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最後的推動(3)
關燈
小
中
大
三十一、激情與謀求無關
(1)
元旦放假兩天,蘇北把材料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這已經不是吳運韬看的那幾頁簡簡單單的材料,它現在擴充到了四十多頁。
在這四十多頁文字裡,盧荻老人以過來人的安詳姿态平靜地回述了自己的一生。
很多地方,蘇北甚至看得激動起來。
那是一種轟轟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生活,一種選擇空間大得多的生活。
蘇北認為,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一個被當時那個社會所認同的生活主流,個人隻是一道道小溪,所有小溪不可避免都要彙入主流。
如果有哪一條小溪敢于在主流之外徘徊,那麼,你有兩種命運:一是你和另外的小溪彙合,形成新的主流,二是你被炙熱的陽光蒸發,消失在一片沙海之中,最終幹涸。
形成新的主流需要很多曆史條件,大多數情況下,小溪都無法逃脫幹涸的命運。
能夠形成主流的小溪的命運是令人贊歎的。
蘇北在劄記中寫道:“個人的曆史從來都是和社會的曆史緊緊相合的,你的選擇其實不僅僅是你的選擇,那也是曆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
一個人的命運是那個時代先驗地決定了的,甚至可以說是前世就決定下來的。
一個人生或者死,不是個人意志的選擇,而是自然規律的選擇。
同樣,一個人能不能成為成功者,成為主流生活的弄潮兒,也不僅僅是個人追求的結果,時代和曆史參與了對于你的最終選擇。
”這段話成為他理解盧荻和表現盧荻的出發點,蘇北看到了盧荻一生經曆背後的東西,正是這種東西使他感動。
他已經風聞一些“秘密小組”的活動,他認為沒有必要把這件事搞得這樣神秘。
無非是寫一本書。
他現在越來越反感圍在吳運韬周圍嗡嗡叫的金超、師林平一類的人了。
是他們為了虛榮神秘化了這件事情。
他準确估計到是他們的寫作不順利,所以吳運韬才讓他看一看這些材料,他知道吳運韬期望解決什麼問題。
蘇北覺得用第一人稱寫作這個東西會受很多局限,無法對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老人做出曆史評價。
他決定依據材料提供的主要線索,按照報告文學的體裁進行結構。
他用一整天時間拟出了一個大綱,包括三十二章,一百三十四個小節的所有标題和内容提要。
他為這本書起名為《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
和所有寫東西的人一樣,蘇北對自己的東西總有一種偏愛。
他看着針式打印機打出的提綱,對自己說:“這将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
” 上班以後,蘇北把提綱送交給吳運韬,開玩笑說:“您不說讓我看這個材料要做什麼事情,但是我想隻能是寫一本書了。
這是我拟的一個提綱。
” 蘇北拟出提綱并不使吳運韬感到意外,蘇北畢竟是作家。
這個人有超人的感悟力,他知道你在想什麼,他做什麼和怎樣做似乎都能夠和你内心的企望吻合,也就是說,他了解你的動機和願望。
這使得吳運韬和蘇北之間總是隔着什麼。
人總是喜歡和比自己傻的人打交道。
吳運韬把提綱從蘇北手裡接過來,觀察蘇北。
這是他第一次從蘇北介入到這件事情當中的角度觀察蘇北。
吳運韬以為蘇北會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但是蘇北沒有,他頗感意外。
吳運韬和顔悅色地說:“蘇北你坐下,你坐。
” 蘇北順勢坐在沙發上。
吳運韬也在寫字台那一邊坐下來,懷着很大興趣看提綱。
他看提綱時的表情好像沉浸在了某種情境之中。
最後,他用發亮的眼睛迅速閃了蘇北一下,“啪”的拍了一下稿紙,說:“好!好好好!”他把提綱平放在面前,就像撫摸某種貴重物品一樣。
“太好了!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提綱。
” 吳運韬又坐下來,仍掩飾不住激動:“這個東西一下子就動起來了,成一個整體了,而且情緒非常飽滿,有激情,這正是我想要的東西。
蘇北,太好了。
” 蘇北不慣于被人誇贊,但是他内心很熨帖。
他願意做讓吳運韬高興的事情…… “我馬上把金超他們叫來……蘇北,你看,事情是這樣的啊……”吳運韬簡單說明了原委。
他強調邱小康很重視這件事情。
“我沒忍心打攪你,先讓金超他們做了一些前期工作。
這已經不是吳運韬看的那幾頁簡簡單單的材料,它現在擴充到了四十多頁。
在這四十多頁文字裡,盧荻老人以過來人的安詳姿态平靜地回述了自己的一生。
很多地方,蘇北甚至看得激動起來。
那是一種轟轟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生活,一種選擇空間大得多的生活。
蘇北認為,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一個被當時那個社會所認同的生活主流,個人隻是一道道小溪,所有小溪不可避免都要彙入主流。
如果有哪一條小溪敢于在主流之外徘徊,那麼,你有兩種命運:一是你和另外的小溪彙合,形成新的主流,二是你被炙熱的陽光蒸發,消失在一片沙海之中,最終幹涸。
形成新的主流需要很多曆史條件,大多數情況下,小溪都無法逃脫幹涸的命運。
能夠形成主流的小溪的命運是令人贊歎的。
蘇北在劄記中寫道:“個人的曆史從來都是和社會的曆史緊緊相合的,你的選擇其實不僅僅是你的選擇,那也是曆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
一個人的命運是那個時代先驗地決定了的,甚至可以說是前世就決定下來的。
一個人生或者死,不是個人意志的選擇,而是自然規律的選擇。
同樣,一個人能不能成為成功者,成為主流生活的弄潮兒,也不僅僅是個人追求的結果,時代和曆史參與了對于你的最終選擇。
”這段話成為他理解盧荻和表現盧荻的出發點,蘇北看到了盧荻一生經曆背後的東西,正是這種東西使他感動。
他已經風聞一些“秘密小組”的活動,他認為沒有必要把這件事搞得這樣神秘。
無非是寫一本書。
他現在越來越反感圍在吳運韬周圍嗡嗡叫的金超、師林平一類的人了。
是他們為了虛榮神秘化了這件事情。
他準确估計到是他們的寫作不順利,所以吳運韬才讓他看一看這些材料,他知道吳運韬期望解決什麼問題。
蘇北覺得用第一人稱寫作這個東西會受很多局限,無法對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老人做出曆史評價。
他決定依據材料提供的主要線索,按照報告文學的體裁進行結構。
他用一整天時間拟出了一個大綱,包括三十二章,一百三十四個小節的所有标題和内容提要。
他為這本書起名為《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
和所有寫東西的人一樣,蘇北對自己的東西總有一種偏愛。
他看着針式打印機打出的提綱,對自己說:“這将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
” 上班以後,蘇北把提綱送交給吳運韬,開玩笑說:“您不說讓我看這個材料要做什麼事情,但是我想隻能是寫一本書了。
這是我拟的一個提綱。
” 蘇北拟出提綱并不使吳運韬感到意外,蘇北畢竟是作家。
這個人有超人的感悟力,他知道你在想什麼,他做什麼和怎樣做似乎都能夠和你内心的企望吻合,也就是說,他了解你的動機和願望。
這使得吳運韬和蘇北之間總是隔着什麼。
人總是喜歡和比自己傻的人打交道。
吳運韬把提綱從蘇北手裡接過來,觀察蘇北。
這是他第一次從蘇北介入到這件事情當中的角度觀察蘇北。
吳運韬以為蘇北會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但是蘇北沒有,他頗感意外。
吳運韬和顔悅色地說:“蘇北你坐下,你坐。
” 蘇北順勢坐在沙發上。
吳運韬也在寫字台那一邊坐下來,懷着很大興趣看提綱。
他看提綱時的表情好像沉浸在了某種情境之中。
最後,他用發亮的眼睛迅速閃了蘇北一下,“啪”的拍了一下稿紙,說:“好!好好好!”他把提綱平放在面前,就像撫摸某種貴重物品一樣。
“太好了!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提綱。
” 吳運韬又坐下來,仍掩飾不住激動:“這個東西一下子就動起來了,成一個整體了,而且情緒非常飽滿,有激情,這正是我想要的東西。
蘇北,太好了。
” 蘇北不慣于被人誇贊,但是他内心很熨帖。
他願意做讓吳運韬高興的事情…… “我馬上把金超他們叫來……蘇北,你看,事情是這樣的啊……”吳運韬簡單說明了原委。
他強調邱小康很重視這件事情。
“我沒忍心打攪你,先讓金超他們做了一些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