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節
關燈
小
中
大
我就這樣讓她感觸到我的瘦弱,我因為這個害怕逃下床,逃離了她豐腴的熱烘烘的身體。
她在暗中歎口氣,說:“好吧,頭人的根子都一樣。
”早上,她醒轉過來看着我穿上我破爛的衣裳,看我又恢複了一副流浪漢的模樣,眼光濕濕的一聲不響。
我将轉身時,她說:“吻我一下。
”我冰涼的嘴唇觸到她溫暖的額角。
她把嘴唇迎向我時,我退縮了。
她說:“就當是替你阿爸。
”走上灰色黎明時分空蕩蕩的大街,看到一條和一無所有的黎明一樣顔色的空蕩蕩的大路逐漸消失在茫茫群山的蒼翠中間。
我實在是難以确切地知道一條路,一件看來和以前發生過的别無二緻的事情,一個人的命運,乃至這無情而恢弘的世界哪裡是開始,而結束處又在哪裡。
我想知道。
所以,流浪路上那些不間斷的樹叢、岩石、土地和村莊、泉水,以及陽光下風雪中雨霧中的人群都未能給我留下什麼特别的記憶,我一心系念的仍是那座林中溪邊的小小村莊以及村裡的人物。
團支書嘉央竭力要取消我參軍的資格,換上她弟弟,就說我家是漏劃地主。
兩年後,舊事重提。
阿生對工作組長說,我們色爾古村有漏劃地主,而他知道那人是誰。
他說那人早該揪出來了,那人有六個木箱的财物。
他對彩芹老師也這樣說過。
“你是說他?”“他,”阿生眨眨眼問,“是誰?”“你自己知道。
”“我喜歡你,彩芹,我們一起長大。
”“你喜歡好了。
”“你不喜歡我?”“你自己知道,太好了。
”“你想想吧。
”“還是你想想不要滋事太多,你把他揪出來幹什麼?人家打仗的時候你在幹什麼?”“我們一起在溝邊捏泥巴娃娃,記得嗎?”“我記得那時他回來腳上蹬着咕吱吱作響的茶色馬靴,把我阿爸的東西馱回來,在溝邊塞給我們一人一大把花生糖和餅幹,那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餅幹。
”父親當兵七年,當幹部兩年,回家來時趕着一匹馬和一頭毛驢。
馬背上四隻綠色的子彈箱,毛驢背上兩隻肥皂箱子。
兩隻箱子是各式單棉絨軍服六套。
一隻木箱裡一個打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一隻木箱子裡是一條狗皮褥子和一條軍綠色帆布的馬褡。
毛驢背上的兩隻箱子一隻盛着一雙馬靴,三條皮帶和四雙軍用膠鞋。
另一隻用白色的降落傘上割下的綢子包着日記本兩個,鋼筆三支,一捆戰地油印小報,一夾卡賓槍子彈,一個掏空心的甜瓜式手雷,一隻水壺,一隻口琴,一本《紅岩》,一本《青春之歌》,以及幾本《星星》詩刊,其中兩本還留着火燎的痕迹。
到阿生把目光瞄準那隻木箱時,軍衣已穿破了三套,母親無論費多少手腳也難以把那些碎片連綴在一起了。
也是在那時,我又發覺箱子裡還有一隻蘇式船形軍帽,裡面别有幾枚铮亮的勳章。
幸好那時父親為自己新生的女兒和彩芹老師熾烈的愛情所鼓舞,顯得有些振作了。
三十二天之後,妹妹臉上的紅皮褪盡,一雙漂亮無邪的小眼睛大睜開來注視着這個并不漂亮無邪的世界。
她紅潤的小嘴唇緊緊抿在一起,鼻翼随着平穩的呼吸輕輕翕動,我們一家三雙眼睛落在她臉上,煮開的茶壺嘟嘟作響。
妹妹睡熟了,她平穩的呼吸使家中經久不散的苦味消散了。
父親和母親默默對視,臉上的皺紋舒張開來。
我從自己舌尖上品味到一些沒有吐露的平和愉快的言辭的味道。
“我們都還不到四十歲吧,雍宗。
”“不到四十。
”“我們不老。
”“離老還早,阿來大了,女兒這麼幹淨。
”“她能長大嗎?”母親幽幽地哭了。
她嘤嘤的溫柔的哭聲在透過窗棂斜射進屋的陽光中飛舞。
那夜我夢見一群金色蜜蜂環繞着一個溢蜜的蜂巢。
她在暗中歎口氣,說:“好吧,頭人的根子都一樣。
”早上,她醒轉過來看着我穿上我破爛的衣裳,看我又恢複了一副流浪漢的模樣,眼光濕濕的一聲不響。
我将轉身時,她說:“吻我一下。
”我冰涼的嘴唇觸到她溫暖的額角。
她把嘴唇迎向我時,我退縮了。
她說:“就當是替你阿爸。
”走上灰色黎明時分空蕩蕩的大街,看到一條和一無所有的黎明一樣顔色的空蕩蕩的大路逐漸消失在茫茫群山的蒼翠中間。
我實在是難以确切地知道一條路,一件看來和以前發生過的别無二緻的事情,一個人的命運,乃至這無情而恢弘的世界哪裡是開始,而結束處又在哪裡。
我想知道。
所以,流浪路上那些不間斷的樹叢、岩石、土地和村莊、泉水,以及陽光下風雪中雨霧中的人群都未能給我留下什麼特别的記憶,我一心系念的仍是那座林中溪邊的小小村莊以及村裡的人物。
團支書嘉央竭力要取消我參軍的資格,換上她弟弟,就說我家是漏劃地主。
兩年後,舊事重提。
阿生對工作組長說,我們色爾古村有漏劃地主,而他知道那人是誰。
他說那人早該揪出來了,那人有六個木箱的财物。
他對彩芹老師也這樣說過。
“你是說他?”“他,”阿生眨眨眼問,“是誰?”“你自己知道。
”“我喜歡你,彩芹,我們一起長大。
”“你喜歡好了。
”“你不喜歡我?”“你自己知道,太好了。
”“你想想吧。
”“還是你想想不要滋事太多,你把他揪出來幹什麼?人家打仗的時候你在幹什麼?”“我們一起在溝邊捏泥巴娃娃,記得嗎?”“我記得那時他回來腳上蹬着咕吱吱作響的茶色馬靴,把我阿爸的東西馱回來,在溝邊塞給我們一人一大把花生糖和餅幹,那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餅幹。
”父親當兵七年,當幹部兩年,回家來時趕着一匹馬和一頭毛驢。
馬背上四隻綠色的子彈箱,毛驢背上兩隻肥皂箱子。
兩隻箱子是各式單棉絨軍服六套。
一隻木箱裡一個打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一隻木箱子裡是一條狗皮褥子和一條軍綠色帆布的馬褡。
毛驢背上的兩隻箱子一隻盛着一雙馬靴,三條皮帶和四雙軍用膠鞋。
另一隻用白色的降落傘上割下的綢子包着日記本兩個,鋼筆三支,一捆戰地油印小報,一夾卡賓槍子彈,一個掏空心的甜瓜式手雷,一隻水壺,一隻口琴,一本《紅岩》,一本《青春之歌》,以及幾本《星星》詩刊,其中兩本還留着火燎的痕迹。
到阿生把目光瞄準那隻木箱時,軍衣已穿破了三套,母親無論費多少手腳也難以把那些碎片連綴在一起了。
也是在那時,我又發覺箱子裡還有一隻蘇式船形軍帽,裡面别有幾枚铮亮的勳章。
幸好那時父親為自己新生的女兒和彩芹老師熾烈的愛情所鼓舞,顯得有些振作了。
三十二天之後,妹妹臉上的紅皮褪盡,一雙漂亮無邪的小眼睛大睜開來注視着這個并不漂亮無邪的世界。
她紅潤的小嘴唇緊緊抿在一起,鼻翼随着平穩的呼吸輕輕翕動,我們一家三雙眼睛落在她臉上,煮開的茶壺嘟嘟作響。
妹妹睡熟了,她平穩的呼吸使家中經久不散的苦味消散了。
父親和母親默默對視,臉上的皺紋舒張開來。
我從自己舌尖上品味到一些沒有吐露的平和愉快的言辭的味道。
“我們都還不到四十歲吧,雍宗。
”“不到四十。
”“我們不老。
”“離老還早,阿來大了,女兒這麼幹淨。
”“她能長大嗎?”母親幽幽地哭了。
她嘤嘤的溫柔的哭聲在透過窗棂斜射進屋的陽光中飛舞。
那夜我夢見一群金色蜜蜂環繞着一個溢蜜的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