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立分清合同文約人高克安、克定同侄覺新、覺英,情因各房弟兄叔侄幼承蔭庇,履厚席豐,樹大枝分,自宜各立門戶。
所有祖遺田産,于民國六年由先豚齋公親筆書簿指派,平均分受。
未立分管文約,同居共爨,曆年無異。
壬戌冬月始各開鍋火。
惟先豚齋公所遺養膳白衣庵水田六十五畝、夏宗堰水田七十二畝、安家堰水田六十三畝、三處莊田共計二百畝,又正通順街住宅一院,留作公産未分。
本年各房公議,将上項田産一并出售,先後共得價銀捌萬貳千元。
均經各房協議,作為五股,長房分得二股,每房各得一股,平均分受清楚。
并将上年未分之家具、器用、衣服悉數搭配均分。
自此之後,所有公共财産一概分清,并無提留隐匿等情;各房按股平攤,亦無偏私厚薄諸弊,至二台子、海濱彎及簡州、彭縣、郫縣五處墳地田産連同紅廟子、總府街兩處鋪房,原系早年提作蒸嘗,專供祭掃,永遠不分之業,遵照先豚齋公遺命,歸三四兩房輪管,奉祀香火,合族均無異言。
從此一清百清,毫無蒂欠,各房兄弟叔侄永敦睦誼,各立門戶。
各人努力向上,丕振家聲,保守先業,勿墜前人榮譽,至于貧富貴賤,各安天命,不得借口蒸嘗公産,妄思分剖。
此系家衆協商,取得各房同意,并無勒誘欺詐情事。
書立分清合同四張,四房各執存據。
外批:蒸嘗業本應歸三四兩房輪管,現因三房覺英侄未達成年,所有香水祭掃暫由四房經理,俟覺英成年後再行輪管。
中華民國十二年癸亥陰曆冬月十一日同立 老太爺房裡靠窗一張紫檀木大方桌上,攤開這同樣的四張抄在棉紙上的“分清合同”。
克安和無定先後在日期下面的空白地方,寫了自己的名字,放下筆笑容滿面地在一排告壁的椅子上坐下來。
克安拿起放在茶幾上的水煙袋點燃紙撚子,安閑地抽着水煙。
覺新走到大方桌前拿起那支胡開文羊毫筆,在硯台裡蘸飽了黑汁,正要在棉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忽然鼻子一酸,眼睛一花,眼淚掉在紙上了。
他拿着筆好久放不下去。
衆人都用驚奇的眼光望着他。
覺英等得不耐煩,走到大方桌跟前去了。
“大哥,你快點簽罷,”覺民走到覺新的身旁,在他的耳邊低聲說。
覺新掉過臉,好像不懂似地看了看覺民。
他低聲說了一句:“三爸的靈柩昨天剛剛擡出去。
” “你還想這些事情做什麼?擡出去也就完了,”覺民又說。
“即使三爸不死,他也沒有辦法。
” 覺新忽然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就在四張棉紙上匆匆地寫好了自己的名字。
他放下筆,離開方桌,用留戀的眼光朝四處看了看。
他聽見周氏在喊“明軒”,便走到周氏跟前,在周氏旁邊那把靠床的藤椅上坐下,埋下頭聽周氏講話。
覺英很快地就把名字簽好了。
他回頭看了克安一眼,帶笑地問道:“四爸,哪一張歸我?” “你随便拿一張,交給你媽撿起來,”克安答道。
覺英就拿起一張合同,揣在懷裡。
他看見克安同克定都朝大方桌走來,他就站地那裡看他們。
克安同克定走到大方桌前,克安也拿起一張棉紙,得意地望着覺新說:“我總算對得起大家。
公館賣掉,哪一房都有好處。
我為了托人找買主,請過好多回客,貼了多少錢。
我現在也不要大家還我的錢,爹書房裡還有幾樣小擺設,爹平日很喜歡,我想拿去做個紀念,明軒,你沒有話說罷?”他又把合同放回在大方桌上。
覺新敷衍般地笑了笑,淡淡地答道:“我沒有話說。
四爸要,你就拿去罷。
” “奇怪,怎麼這些東西沒有搭配進去?還有别的東西沒有?”覺英眨了眨眼睛,自語似地說。
“四少爺,你真仔細,”陳姨太扭着身子從隔壁房裡走出來,含笑地說:“沒有别的羅。
還有,就是這兩間屋裡的家具,四老爺、五老爺答應給我了。
我服侍老太爺十多年,看見這些家具就好象見到老太爺一樣。
” “陳姨太,我也聽見四老爺說起過,所以這些這家具也沒有搭配在裡頭,”王氏馬上站起來搭腔道。
她又把臉掉向克安會意地笑了笑,說:“四老爺,你就忘記了?你上個月同五弟一起,把老太爺書房裡頭挂的單條、對子借起走了。
今天也沒有搭配在裡頭。
我看也不必再提了,就算酬勞你們兩弟兄罷。
大少爺,你說怎麼樣?”她又對覺新笑了笑,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等着回答。
“我沒有什麼。
四嬸說怎樣辦就怎樣辦罷,”覺新不假思索地答道,他連忙把臉掉開。
“還有别的東西沒有?我們也分一點罷。
”覺英看見他們不理睬他,隻顧你一件、我一樣地各人要來要去,明知自己年紀小對付不了他們,但是知道自己白白吃虧,心裡很不高興。
他希望覺新出來說一兩句硬話,着急地望着覺新,偏偏覺新總是一口答應。
他忍不住做了一個怪相,自言自語地講了上面兩句話。
“老四,你還嫌分少了嗎?”克安忽然變了臉色,瞪了覺英一眼,接着又說一句:“跟你講話你不大懂,你有意見,請你媽出來說。
” “合同上明明有我的
所有祖遺田産,于民國六年由先豚齋公親筆書簿指派,平均分受。
未立分管文約,同居共爨,曆年無異。
壬戌冬月始各開鍋火。
惟先豚齋公所遺養膳白衣庵水田六十五畝、夏宗堰水田七十二畝、安家堰水田六十三畝、三處莊田共計二百畝,又正通順街住宅一院,留作公産未分。
本年各房公議,将上項田産一并出售,先後共得價銀捌萬貳千元。
均經各房協議,作為五股,長房分得二股,每房各得一股,平均分受清楚。
并将上年未分之家具、器用、衣服悉數搭配均分。
自此之後,所有公共财産一概分清,并無提留隐匿等情;各房按股平攤,亦無偏私厚薄諸弊,至二台子、海濱彎及簡州、彭縣、郫縣五處墳地田産連同紅廟子、總府街兩處鋪房,原系早年提作蒸嘗,專供祭掃,永遠不分之業,遵照先豚齋公遺命,歸三四兩房輪管,奉祀香火,合族均無異言。
從此一清百清,毫無蒂欠,各房兄弟叔侄永敦睦誼,各立門戶。
各人努力向上,丕振家聲,保守先業,勿墜前人榮譽,至于貧富貴賤,各安天命,不得借口蒸嘗公産,妄思分剖。
此系家衆協商,取得各房同意,并無勒誘欺詐情事。
書立分清合同四張,四房各執存據。
外批:蒸嘗業本應歸三四兩房輪管,現因三房覺英侄未達成年,所有香水祭掃暫由四房經理,俟覺英成年後再行輪管。
中華民國十二年癸亥陰曆冬月十一日同立 老太爺房裡靠窗一張紫檀木大方桌上,攤開這同樣的四張抄在棉紙上的“分清合同”。
克安和無定先後在日期下面的空白地方,寫了自己的名字,放下筆笑容滿面地在一排告壁的椅子上坐下來。
克安拿起放在茶幾上的水煙袋點燃紙撚子,安閑地抽着水煙。
覺新走到大方桌前拿起那支胡開文羊毫筆,在硯台裡蘸飽了黑汁,正要在棉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忽然鼻子一酸,眼睛一花,眼淚掉在紙上了。
他拿着筆好久放不下去。
衆人都用驚奇的眼光望着他。
覺英等得不耐煩,走到大方桌跟前去了。
“大哥,你快點簽罷,”覺民走到覺新的身旁,在他的耳邊低聲說。
覺新掉過臉,好像不懂似地看了看覺民。
他低聲說了一句:“三爸的靈柩昨天剛剛擡出去。
” “你還想這些事情做什麼?擡出去也就完了,”覺民又說。
“即使三爸不死,他也沒有辦法。
” 覺新忽然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就在四張棉紙上匆匆地寫好了自己的名字。
他放下筆,離開方桌,用留戀的眼光朝四處看了看。
他聽見周氏在喊“明軒”,便走到周氏跟前,在周氏旁邊那把靠床的藤椅上坐下,埋下頭聽周氏講話。
覺英很快地就把名字簽好了。
他回頭看了克安一眼,帶笑地問道:“四爸,哪一張歸我?” “你随便拿一張,交給你媽撿起來,”克安答道。
覺英就拿起一張合同,揣在懷裡。
他看見克安同克定都朝大方桌走來,他就站地那裡看他們。
克安同克定走到大方桌前,克安也拿起一張棉紙,得意地望着覺新說:“我總算對得起大家。
公館賣掉,哪一房都有好處。
我為了托人找買主,請過好多回客,貼了多少錢。
我現在也不要大家還我的錢,爹書房裡還有幾樣小擺設,爹平日很喜歡,我想拿去做個紀念,明軒,你沒有話說罷?”他又把合同放回在大方桌上。
覺新敷衍般地笑了笑,淡淡地答道:“我沒有話說。
四爸要,你就拿去罷。
” “奇怪,怎麼這些東西沒有搭配進去?還有别的東西沒有?”覺英眨了眨眼睛,自語似地說。
“四少爺,你真仔細,”陳姨太扭着身子從隔壁房裡走出來,含笑地說:“沒有别的羅。
還有,就是這兩間屋裡的家具,四老爺、五老爺答應給我了。
我服侍老太爺十多年,看見這些家具就好象見到老太爺一樣。
” “陳姨太,我也聽見四老爺說起過,所以這些這家具也沒有搭配在裡頭,”王氏馬上站起來搭腔道。
她又把臉掉向克安會意地笑了笑,說:“四老爺,你就忘記了?你上個月同五弟一起,把老太爺書房裡頭挂的單條、對子借起走了。
今天也沒有搭配在裡頭。
我看也不必再提了,就算酬勞你們兩弟兄罷。
大少爺,你說怎麼樣?”她又對覺新笑了笑,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等着回答。
“我沒有什麼。
四嬸說怎樣辦就怎樣辦罷,”覺新不假思索地答道,他連忙把臉掉開。
“還有别的東西沒有?我們也分一點罷。
”覺英看見他們不理睬他,隻顧你一件、我一樣地各人要來要去,明知自己年紀小對付不了他們,但是知道自己白白吃虧,心裡很不高興。
他希望覺新出來說一兩句硬話,着急地望着覺新,偏偏覺新總是一口答應。
他忍不住做了一個怪相,自言自語地講了上面兩句話。
“老四,你還嫌分少了嗎?”克安忽然變了臉色,瞪了覺英一眼,接着又說一句:“跟你講話你不大懂,你有意見,請你媽出來說。
” “合同上明明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