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淡妝濃抹總相宜(1)

關燈
的是今時的風景,追尋的卻是古人的遺迹。

    風采俊逸的蘇東坡衣袂淩風,手執詩卷,漠漠地看着來來往往的芸芸衆生,深情地凝望咫尺天涯朝雲。

    浮生若夢,縱然他一時豪傑,評點江山人物,終究落得背負行囊于客徑,風霜染鬓。

    躊躇于曠野,暫将身寄的是西湖;蕭然在樓頭,紅袖添香的唯有朝雲。

     贈朝雲 宋·蘇轼 白發蒼顔,正是維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礙。

    朱唇箸點,更髻鬟生彩。

    這些個,千生萬生隻在。

     好事心腸,着人情态。

    閑窗下、斂雲凝黛。

    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

    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明月如水,燭影搖紅,雕花的窗棂掩不住深院依稀的楊柳。

    這樣的美景良宵,紅牙檀闆即興填詞,隔着朱樓水榭,隔着碧雲煙渚,衣香鬓影是屬于兩個人的,姹紫嫣紅也是屬于兩個人的。

     蝶戀花 宋·蘇轼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低紅的杏花雨,輕淺的菡萏風,臨一阕新詞平平仄仄地彈唱。

    弦音回轉,夢境如開,醒來卻已是滄海桑田。

    有一種塵緣叫似水流年,有一種宿命叫碧海青天。

    也許紅顔在她最美的時候離去才是最好的歸宿,朝雲便是如此。

     朝雲離世,東坡将她葬于孤山南麓栖禅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築六如亭以作紀念,寫下千古聯句&ldquo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rdquo。

     氤氲的暖意不可追憶,那一對熠熠的紅燭,油芯燃盡時,終躲不過成灰的宿命。

    多少次午夜夢回,朝雲衣裙盡濕來到東坡面前,詢問其緣由,答道:&ldquo夜夜渡湖回家所緻。

    &rdquo夢醒後,東坡大為不忍,故興築湖堤,靜待朝雲入夢。

    明月清影,照見美人裙裾行迹無聲地來去,那幽幽窗棂間關不住芭蕉滴雨、深院花痕。

     七律悼念朝雲 宋·蘇轼 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

     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禅。

     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後緣。

     歸卧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

     東坡一生中最溫暖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

    那些日子短得就像隻有一個春天與秋天的距離。

    鏡裡紅顔已逝,夢中浮名抛散,隻有多情的燭影在詩風詞意間搖曳着歎息。

    明月軒窗外,誰還會涉水而來,叩響重門上生鏽的銅環?如若可以,能否再一次為你烘幹被風露打濕的裙衫? 遙遠的地方其實并不遠,仰望蒼穹,巍峨峭拔的玉塔孑然獨立,千百年來,它收藏着西湖的山魂水魄,隻留給明月風一樣的背影。

    那些在清波柳浪下聽琴賞月的人去了哪裡?舊時的明月太高太遠,今人的目光無法企及。

     暮煙輕籠,西湖的景緻越發朦胧起來,幾縷薄風載着雲夢般的世事遠去。

    月光已不知何時移進了古典的窗牖,明淨無塵的書案上擺放着一壺清茶,一卷詩書,一爐輕煙袅袅的熏香,它們曆經了歲月的漂洗流轉,一懷風骨卻依然至真至性。

     人生,是一局未下完卻又禅寂的棋,你看得出棋子的寂寞,又是否能悟懂人生的寂寞?有的人臨池翰墨,煙雲舒卷,無非是澆胸中塊壘;有的人金戈鐵馬,馳騁疆場,有收複河山的豪邁氣概;有的人借着西湖的水,滋養靈性,在蒹葭蒼蒼的岸邊,吟詠幾阕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詩行。

     結束一個故事是為了開始另一段故事。

    閃爍的光陰劃過風雲變幻的時空,烽火硝煙、刀光劍影的年代早已塵埃落定,那些被浪花淘盡的英雄永生在曆史深處。

    舊時遺韻在風煙中散去,許多的事物都染上了蒼蒼郁迹,惠州西湖,卻是千年後仍然生動婉轉的詞章。

     流水碾過時光的長廊,一代又一代王朝在這裡過渡。

    煙水的蒼茫也是世間萬象的蒼茫,縱然夢回前朝,仍擺脫不了過客的命運。

    明月裝飾的湖泊,将人生彎曲成一個優美的弧度。

    淙淙潺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