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則 兔戴帽

關燈
彼縱曉得亦不肯說,客伴皆是二月到的,馬泰乃正月到他家裡。

    他們哪裡得知?大抵馬泰一人先到,楊清方起此不良之心。

    乞爺法斷償命。

    ”縣主見鄰裡、客人各皆推阻,勒清招認。

    清本無辜,豈肯招認?縣主喝令将清重責三十,不認,又令夾起,受刑不過,乃亂招承。

    縣主道:“既招謀害,屍在何處?原銀在否?”清道:“實未謀他,因爺爺苦刑,當受不起,隻得屈招。

    ”縣主大怒,又令夾起,即刻昏迷,久而方醒。

    自思:“不招亦是死,不若暫且招承,他日或有明白。

    遂招道:“屍丢長江,銀已用盡。

    ”縣主見他招承停當,即釘長枷,斬罪已定。

     未及半年,适包公奉旨巡行天下,來到湖廣曆至武昌府。

    是夜,詳察案卷,閱到此案,偶爾精神困倦,隐幾而卧,夢見一兔,頭戴帽子,奔走案前。

    既覺,心中思忖:夢兔戴帽,乃是冤字。

    想此中必有冤枉。

    次日,單調楊清一起勘審。

    問李昭,則道:“吃酒分别是的”。

    問楊清、鄰居,皆道“未見 ”。

    心中自思:此必途中有變。

    次日,托疾不出坐堂,微服帶二家人往陽邏驿一路察訪,行至南脊,見其地甚是孤僻,細察仰觀,但見前面源口鴉鵲成群在蔭塘岸邊。

    三人近前觀之,但見有一死人浮于水面,尚未甚腐。

    包公一見,令家人徑至陽邏驿讨驿卒二十名,轎一乘,到此應用。

    驿丞知是包公,即喚轎夫自來迎接,參見畢,包公即令驿卒下塘取屍。

    其深莫測。

    内有一卒趙忠禀道:“小人略知水性,願下水取之。

    ”包公大悅,即令下塘,浮至中間,拖屍上岸。

    包公道:“你各處細搜,看有何物?”趙忠一直闖下,見内有死屍數人,皆已腐爛,不能得起,乃上岸禀知包公。

    包公即時令驿卒擒捉上下左右十餘家人,問道:“此塘是誰家的?”衆道:“此乃一源灌蔭之塘,非一家非一人所有。

    ”包公道:“此屍是何處人的 ?”皆不能識。

    将十數餘人帶至驿中,路上自思:這一幹人如何審得,将誰問起?安得人人俱加刑法?心生一計,回驿坐定。

    驿卒帶一幹人進。

    包公着令一班跪定,各報姓名,令驿書逐一細開其名呈上。

    包公看過一遍,乃道:“前在府中,夜夢有數人來我台前告狀,被人謀死,丢在塘中。

    今日親自來看,果得數屍,與夢相應 ;今日又有此人名字。

    ”佯将朱筆亂點姓名,紙上一點,高聲喝道:“無辜者起去,謀死人者跪上聽審。

    ”衆人心中無虧,皆走起來,惟吳玉吓得心驚膽戰,起又不是,不起又不是。

    正欲起來。

    包公将棋子一敲罵道:“你是謀人正犯,怎敢起去!”吳玉低首無言。

    喝打四十大闆,問道:“所謀之人乃是何等之人,從直招來,免動刑法。

    ”吳玉不肯招認。

    包公令取夾棍夾起,乃招承道:“此乃遠方孤客。

    小人以牧牛為由,見天将晚,遂花言巧語,哄他到小的家中借歇,将毒酒醉倒,丢入塘中,皆不知姓名。

    ”包公道:“此未爛屍首,今年幾時害死的?”吳玉道:“此乃正月二十二日晚上害死的。

    ”包公自思:此人死日恰與鄭日新分别同時,想必是此人了。

    即喚李昭來問。

    驿卒禀道:“前日往府聽審未回。

    ”包公令衆人各回,将吳玉鎖押。

     次日,包公起馬回府,府中官僚人等不知所以,出郊迎接,皆問其故。

    包公一一道知。

    衆皆歎服。

    又次日,調出楊清等略審,即令鄭日新往南脊認屍明白回報,取出吳玉監勘審。

    乃問清道:“當時你未謀人,為何招承獄?”清道:“小人再三訴告并無此事,因本店客人皆說二月到的,鄰裡都怕累身,各自推說不知,故此張爺生疑,苦刑拷究,昏暈幾絕。

    自思:不招亦死,不若暫招,或有見天之日。

    今日幸遇青天,訪出正犯。

    一則老爺明察沉冤,次則皇天不昧。

    ”包公令打開楊清枷鎖。

    又問日新道:“你當時不察,何故妄告?”新道:“小人一路遍問,豈知這賊彌縫如此缜密。

    小人告清,亦不得已。

    ”包公道:“馬泰當時帶銀多少?”新道:“二百兩。

    ”又問吳玉道:“你謀馬泰得銀多少?”玉道:“隻用去三十兩,餘銀猶在。

    ”包公即差數人往取原贓。

    其母以為來捉己身受刑,乃赴水而死。

    龔氏見姑赴水,亦同跳下,公差救起。

    搜檢原銀,封鎖家财,令鄰裡掌住,公差帶龔氏到官。

    龔氏禀道:“丈夫兇惡,母谏成仇,何況于妾?婆婆今死,妾亦願随。

    ”包公道:“你既苦谏不從,與你無幹,今發官嫁;日新,本該問你誣告的罪,但要你搬屍回葬,罪從免拟。

    ”日新磕頭叩謝,吳玉市曹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