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回 穆将軍兵發懸漠山 馬成龍誤中诓軍計

關燈
詩曰: 慮少夢自少,言稀過亦希簾垂知日永,院靜覺風微。

     但見花開落,不聞人是非。

     何須尋洞府,度世也應遲。

     話說王宏和衆人說:“你等要真問我這馬夫,我說了,你等就不信了,她也不會什麼法術,她是我的結發之妻。

    ”馬夢太說:“原來是嫂夫人,你老人家瞞得住,是有什麼妙法破的曹天興?你說說。

    ”王宏說:“此事到營内不可和外人說。

    我打軍需的武技,全是她教的。

    她娘家姓窦,他兄長安應奎,是一個江洋大盜,因事流落外鄉。

    她一個女子,并無父母,有一身本領,以竊取為生。

    我和她結為夫婦,這幾年行坐不離。

    她的飛檐走壁是快的,故此我帶她來,倘有探哪裡去,也是我一個幫手。

    那日曹天興她在那兩軍陣前,是我家兄他看出來這是邪術,我這夫人懷中有喜,有六個月了,我要叫她出去,是四眼,可以沖他,就是正法也沖得了。

    我二人讨令,到了兩軍陣前,并不通名姓,破了他的法術,捉他回營。

    故此老将軍問,我不說。

    你衆位想,我如何說得?這事我不能說。

    ”李慶龍說:“總是大清國的洪福,凡事都巧合。

    你我上馬回去吧。

    ”衆人上馬,叫白吉、白慶二人擡着老道往東走,衆人催馬前進。

     這幾位英雄正往前走,忽見南邊山坡一聲炮響,火把燈籠齊明,照耀如同白晝一般。

    又一陣戰鼓之聲,閃出有五百步隊。

     為首一人當中站定,頭上戴三角白绫巾,勒着金抹額,二龍鬥寶,迎門茨菇葉,身穿白緞繡青百蝠的箭袖,腰系皮挺帶,紫戰裙,足下青緞快靴,手使四尺多長的雙手帶刀;面如瓦獸,青中透灰,短眉毛,三角眼,二目圓翻,精神百倍,擋住衆人的去路,說:“呔!小輩等休走,今有正印會總盧三生我在這裡等候多時了!”白少将軍說:“白平,你把線槍給我。

    ”白平從背後摘下來遞過去。

    馬夢太說:“我下馬同他比并幾合。

    ”白勝祖說:“老哥,你閃開,看我的!”對準了盧三生一縷火,“當”的一聲,一溜火光,盧三生躲避不及,竟被火槍打死。

    白平一陣彈弓,少将軍又是幾火槍,打得那些邪教五零四落,各自逃生。

     衆人回營交令。

    穆将軍今日早晨好了。

    蔡将軍升帳,記上衆人的功勞,細問老道曹玄清。

    曹玄清一語不發。

    汪平說:“把他殺了就完了。

    ”連曹天興二人一并綁赴營門枭首示衆。

    帶兵往剿五雲山,山内賊皆四散,放火燒了山寨。

    穆将軍這次大捷,首功是王宏,李慶龍等次之;連陣亡之衆人一并奏明聖上。

    康熙爺皇恩浩蕩,所有陣亡之人都有賜恤。

    王宏越級升了參将,衆将各有加級記錄。

    旨意着穆詹務要一律肅清。

    穆帥謝了恩,帶大兵浩浩蕩蕩起身。

    前部先鋒是金刀将鄧龍;派馬成龍統帶十營奮勇隊,馬夢太、李慶龍作為接應;白勝祖為合後糧台;玉鬥、巴德哩為總探,兵發懸漠山。

     這日,大軍起身。

    這鄧龍帶中營馬步軍隊,至懸漠山東山口外安營下寨。

    這座山西邊是山,北面是大山,無路可通,南面是連山,為東西兩座山口,東山靠大路。

    這大清人馬在東山口外紮營,西山口遠。

    鄧龍是久打軍需之人,安下營寨。

    先派探子去探。

    不多時,探子回來禀報說:“懸漠山這座山口連一個兵也沒有,上無有旌旗,惟用木石堵死了山口。

    ”鄧龍聽了,自己帶輕騎五十名出離了大營,在懸漠山的山口外,看見那山口堵住,裡面并無有什麼殺氣。

    看了看,那來往倒有飛鴻,知道山裡必然無有旌旗;要有旌旗,必然鳥不敢飛,這是真理。

    鄧龍也不敢輕動,自己回營。

    至日色将暮之時,馬成龍、馬夢太、李慶龍三人帶兵趕到。

    鄧龍把方才之事和他三人說明,他三人也知道天地會内能人不少,說:“鄧大人,此事真假難辨,今夜須要小心,恐其賊人有詐。

    ”鄧龍說:“有理。

    ”四人計議好了,夜内暗調人馬防守。

    一夜無話。

     次日清早起來,馬成龍用完了戰飯,調了三千兵,帶馬夢太一人出了大營。

    見那懸漠山果然堵住山口,自己有心要拆山道過去,又不知裡面是如何的勢面。

    此時穆帥大軍趕到,正在安營之際,隻見那懸漠山口裡面有三十幾個人,拆開從裡面出來。

    一人說:“哪位是帶兵的大人?”馬成龍看那人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