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時候多。

    她自己的頭上并沒有陰影。

    覺民的頭上也不會有。

    她今天還聽到關于淑英的好消息。

    不管人把它怎樣解釋,淑英總算得到了勝利。

    這也就是她的勝利,她和覺民幫忙淑英安排了一切。

    這個消息證明:她的信仰和她走的路都沒有錯。

    這不過是一個開始。

    她以後還有廣大的前途。

    晴朗的天氣鼓舞着開朗的心。

    琴的心就跟天空一樣,那裡沒有一片暗雲。

     覺民是一個比較沉着的人。

    他的信仰更堅定,思想也較周密。

    他有時憤怒,但是他不常感到憂郁。

    而且他比較知道用什麼方法發洩他的憤怒。

    這幾年中間他的改變較大,不過全是順着一條路往前走去,并沒有轉彎或者跳躍。

    他在這張桌上并不想過去,也不想将來,他甚至以為将來是捏在自己手裡的。

    他覺得他看事情最清楚,所以他的心也最平靜。

    倘使他的心被攪動,那是由于另一種東西,是愛情。

    這是一種沒有阻礙的自然的愛情,它給他帶來興奮,帶來鼓舞,帶來幸福。

    那張美麗的臉上的微笑和注視,仿佛是一隻溫軟的手在撫慰他的心靈。

    他覺得他這時是快樂的。

     在這張桌上隻有覺新不時想到過去,隻有他會受到憂郁的侵襲,隻有他以為逝去的情景比現實美麗。

    他有時也會跟着淑華大聲笑。

    但是别的人靜下來時,他又會疑惑自己為着什麼事情發出笑聲。

    有時别人興高采烈地談話,他會在那些話裡看出過去的影子。

    它們會使他想起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

    這個人或者這件事情又會把他引到另一個境界裡去。

    在他的頭上并沒有什麼陰影。

    但是古舊的金錢(或者是柔絲)緊緊地纏住他的心。

    笑聲和陽光也洗不掉那些舊日的痕迹。

    他喝着酒,比他的弟、妹喝得較多。

    但是少量的酒不但不能使他沉醉,反而幫忙喚起他的往日的記憶。

    酒變成了苦杯,他也害怕常常端它。

    他還在追求快樂。

     在這張桌上雖然全是年輕人,但是他們卻有着這樣的不同的心情。

    他們彼此并不了解(琴和覺民是例外,他們兩個有那麼多的機會把心剖露給彼此看),不過他們互相關切,互相愛護。

    他們可以坦白地談話,在這席上并沒有疑惑和猜忌。

    淑貞的木然的表情和覺新的心不在焉的神情,有時會打破快樂的空氣。

    然而這不過是藍天中的一兩片白雲,過了一刻便被溫暖的風吹去。

    淑華的無憂無慮的笑聲,琴的清朗的話聲,覺民的有力的話語,它們常常使覺新的聚攏的眉舒展,淑貞的沒有血色的粉臉上浮出笑容。

     雖然這個聚會中比在兩三年前少了一些人,而且是一些值得想念的人,但是這一次究竟是一個快樂的聚會,今天究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連覺新也不禁這樣地想。

     在堂屋裡又是一種情形。

    那一桌上似乎充滿了快樂的笑聲。

    人們無拘無束地講話。

    沒有過去的回憶,沒有将來的幻景。

    沒有木然的表情,沒有聚攏的雙眉。

    猜拳,喝酒,說笑。

    對于那些人這的确是一個少有的、快樂的、令人興奮的聚會。

    然而這一切都隻是表面,連笑聲也是空虛的。

    仿佛人們全把心掩藏起來,隻讓臉跟别人相見。

    私人的恩怨、利害的沖突、性情的差異、嗜好的不同、主張的分歧,這些都沒有消失,不過酒把它們全壓在心底。

    出現在臉上的隻有多多少少的酒意。

    這應當是相同的。

    所以連陳姨太和王氏的兩張粉臉(都帶上同樣的紅色)居然(不管那兩顆敵視的心)帶笑地對望着,說着友好的話。

    她們還起地勁地對面猜拳,嚷出那麼響亮的聲音。

     在這席上似乎隻有張太太比較冷靜。

    雖然她的胖大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但是她并沒有将寬恕的字眼寫在心上。

    她大半年沒有回到這個地方,不過她常常從她女兒的口中知道在這個公館裡發生的事情。

    她仿佛冷眼旁觀,因此她覺得她比别人更看得清楚。

    她注意到那些改變,她注意到那些陌生的趨向,她甚至一些人的舉動和言語間也看出她所擔心的一個危機的兆候。

    她有不滿,有焦慮。

    但是她能夠把它們隐藏在心底,單讓她的快樂升在臉上,因為見着一些親人的面顔,回到她如此愛過的地方,她自己也感到不小的快樂。

    她還可以想得到她也給别的一些人帶來快樂。

    這些人便是周氏和克明夫婦。

     張太太的笑容和溫和的聲音使克明仿佛看見這個公館的從前的面貌。

    她同時還給他帶來一線的希望。

    和睦的家庭,快樂的團聚,一切跟從前一樣,照從前的規矩,沒有糾紛,沒有傾軋,沒有鬥争。

    他在席上隻看見歡樂的笑容,隻聽見親密的稱呼,一家人都在這裡,在右上房裡,在書房裡,好象仍然被那一根帶子緊緊地束在一起似的。

    這兩三年來所經曆的一切,仿佛隻是一場噩夢。

    如今出現在眼前的才是真實。

    他這樣想,他甚至忘記了前一天發生的事情。

    他舉杯,動箸,談笑,有時滿意地回顧,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幸福家庭的家長。

     其實這跟真實完全相反。

    他很快地就會明白:這樣的聚會,這樣的歡笑隻是一場春夢。

    而被他看作夢景的倒是真實,不能改變的真實。

     短促的節日很快地完結了。

    張太太在高家痛快地談了一天的話,打了十二圈牌,終于讓轎子把她擡走。

    她的女兒(琴)坐着轎子跟她一起回去。

    母親和女兒一樣,都留下一些歡樂的回憶在這個逐漸落入靜寂中的公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