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我看你今天好象有心事,”淑華道。

     “三表妹,我們還是唱歌罷,”琴插嘴道。

     淑華掉頭看了琴一眼,對她笑了笑。

     “有心事?”覺民詫異地說,他失聲笑了。

    他暗示地說:“我不會藏着什麼心事,我的事情總是有辦法的。

    ” “你說難道我就沒有辦法?我不相信!”淑華自負地答道。

     這樣的話倒使覺民高興,他滿意地說:“就是要這樣才有辦法。

    一個人應該相信自己。

    不過太自負了也不行。

    ” “你看,二表哥跟三妹鬥嘴真有趣,”芸抿嘴笑道,她用羨慕的眼光望着他們。

     槐樹上響起了悅耳的鳥聲。

    一股風吹過,樹枝把日影攪亂了,幾隻美麗的鳥飛起來,飛了兩三匝,又飛入繁密的枝葉間歇了。

     “三表妹,你聽鳥都在唱歌了。

    我們也來唱罷,”琴再一次對淑華說。

     “琴姐,你聽二哥的大道理!我今天運氣真好,又多一個先生了,”淑華起勁地笑起來,拉着琴的手說。

     “蠢丫頭,這有什麼好笑!”覺民看見淑華彎着腰在笑,便伸手在她的頭上輕輕地敲了一下,責備道。

    他又說:“現在我不再跟你說閑話,我要唱歌了。

    ” “琴姐,好,我們唱什麼歌?唱嶽武穆的《滿江紅》好不好?”淑華說。

    她又望着芸說:“芸表姐,你也來唱,我們還沒有聽過你唱歌。

    ” “我實在不會唱,我沒有學過;你們唱罷,”芸微微紅了臉謙虛地說,她在家裡從來就沒有機會學習唱歌,并且連别人唱歌也聽不到。

    隻有在她跟着家裡的人回到省城以後,她的祖母把遊行度曲的瞎子喚進公館裡來唱過幾次小曲。

     “那麼你跟着我們唱罷,你慢慢兒就會學會的,”淑華鼓勵地說。

    她正要開口,忽然轉身對覺新說:“大哥,你不唱歌?你同枚表弟講了這麼久,有多少話還講不完?” 覺新和枚少爺兩人正靠着欄杆,低聲在講話,他們就講了這許久。

    覺新聽見淑華喚他,連忙回過頭答道:“枚表弟難得來,我陪他多講幾句話。

    三妹,你們唱罷,我們聽就是了。

    ” “三表妹,讓大表哥他們講話也好,”琴接嘴說,“等我先來唱‘怒發沖冠’……” 于是覺民和淑華齊聲唱起來。

    後來淑貞也低聲和着。

    充滿生命的年輕的歌聲在空中激蕩。

    它不可抗拒地沖進每個人的心中,它鼓舞着他們的熱誠,它煽旺了他們的渴望。

    它把他們(連唱歌的人都在内!)的心帶着升起來,從釣台升起來,飛得高高的,飛到遠的地方,夢境般的地方去。

     ……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阙。

     《滿江紅》唱好以後,他們又唱起大家熟悉的快樂的《樂效》來。

     覺新和枚少爺不知不覺間停止了談話,兩人癡癡地望着下面清澄的湖水,好象在那裡就有一個他們所渴望了許久的渺茫的境界。

    他們的心正被歌聲載到那裡去。

     但是歌聲停止了。

    淑華第一個拍手笑起來,覺民、琴、芸都歡欣地笑着。

    翠環和绮霞兩人早被歌聲引到他們的身邊,這時也帶笑地說話了。

     還是這一個現實的世界。

    覺新和枚少爺的夢破碎了。

    覺新望了望淑華的鋪滿了歡笑的圓圓臉,他又把眼光掉回來注視枚的沒有血色的面容。

    他悲憤地低聲說:“枚表弟,你看他們多快樂。

    我和你卻落在同樣的惡運裡面。

    我還可以說值得。

    你太年輕了。

    你為什麼也該這樣任人擺弄?” “我看這多半是命。

    什麼都有定數。

    爹未嘗沒有他的苦衷。

    爹雖然固執,他總是為我做兒子的着想。

    隻怪我自己福薄。

    如果我不常生病,爹多半會叫我到你們府上來搭館的,”從十七歲青年的口裡吐出來這些軟弱的話。

    他順從地忍受着一個頑固的人的任性,把一切全推給命運,不負一點責任地輕輕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從這個被蹂躏了多年的年輕的心靈中生不出一點反抗的思想,這使得自稱為無抵抗主義者的覺新也略微感到不滿了。

    本來已經談過了的馮家的親事,這時又來刺覺新的心。

    并不是這個沒有前途的年輕人的幸福或者惡運引起他的過分的關心,是對另一個人的懷念萦繞着他的心靈。

    他忽然記起一個人的話:“他一個人很可憐,請你照料照料他。

    ”這已是一年前聲音了。

    說話的人的靈柩還放在那個破舊的古廟裡,棺蓋上堆起了厚厚的塵土。

    但是那溫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發出的還更溫柔的聲音至今還在他的耳邊飄蕩。

    現在事實證明他連她的這個小小的請求也無法滿足了。

    他眼睜睜地把她送進了棺材,現在卻又被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