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守

關燈
浙人沈某,少為酒家傭。

    虧其主人錢十五貫,年終無以報命,歸謂妻曰:“我已虧負,主人縱不我索,奈夥伴皆目我為負心人,其能相容乎?是此間無立足地,惟有外出營生。

    汝其紡織勤勞,以奉我母,勿緻凍餒,紉感無既。

    ”妻曰:“此我分内事也,毋庸多囑。

    但願賤出而榮歸,不虛我望足矣。

    ”沈曰:“汝言誠是也。

    ”去至淮上作漕艘纖夫,相随入都,攜筐賣餅餌。

    自給之外,日有餘資,以置冠服,代人投刺,權充仆從。

    一日,有詞林欲谒大丞相,其仆病,倩沈代。

    沈生平未見相府規模,貿貿然持柬直沖,值阍人劉姓将出,飛檐華毂十數騎。

    前引後從,蓋劉已得四品頭銜,其儀從直與京卿等。

    前徒見沈冒昧,交鞭撻之,沈橫卧于地,哭喊曰:“恃爾主為宰相耶?即皇帝亦當論理。

    我何罪而辱之?”劉甫登車,聞其語操南音,命人喚至車前,詳察其貌,即饬送入後院,毋得縱逸,俟我歸來問話。

    應聲雷諾,牽沈徑去。

    詞林見其滋事,已驅車遠揚矣。

    劉回院,問客何在,衆人擁沈至階前叱跪,劉細審其籍貫戚裡,沈惶悚以對。

    劉盡退從人,扶沈入室,納諸上坐,曰:“弟識劉某乎?舅父母無恙耶?”沈始敢仔細端詳,嗫嚅而對曰:“非我三姑母之大表兄乎?久出不通音信,自幼未聞讀書應試,何富貴至是?”劉笑曰:“我非中堂,是其仆也。

    ”沈咤曰:“均是仆也,兄何其榮,弟何其辱?願留而受業于門。

    ”劉曰:“弟當勉力上進,勿以區區為事。

    ”沈曰:“弟目不識丁,力難勝甲。

    是文武俱無進途矣。

    ”劉曰:“有志者事竟成,乘此青年,尚可為學,但求識字作書,諒無難者。

    兄之大兒現就師傅,弟伴讀有人,便可研究矣。

    ”乃為沈熏沐更衣,頤養月餘,送之入塾。

    其子之師系名進士,體主人意,不過欲沈略知文墨,故日教以十餘字,及臨摩仿版而已。

     攻苦年餘,居然腹中有二三千字,腕下亦筆畫分明,遽誇于劉曰:“弟之學雖不能拾青紫,以此應酬,似不欲多讓人矣。

    ”劉質諸師,師曰:“令表弟非科甲中人。

    以就異途,遠勝于沒字碑矣。

    ”劉大悅,謂沈曰:“本欲為弟納一官,但官場中規矩禮節,弟尚未谙。

    兄于中堂處求書,弟攜往畿南制軍處,圖一席地,以便觀習儀文,留心從事,勿怠荒也。

    ”遂具衣服車馬送之保陽,以書于制軍。

    制軍見系中堂所囑,鞠躬迎之,問知來意,即進首郡太守而告以故。

    太守以适需記室為請,制軍悅,推薦與之,太守往拜,以歲修三百金,延沈入幕。

    其幕中人争先媚之,通譜結盟,無不曲盡其道。

    數日後,司記室之仆以禀啟書函請其登複,沈閱之不解,作色曰:“是豈予所為哉?”怒擲置之。

    仆諾諾而退,告于太守,太守曰:“汝等不自小心,觸先生怒矣。

    此等尋常答複,何足以煩大手筆?如有疑難之事,我自懇之。

    ”從此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