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則 桑林鎮

關燈
第62則 桑林鎮 話說包公赈濟饑民,離任赴京來到桑林鎮宿歇。

    吩咐道:“我借東嶽廟歇馬三朝,地方倘有不平之事,許來告首。

    ”忽有一個住破窯婆子聞知,走來告狀。

    包公見那婆子兩目昏花,衣服垢惡,便問:“你是何人,要告什麼不平事?”那婆子連連罵道:“說起我名,便該死罪。

    ”包公笑問其由。

    婆子道:“我的屈情事,除非是真包公方斷得,恐你不是真的。

    ”包公道:“你如何認得是真包公,假包公?”婆子道:“我眼看不見,要摸頸後有個肉塊的,方是真包公,那時方伸得我的冤。

    ”包公道:“任你來摸。

    ”那婆子走近前,抱住包公頭伸手摸來,果有肉塊,知是真的,在臉上打兩個巴掌,左右公差皆失色。

    包公也不嗔怒她,便問婆子有何事?你且說來。

    那婆子道:“此事隻好你我二人知之,必須要遣去左右公差方才好說。

    ”包公即屏去左右。

    婆子知前後無人,放聲大哭道:“我家是毫州毫水縣人,父親姓李名宗華,曾為節度使,上無男子,單生我一女流,隻因難養,年十三歲就入太清宮修行,尊為金冠道姑。

    一日,真宗皇帝到宮行香,見我美麗,納為偏妃。

    太平二年三月初三日生下小儲君,是時南宮劉妃亦生下一女,隻因六宮大使郭槐作弊,将女兒來換我小儲君而去,老身氣悶在地,不覺誤死女兒,被囚于冷宮,當得張院子知此事冤屈。

    六月初三日見太子遊賞内苑,略說起情由,被郭大使報與劉後得知,用絹絞死了張院子,殺他一十八口。

    直待真宗晏駕,我兒接位,頒赦冷宮罪人,我方得出,隻得來桑林鎮覓食。

    萬望奏于主上,伸妾之冤,使我母子相認。

    ”包公道:“娘娘生下太子時,有何留記為驗 ?”婆子道:“生下太子之時,兩手不直,一宮人挽開看時,左手有山河二字,右手有社稷二字。

    ”包公聽了,即扶婆子坐于椅上跪拜道:“望乞娘娘恕罪。

    ”令取過錦衣換了,帶回東京。

     及包公朝見仁宗,多有功績,奏道:“臣蒙诏而回,路逢一道士連哭三日三夜。

    臣問其所哭之由。

    彼道 :‘山河社稷倒了。

    ’臣怪而問之:‘為什山河社稷倒了。

    ’道士道:‘當今無真天子,故此山河社稷倒了。

    ’”仁宗笑道:“那道士诳言之甚。

    朕左手有山河二字,右手有社稷二字,如何不是真天子?”包公奏道:“望我主把與小臣看明,又有所議。

    ”仁宗即開手與包公及衆臣視之,果然不差。

    包公叩頭奏道:“真命天子,可惜隻做了草頭王。

    ”文武聽了皆失色。

    天子微怒道:“我太祖皇帝仁義而得天下,傳至寡人,自來無愆,何謂是草頭王?”包公奏道:“既陛下為嫡派之真主,如何不知親生母所在?”仁宗道:“朝陽殿劉皇後便是寡人親生母。

    ”包公又奏道:“臣已訪知,陛下嫡母在桑林鎮覓食。

    倘若聖上不信,但問兩班文武便有知者。

    ”仁宗問群臣道:“包文拯所言可疑,朕果有此事乎?”王丞相奏道:“此陛下内事,除非是問六宮大使郭槐,可知端的。

    ”仁宗即宣過郭大使問之。

    大使道:“劉娘娘乃陛下嫡母,何用問焉!此乃包公妄生事端,欺罔我主。

    ”仁宗怒甚,要将包公押出市曹斬首。

    王丞相又奏:“文拯此情,内中必有緣故,望陛下将郭大使發下西台禦史處勘問明白。

    ”仁宗允奏,着禦史王材根究其事。

     當時,劉後恐洩露事情,密與徐監宮商議,将金寶買囑王禦史方便。

    不想王禦史是個贓官,見徐監宮送來許多金寶,遂歡喜受了,放下郭大使,整酒款待徐監宮。

    正飲酒間,忽一黑臉漢撞入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