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冬天無雪,夏天必定多雨(1)
關燈
小
中
大
。
這是一個悲慘的轉輪,隻要你上了這個轉輪,就命中注定了要扮演某種角色。
這不是哪一個人的選擇,這是轉輪對人的選擇。
人在這個危險的轉輪面前不具備任何自主能力。
“這非常可怕。
”羅伯特?羅森說。
“前幾天一個對自己的職務安排不滿意的人把他的上級捆上石頭,溺死在京密引水渠,你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嗎?你知道官場上的那麼多殺人案件是怎樣發生的嗎?就是這樣發生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非常脆弱,脆弱到連自己也不能控制……” 羅伯特?羅森驚訝地看着蘇北,想琢磨這句話的确切意圖。
“那個把上級淹死的人在被宣判死刑的時候,表情輕松,甚至還微微笑了一下……這表示他對這個結果滿意。
” 蘇北輕松地笑起來,搖搖頭,好像把一個不自信的小說構思擺脫開了一樣。
這是蘇北和羅伯特?羅森在北京進行的最後一次談話。
過了一個星期左右,羅伯特?羅森往蘇北家裡打了一個簡短的電話,說他馬上到上海去,到那裡以後再和他聯系。
但是,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羅伯特?羅森的消息了。
好像這個人對于蘇北和蘇北周圍發生的事情突然沒了興趣。
和羅伯特?羅森聊天已經成了蘇北傾訴内心、審視生活的方式,突然失去這種方式,他很不适應,惘然若失。
他打聽不到他的下落。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紐約時報》開始連載羅伯特?羅森的長篇報道《靈魂的栖所——一個中國人的故事》。
蘇北不知道發生了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是不是很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隻有褚立炀心裡明白。
但是褚立炀一直和蘇北嘻嘻哈哈,有兩次他和蘇北單獨在一起,說了很多事情,就是沒有把報紙從公文包裡拿出來。
“你這個人,”褚立炀看着蘇北,表情痛苦地說,“你如果不是這樣的人……” 蘇北等着他說下去。
褚立炀像醉酒的人那樣揮揮手,截住了話頭——本來他想說,如果蘇北不是他所了解的這樣的人,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
但是他現在不能這樣辦,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在他這裡,不能這樣辦。
尤其是蘇北處在目前情況下的時候,他不能這樣辦。
他已經準備好了承擔後果。
“怎麼了?”蘇北警覺地問,“發生什麼事情了麼?” “沒有。
”褚立炀用很職業的語氣說,“什麼事情也沒有。
” 蘇北開玩笑:“你這個人因為心裡有太多的秘密,有時候看上去不那麼正常。
” 褚立炀說:“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不正常。
” 蘇北眼睛明亮地拍拍褚立炀的肩膀,笑了。
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從這個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蘇北模仿褚立炀剛才的語氣說:“你這個人……你如果不是這樣的人……” 兩個人一同笑起來。
蘇北不得不考慮去留問題。
這是任何有尊嚴的人在目前情況下都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看樣子他必須讓自己消失。
他昨天還在電話裡跟胡楊說,他現在每天做的都不是想做的事情。
他一次次诘問自己:你不是一直想把自己收縮到書齋裡,去描寫你對這個世界的觀感嗎?這是一個不值得尊重的世界,不值得貢獻你的才智的世界,你為什麼非要以受難者的身份留戀可憐的虛榮和世俗的利益?你為什麼不能夠在精神上,同時也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王小波的路為什麼不能成為你的路?你完全不認同生活的所謂主流,那麼,你為什麼又如此在意你在生活中的位置?你已經能夠退出生活了,你現在已經有了退出的條件…… 但是,他同時也在想:就這樣退出了?你才不到五十歲,就這樣退出去了? 為什麼不把情況向錢寬解說一下,看他能不能給他做适當的安排?錢寬那裡已經把人安排滿了,沒有位置了……提前退休就意味着你将被生活放逐,成為精神上的流浪者。
而且,你不僅僅是吳運韬這塊地盤上的流浪者,你還是整個社會的流浪者,你将孤獨地徘徊在你以前置身其間、不管好壞都已經熟識了的世界之外…… 你當然可以贊美王小波,但是,王小波的精神苦悶有誰知道?他那些有價值的言論,恰恰說明了他作為精神流浪者的真實境遇,他最後一個人孤獨死去的結局也正是精神流浪者的必
這是一個悲慘的轉輪,隻要你上了這個轉輪,就命中注定了要扮演某種角色。
這不是哪一個人的選擇,這是轉輪對人的選擇。
人在這個危險的轉輪面前不具備任何自主能力。
“這非常可怕。
”羅伯特?羅森說。
“前幾天一個對自己的職務安排不滿意的人把他的上級捆上石頭,溺死在京密引水渠,你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嗎?你知道官場上的那麼多殺人案件是怎樣發生的嗎?就是這樣發生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非常脆弱,脆弱到連自己也不能控制……” 羅伯特?羅森驚訝地看着蘇北,想琢磨這句話的确切意圖。
“那個把上級淹死的人在被宣判死刑的時候,表情輕松,甚至還微微笑了一下……這表示他對這個結果滿意。
” 蘇北輕松地笑起來,搖搖頭,好像把一個不自信的小說構思擺脫開了一樣。
這是蘇北和羅伯特?羅森在北京進行的最後一次談話。
過了一個星期左右,羅伯特?羅森往蘇北家裡打了一個簡短的電話,說他馬上到上海去,到那裡以後再和他聯系。
但是,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羅伯特?羅森的消息了。
好像這個人對于蘇北和蘇北周圍發生的事情突然沒了興趣。
和羅伯特?羅森聊天已經成了蘇北傾訴内心、審視生活的方式,突然失去這種方式,他很不适應,惘然若失。
他打聽不到他的下落。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紐約時報》開始連載羅伯特?羅森的長篇報道《靈魂的栖所——一個中國人的故事》。
蘇北不知道發生了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是不是很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隻有褚立炀心裡明白。
但是褚立炀一直和蘇北嘻嘻哈哈,有兩次他和蘇北單獨在一起,說了很多事情,就是沒有把報紙從公文包裡拿出來。
“你這個人,”褚立炀看着蘇北,表情痛苦地說,“你如果不是這樣的人……” 蘇北等着他說下去。
褚立炀像醉酒的人那樣揮揮手,截住了話頭——本來他想說,如果蘇北不是他所了解的這樣的人,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
但是他現在不能這樣辦,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在他這裡,不能這樣辦。
尤其是蘇北處在目前情況下的時候,他不能這樣辦。
他已經準備好了承擔後果。
“怎麼了?”蘇北警覺地問,“發生什麼事情了麼?” “沒有。
”褚立炀用很職業的語氣說,“什麼事情也沒有。
” 蘇北開玩笑:“你這個人因為心裡有太多的秘密,有時候看上去不那麼正常。
” 褚立炀說:“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不正常。
” 蘇北眼睛明亮地拍拍褚立炀的肩膀,笑了。
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從這個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蘇北模仿褚立炀剛才的語氣說:“你這個人……你如果不是這樣的人……” 兩個人一同笑起來。
蘇北不得不考慮去留問題。
這是任何有尊嚴的人在目前情況下都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看樣子他必須讓自己消失。
他昨天還在電話裡跟胡楊說,他現在每天做的都不是想做的事情。
他一次次诘問自己:你不是一直想把自己收縮到書齋裡,去描寫你對這個世界的觀感嗎?這是一個不值得尊重的世界,不值得貢獻你的才智的世界,你為什麼非要以受難者的身份留戀可憐的虛榮和世俗的利益?你為什麼不能夠在精神上,同時也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王小波的路為什麼不能成為你的路?你完全不認同生活的所謂主流,那麼,你為什麼又如此在意你在生活中的位置?你已經能夠退出生活了,你現在已經有了退出的條件…… 但是,他同時也在想:就這樣退出了?你才不到五十歲,就這樣退出去了? 為什麼不把情況向錢寬解說一下,看他能不能給他做适當的安排?錢寬那裡已經把人安排滿了,沒有位置了……提前退休就意味着你将被生活放逐,成為精神上的流浪者。
而且,你不僅僅是吳運韬這塊地盤上的流浪者,你還是整個社會的流浪者,你将孤獨地徘徊在你以前置身其間、不管好壞都已經熟識了的世界之外…… 你當然可以贊美王小波,但是,王小波的精神苦悶有誰知道?他那些有價值的言論,恰恰說明了他作為精神流浪者的真實境遇,他最後一個人孤獨死去的結局也正是精神流浪者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