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亡命空城

關燈
了吳哥窟。

    根據考古小組負責人歐陽思華博士介紹,考古小組在20日獲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發現了寺後的秘密通道,并由此通道進入大羅刹寺内部。

    歐陽思華等人發現了一間石室,深入大金字塔的中心,室内有一口古老的石棺,裝着一具古代将軍的遺體。

     考古小組又在石室的後部,發現一座極其隐蔽的密室,歐陽思華第一個進入其中。

    狹小的密室正中,躺着一具神秘的石匣,長寬高各為20、10、10厘米,表面有古印度風格的護法天王浮雕。

    經過謹慎的攝影測量之後,歐陽思華用特制的工具,緩緩打開了位于大羅刹寺最深處的石匣。

     石匣裡有一尊琉璃酒杯。

     半透明的琉璃杯中,盛滿了暗綠色的液體,經過八百年的沉睡仍然鮮豔如許。

     歐陽思華表示,此次發掘的成果非常驚人,考古小組正在持續清理發現的文物,尤其是密室石匣中的液體。

    ” 孫子楚看完就出了一身冷汗,那大羅刹寺裡的密室,他們也曾經進去過,也發現了那個神秘石匣,隻不過當他打開石匣的時候,裡面卻是空空如也,隻有一行梵文的咒語:踏入密室者,必死無疑! 報道裡并沒有寫上這句話,卻告訴大家石匣裡有一杯綠色液體,光這種描述就讓人毛骨悚然。

     報紙上登了一張歐陽思華的照片,孫子楚乍一看覺得有點眼熟,再仔細一瞧卻恍然大悟了——原來書房裡有一張男主人的照片,正是這張報紙上的歐陽思華博士! 這棟沉睡的别墅正是歐陽思華博士的家! 這是巧合嗎?還是某個早已預謀的陷阱? 冷汗出得更加厲害了,他不想再看這天的其他報道,從林君如手中搶過第二天的報紙。

     8月24日,頭版頭條印着《南明未來,何去何從》—— “南明建城已三十年,經過全體同胞之胼手胝足,我們已将這座城市建設為新的家園——未來大同世界之,值得全民為之自豪并自勉。

    但是,需要看到南明城的富饒依靠的是什麼?除了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之外,還嚴重依賴着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财富——金礦。

     必須要感謝前執政官馬潛龍先生,雖然他已在五年前去世,但沒有他就沒有這筆财富的發現,也不會有今日的南明城,和我們這些漂泊異域的華夏子弟。

    然而,黃金終究不屬于我們,那是大自然的遺産,終有一天會使用殆盡。

    也因為我們引以為傲的黃金,使我們被迫封閉我們自己,以免受到外界的侵害——物質的侵害我們并不害怕,而我們恐懼的是精神上的侵害。

    這也是馬潛龍先生給南明城定下的規矩,所有與外界的交流必須警惕,嚴格控制人員與信息的溝通。

     但在這信息時代的二十一世紀,已沒有任何信息能被阻擋在圍繞南明城的大山之外了。

    而我們就像籠中的小鳥,雖然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卻被禁锢在這小小的監獄中了! 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危機! 是否有人想象過,一旦我們腳下的黃金枯竭,我們還能依靠什麼生存下去?越來越多的人口,越來越多的欲望,每天有無數物資運送進隧道,又有無數垃圾被運送出去,諾大的南明城不過是一間制造垃圾的工廠!除了黃金以外它還能創造什麼?而黃金并不屬于我們! 南明城如果想要有一個燦爛的明天,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外開放。

    這已經是一個文明的時代了,我們并不懼怕外界的威脅,我們最懼怕的是被世界遺忘,成為自生自滅的野蠻部落,桃花源隻是不切實際的夢想,隻是用來吸引人們好奇心的夢想。

     然而,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桃源之夢,招徕世界各地的遊客們。

    這将是一個絕妙而宏偉的計劃,東南亞深山中的中華之城,地底的黃金誘惑,南明宮殿的景觀,山間水庫的風光,還有城外的羅刹之國,這些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南明的人們,請敞開胸懷迎接世界,世界也會迎接我們! 看完這篇激情洋溢的文章,孫子楚感到心都有些熱了,再看文章底下的署名:“市議員文振南”。

     不知道這篇文章代表官方的意見,還是這位市議院的個人意見,但無論怎麼看都很有道理啊。

     林君如也在旁邊仔細地看着,她歎了一聲道:“原來,南明城真的是國軍殘部後代建立的城市,也許爸爸就出生在這附近?” 陽光,冷冷地灑入客廳,舊報紙上的油墨反射出暗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