲音說道:“是,謹遵何爺的教誨,以後何爺還要多多提拔才是。

    ” 我說:“你這性子什麼時候能改那就是阿彌陀佛了。

    ” 十三哈哈一笑說:“天生的,改不了的。

    ” 進入這扇門之後,走了大約有十來米,前面出現了一塊高約有十來丈的一塊屏風,屏風是石刻的,上面刻着一條巨蟒,與我在青銅巨門上看到的有些類似,這是我第二次看到蟒蛇的雕刻,我不禁疑惑起來:“春秋戰國時候應該是以龍為尊了吧,為什麼這裡到處都是蛇的雕刻?” 十三說:“還沒有,春秋戰國時候其實鮮少出現龍的圖騰,那時候的圖騰大緻可以分為三種類别,第一種是龜和蛇,第二種是太陽與火,第三種則是狼和鷹。

    而據我所知,三家分晉之後,韓國以火系圖騰為尊,魏國則是火系和水系共存,趙國則是鳥圖騰為尊。

    ” 聽到十三這樣說,我明白了些許,我說:“我想魏還是以水系為主吧,怪不得這裡會出現如此多的巨蟒,原來竟然是這樣的緣故。

    ” 十三這時候又說道:“說到這裡,我倒是想起一件事來,似乎頗有意思,你發現沒有,除了西夏之外,商周都是以鳥圖騰為尊,自認為是鳥的後裔,而這樣的想法在秦朝也同樣存在,并且秦朝的圖騰其實也是以鳥圖騰為尊的。

    ” 我一時有些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