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盤沒有下完的棋(3)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七、風,或者雨
(1)
紀小佩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
過去,愛情是她生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她的每一次呼吸都與它聯系在一起,在她的生命和愛情之間沒有界限,它們渾然一體。
現在,她還不認為愛情已經同生命剝離,但是,無可否認,愛情有了自己的生命與個性,像渴望贊揚的小姑娘一樣,越來越頻繁地遊離開她,俏皮地讓她欣賞它的美麗和健康。
它的确很美,它幾乎是光彩奪目的,但是紀小佩心裡清楚,它已經不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了,它是一個客體,一本有獨自内容的書。
她對自己說,但是至少這本書是屬于我的……她讓自己熱愛這本書,她想方設法了解這本書的内容;她越想珍視它,它越漠視她的這種感情;她越想接近它,它越是和她保持着距離。
它頑皮地跳着,笑着,遠離她而去……終于有一天,就連她自己也承認:她和它已經沒有什麼關系了。
現在他們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分給金超一套兩居室,在北三環附近。
但是,在這個稱之為家的地方,她卻越來越無法找到歸屬的感覺,這裡已經不是她的靈魂安歇之處。
每次身心疲憊地往家裡趕,她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回到那個地方,到那裡去幹什麼? 金超在她心中越來越陌生。
有好幾次,當她從廚房出來突然在客廳看到金超時,被吓了一大跳──她竟一時反應不過來這個個子不高的男人是誰?他到這裡來幹什麼?她和他睡在一張床上,卻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過自己的精神生活。
這是兩個人都意識到的痛苦。
她借口晚上看書要影響金超休息,住到了較小的房間。
她懷着上大學時收拾宿舍那樣高的興緻把房間弄得很舒适,擺了很多小擺設,看上去非常舒适。
她端詳着自己的小巢,就像當年她和他端詳他們愛的小巢一樣。
在床和衣櫃之間,還有九十公分空間,放床頭櫃太浪費地方了。
她指指劃劃地對金超說:“這裡可以放一隻小寫字台……” “太小了,”金超笑着,“沒有那樣小的寫字台。
” “現在家具店可以定做,”她臉上顯出做姑娘時央求媽媽為她買一件東西的神情,“真的,你量一量,幫我到家具店去看看……”金超微微側過頭,欣賞她。
他為有機會為她做一件事情感到高興。
他很快就到家具店去了。
這是周六的上午,街上人很多,有的剛從農貿市場買菜回來,有的到什麼地方去,這些人享受着早春的陽光,臉上的表情惬意而幸福。
一群戴安全帽的民工漾漾地從馬路那邊走過來,身上的衣服粘滿了灰漿和泥土。
脫離了土地的農村青年進城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大紅門買一套廉價的劣質西服穿在身上,試圖改變一下他們與這個城市的人之間的巨大反差,殊不知這反而更鮮明地說明了他們過去的經曆和現在的處境。
他們沒有多餘的衣服,就穿着西服到工地去幹活,沒過幾天,西服就很不成樣子了,隻有一兩顆扣子,肩胛處往往都在幹活的時候撕破了,露出裡面的襯裡。
他們一邊走一邊懷着莫大的興趣看來來往往的人和花花綠綠的街景。
在那群皮膚黝黑的年輕人的眼睛中,流露出的是局促、驚訝、嫉恨、嘲笑的神色。
他們對于這個城市的不認同、不理解和某種程度的不知所措,都凝聚到了這神色之中。
“如果我不到北京來上大學,”金超想到,“我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像往常那樣,他借着目前他所處的優越的社會地位,在心中尋找着滿足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奇妙地沖淡他的煩惱和不滿足。
現在,他差不多已經找到了那種感覺,但是恰在這時小佩的影像又出現了,她一下子就把那種感覺沖掉了。
他承認,現在他們的心離得很遠很遠,他不幸福。
雖然他不能指責她什麼,但是他不幸福。
在漫長的由一個又一個白天和黑夜組成的歲月中,就内心感覺來說,他可能連這些民工都不如。
幸福是—種感覺,他沒有這種感覺。
他又深深地憐憫起自己來。
他停住腳步,茫然地看着向前延展的街道。
在茫茫的人海之中,他是那樣孤單,那樣羸弱。
他想到在老家的時候,這個季節,清明節,父親帶他去給爺爺奶奶上墳,他邁着小腿跟着父親,他總是看不夠父親那堅實的後背……現在沒有人,前面沒有人為我遮風擋雨……他重新邁開腳步。
他誇張地想象着他遇到的所有人生難題……正在這樣想着的時候,他已經來到家具店門前了。
在一個看上去不那麼奸猾的人的攤位上,他看中了一款寫字台。
經過艱苦的讨價還價,攤主答應以一百五十元成交,但不管送貨
過去,愛情是她生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她的每一次呼吸都與它聯系在一起,在她的生命和愛情之間沒有界限,它們渾然一體。
現在,她還不認為愛情已經同生命剝離,但是,無可否認,愛情有了自己的生命與個性,像渴望贊揚的小姑娘一樣,越來越頻繁地遊離開她,俏皮地讓她欣賞它的美麗和健康。
它的确很美,它幾乎是光彩奪目的,但是紀小佩心裡清楚,它已經不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了,它是一個客體,一本有獨自内容的書。
她對自己說,但是至少這本書是屬于我的……她讓自己熱愛這本書,她想方設法了解這本書的内容;她越想珍視它,它越漠視她的這種感情;她越想接近它,它越是和她保持着距離。
它頑皮地跳着,笑着,遠離她而去……終于有一天,就連她自己也承認:她和它已經沒有什麼關系了。
現在他們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分給金超一套兩居室,在北三環附近。
但是,在這個稱之為家的地方,她卻越來越無法找到歸屬的感覺,這裡已經不是她的靈魂安歇之處。
每次身心疲憊地往家裡趕,她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回到那個地方,到那裡去幹什麼? 金超在她心中越來越陌生。
有好幾次,當她從廚房出來突然在客廳看到金超時,被吓了一大跳──她竟一時反應不過來這個個子不高的男人是誰?他到這裡來幹什麼?她和他睡在一張床上,卻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過自己的精神生活。
這是兩個人都意識到的痛苦。
她借口晚上看書要影響金超休息,住到了較小的房間。
她懷着上大學時收拾宿舍那樣高的興緻把房間弄得很舒适,擺了很多小擺設,看上去非常舒适。
她端詳着自己的小巢,就像當年她和他端詳他們愛的小巢一樣。
在床和衣櫃之間,還有九十公分空間,放床頭櫃太浪費地方了。
她指指劃劃地對金超說:“這裡可以放一隻小寫字台……” “太小了,”金超笑着,“沒有那樣小的寫字台。
” “現在家具店可以定做,”她臉上顯出做姑娘時央求媽媽為她買一件東西的神情,“真的,你量一量,幫我到家具店去看看……”金超微微側過頭,欣賞她。
他為有機會為她做一件事情感到高興。
他很快就到家具店去了。
這是周六的上午,街上人很多,有的剛從農貿市場買菜回來,有的到什麼地方去,這些人享受着早春的陽光,臉上的表情惬意而幸福。
一群戴安全帽的民工漾漾地從馬路那邊走過來,身上的衣服粘滿了灰漿和泥土。
脫離了土地的農村青年進城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大紅門買一套廉價的劣質西服穿在身上,試圖改變一下他們與這個城市的人之間的巨大反差,殊不知這反而更鮮明地說明了他們過去的經曆和現在的處境。
他們沒有多餘的衣服,就穿着西服到工地去幹活,沒過幾天,西服就很不成樣子了,隻有一兩顆扣子,肩胛處往往都在幹活的時候撕破了,露出裡面的襯裡。
他們一邊走一邊懷着莫大的興趣看來來往往的人和花花綠綠的街景。
在那群皮膚黝黑的年輕人的眼睛中,流露出的是局促、驚訝、嫉恨、嘲笑的神色。
他們對于這個城市的不認同、不理解和某種程度的不知所措,都凝聚到了這神色之中。
“如果我不到北京來上大學,”金超想到,“我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像往常那樣,他借着目前他所處的優越的社會地位,在心中尋找着滿足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奇妙地沖淡他的煩惱和不滿足。
現在,他差不多已經找到了那種感覺,但是恰在這時小佩的影像又出現了,她一下子就把那種感覺沖掉了。
他承認,現在他們的心離得很遠很遠,他不幸福。
雖然他不能指責她什麼,但是他不幸福。
在漫長的由一個又一個白天和黑夜組成的歲月中,就内心感覺來說,他可能連這些民工都不如。
幸福是—種感覺,他沒有這種感覺。
他又深深地憐憫起自己來。
他停住腳步,茫然地看着向前延展的街道。
在茫茫的人海之中,他是那樣孤單,那樣羸弱。
他想到在老家的時候,這個季節,清明節,父親帶他去給爺爺奶奶上墳,他邁着小腿跟着父親,他總是看不夠父親那堅實的後背……現在沒有人,前面沒有人為我遮風擋雨……他重新邁開腳步。
他誇張地想象着他遇到的所有人生難題……正在這樣想着的時候,他已經來到家具店門前了。
在一個看上去不那麼奸猾的人的攤位上,他看中了一款寫字台。
經過艱苦的讨價還價,攤主答應以一百五十元成交,但不管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