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永恒的法則(2)
關燈
小
中
大
懦弱,”她在心裡組織着這樣的文字,“懦弱,一種精神的陽萎,你如何面對妖女一般激情的洞孔?”非常好。
她把這句話記下來,打算用到正在寫的小說題記中去。
會議由吳運韬總結。
吳運韬昨晚睡得不錯,蒼白的面容上出現一種健康的色澤,他的心情也很好,說話很有節奏感,好像很欣賞自己的聲音。
他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非常好,“比我想象的要好。
三個年輕人幹得很出色,這說明當初我們選拔年輕幹部的方向是對的。
”他逐個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品評。
他說金超有管理能力,說夏昕做了不少事情,說陳怡大度,對年輕同志給予了扶持和幫助,說蘇北……他側過頭看了蘇北一眼,就像人們看到引起厭煩的事物一樣,眼睛裡充盈着一種略帶嘲笑的神情。
蘇北知道吳運韬在看他,但是他沒有回望他。
他已經憑直覺料到了吳運韬對他将要做的評價,比如輕描淡寫地點一下他去年做過的事情之類。
但是,腦子異常靈光的吳運韬并沒有說那些事情。
吳運韬看看大家,說:“關于蘇北,我不得不多說幾句。
蘇北有思想,有工作能力,考慮問題比較宏觀,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發展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這都是大家知道的。
今天我不想多談這個。
我要說的是,蘇北今後要注意加強和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廣大員工的團結。
作為中心領導,我不是說這個問題有多大,但是它是一個問題。
團結,領導班子的團結,和中層幹部的團結,員工的團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多少次說過,我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一起工作,過去說是五湖四海,現在我們說緣份,真的是一種緣份。
人這一輩子,就是這麼幾十年,争來鬥去的有什麼意思?我不是說蘇北在這方面有多麼嚴重的問題,我說的也不是他一個人,我是說,我們這個班子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會議室裡靜得可以聽到心跳。
誰也沒想到吳運韬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與會者面面相觑,想從别人的臉上找到解釋。
說了這段話,吳運韬實際上已經把全部的話語都說完了,但是他還在繼續往下說,語氣平緩了許多。
此時已經沒有人再注意吳運韬說什麼,都在想吳運韬對蘇北的評價的分量。
蘇北的臉變得很僵硬,就像從嚴冬的天氣裡剛剛跑進屋子的時候那樣。
他佯裝在筆記本上記錄,但是他記錄的已經不是吳運韬的話語。
他也不知道自己胡亂寫了些什麼,他的整個精神世界裡都回旋着吳運韬的話語:“蘇北今後要注意加強和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廣大員工的團結。
” 這明目張膽的謊言和誣蔑像鋒利的刀鋒一樣,在他的心上劃下一道道血痕,他感受到尖銳的疼痛。
要不要做反應?做什麼樣的反應?他可以把桌子一拍,說出心中郁積了很久的話語,說出領導班子成員對吳運韬、對金超的不滿;他也可以平靜地把這話接受下來,再做選擇……他決定接受下來。
會後,吳運韬沒心思和人說什麼,很快就離開了東方文化出版中心。
坐在車裡,這個因為昨晚睡了一個難得的好覺而情緒愉悅的人,心裡産生出一種奇妙的快感,就像黨支部書記終于把狗日的張三收拾了一頓以後那樣。
這時候的蘇北就是張三,他不是曾經被吳運韬稱贊過的作家,更不是什麼大型文學雙月刊《西北文學》主編,一個在K省曾經被上級決定任命為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的人。
甚至可以說,他連人都不是——一個被權力意識浸透了的人,從下屬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被他掌控的部分,而這部分是不具備人格的。
否則,聰明的吳運韬怎麼可能在會議上說出如此昏庸的話語? 就連吳運韬也沒有想到,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竟然會在蘇北那裡引起那樣大的反響,竟然會從此啟動一個讓他煩心的事件的程序。
在冒犯人的尊嚴的人那裡,總是低估這種冒犯引起的巨大心靈悸動,總是低估一個人為維護尊嚴不顧一切,甚至将生命置之度外的那種能量。
等到吳運韬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事件已經開始了,要結束事件,他就不得不付出代價了。
這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
否則,也許他不會說那樣的話。
他不會說的。
她把這句話記下來,打算用到正在寫的小說題記中去。
會議由吳運韬總結。
吳運韬昨晚睡得不錯,蒼白的面容上出現一種健康的色澤,他的心情也很好,說話很有節奏感,好像很欣賞自己的聲音。
他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非常好,“比我想象的要好。
三個年輕人幹得很出色,這說明當初我們選拔年輕幹部的方向是對的。
”他逐個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品評。
他說金超有管理能力,說夏昕做了不少事情,說陳怡大度,對年輕同志給予了扶持和幫助,說蘇北……他側過頭看了蘇北一眼,就像人們看到引起厭煩的事物一樣,眼睛裡充盈着一種略帶嘲笑的神情。
蘇北知道吳運韬在看他,但是他沒有回望他。
他已經憑直覺料到了吳運韬對他将要做的評價,比如輕描淡寫地點一下他去年做過的事情之類。
但是,腦子異常靈光的吳運韬并沒有說那些事情。
吳運韬看看大家,說:“關于蘇北,我不得不多說幾句。
蘇北有思想,有工作能力,考慮問題比較宏觀,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發展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這都是大家知道的。
今天我不想多談這個。
我要說的是,蘇北今後要注意加強和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廣大員工的團結。
作為中心領導,我不是說這個問題有多大,但是它是一個問題。
團結,領導班子的團結,和中層幹部的團結,員工的團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多少次說過,我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一起工作,過去說是五湖四海,現在我們說緣份,真的是一種緣份。
人這一輩子,就是這麼幾十年,争來鬥去的有什麼意思?我不是說蘇北在這方面有多麼嚴重的問題,我說的也不是他一個人,我是說,我們這個班子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說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會議室裡靜得可以聽到心跳。
誰也沒想到吳運韬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與會者面面相觑,想從别人的臉上找到解釋。
說了這段話,吳運韬實際上已經把全部的話語都說完了,但是他還在繼續往下說,語氣平緩了許多。
此時已經沒有人再注意吳運韬說什麼,都在想吳運韬對蘇北的評價的分量。
蘇北的臉變得很僵硬,就像從嚴冬的天氣裡剛剛跑進屋子的時候那樣。
他佯裝在筆記本上記錄,但是他記錄的已經不是吳運韬的話語。
他也不知道自己胡亂寫了些什麼,他的整個精神世界裡都回旋着吳運韬的話語:“蘇北今後要注意加強和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廣大員工的團結。
” 這明目張膽的謊言和誣蔑像鋒利的刀鋒一樣,在他的心上劃下一道道血痕,他感受到尖銳的疼痛。
要不要做反應?做什麼樣的反應?他可以把桌子一拍,說出心中郁積了很久的話語,說出領導班子成員對吳運韬、對金超的不滿;他也可以平靜地把這話接受下來,再做選擇……他決定接受下來。
會後,吳運韬沒心思和人說什麼,很快就離開了東方文化出版中心。
坐在車裡,這個因為昨晚睡了一個難得的好覺而情緒愉悅的人,心裡産生出一種奇妙的快感,就像黨支部書記終于把狗日的張三收拾了一頓以後那樣。
這時候的蘇北就是張三,他不是曾經被吳運韬稱贊過的作家,更不是什麼大型文學雙月刊《西北文學》主編,一個在K省曾經被上級決定任命為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的人。
甚至可以說,他連人都不是——一個被權力意識浸透了的人,從下屬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被他掌控的部分,而這部分是不具備人格的。
否則,聰明的吳運韬怎麼可能在會議上說出如此昏庸的話語? 就連吳運韬也沒有想到,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竟然會在蘇北那裡引起那樣大的反響,竟然會從此啟動一個讓他煩心的事件的程序。
在冒犯人的尊嚴的人那裡,總是低估這種冒犯引起的巨大心靈悸動,總是低估一個人為維護尊嚴不顧一切,甚至将生命置之度外的那種能量。
等到吳運韬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事件已經開始了,要結束事件,他就不得不付出代價了。
這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
否則,也許他不會說那樣的話。
他不會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