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跳舞的人(2)

關燈
的法律書籍。

     盡管資金仍然短缺,從來沒過過舒心日子的财務處長馬缃仍然受着熬煎,但黑黝黝的隧道裡已顯示出光亮,過新年和春節的時候,已經能夠為職工發二百元過節補貼了……帶來這光亮的,正是兩個新調來的年輕人,為此,夏乃尊興奮不已,多次向Z部常務副部長梁峥嵘誇贊金超和夏昕。

     金超感覺到了自己的開局不錯。

    他很感激紀南的教導和幫助,如果沒有這個因素,他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什麼樣的摸索。

    他檢點自己,這個志向高遠的年輕人突然發現,他還沒有和中心領導建立起符合紀南标準———要和中心領導搞好關系,不是一般的搞好,而是好到能夠事事關照你———的關系。

     他覺得這要比抓一批圖書選題,創造利潤難辦得多。

     他知道紀南是對的。

    金超總是想金家凹村村長金秋明怎樣把村東面那塊水澆地從可憐的父親手裡算計過去,轉包給精靈鬼孟三;想到陸明竟然在開學以後不久就被校長點名公派到日本進行訪問……當然作用于他的不僅僅是這些親身經曆的事情。

    社會不斷向這個尋找生存和發展之道的人提供着事實、經驗與教訓。

    紀南的囑托不過是順應了社會現實的一種常規選擇罷了。

     他逐一對中心的領導進行觀察和分析。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效益不好,職工收入很低,但是職工卻比較穩定,很大程度得益于夏乃尊待人真誠,這個将近二百人組成的小世界有一種和諧溫馨的氣氛。

    沒有人指責夏乃尊。

    再加上最近中心的效益不錯,夏乃尊的威望也有很大提高。

     (3) 夏乃尊曾經兩次在全中心員工大會上對他進行表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卻從來沒有面對面地和他談談工作和生活。

    由此可見,這個人太正派,太正派的人就太威嚴,目前金超還沒有高攀這樣一個不苟言笑的人的勇氣。

     富烨是學者型幹部,談論起學術問題滔滔不絕,對生活中的瑣事從不在意,他甚至感覺不到金超對他的刻意追随。

    一個把自己的事情都不當事情的人能夠把别人的事情當事情嗎? 孫穎去年才從印制部主任提拔成為中心副主任,對圖書印制環節了如指掌,他原則性極強,誰要想在印刷工價上和印刷廠一道算計中心,是一道過不去的關口,據說經他手已經處理了兩個和印刷廠一道在印制工價上算計中心的印制人員。

    孫穎對編輯工作不了解,常常弄不清哪個人是哪本書的責任編輯。

    這個号稱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最機靈詭詐的人和任何人都笑呵呵的,但是,他眼睛後面有另外一雙眼睛,金超不敢貿然在他面前玩弄聰明。

     杜一鳴非常有質量,既是學者又是社會活動家,很難在辦公室找到他。

    盡管身邊追随着第一編輯室主任師林平等四五個年輕人,夏昕也和他接觸較多,這些人基本上代表了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精英主流,但是,一個搞社會活動比在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呆的時間更長的人,對于中心上上下下的事情未必比一個普通員工了解得更多。

    金超還需要再看一看。

     下來就是副主任吳運韬了。

    吳運韬是領導班子的最後一名,是一個基本上不負領導責任的領導者。

    金超從吳運韬暗含笑意的目光中看到這個人心底裡蟄伏着的欲望…… “那麼,就是吳運韬吧。

    ”金超對自己說。

     金超和吳運韬接近是從金超的提醒開始的。

     “吳主任,”金超說,“我有一句話,不知應不應當說?” 這是在吳運韬的辦公室,兩個人隔桌而坐。

    嚴重失眠的吳運韬臉色蒼白,眼睛裡有一種疲憊而警覺的光亮,像燈光一樣照射他看到的地方。

    他專注地看了一下金超,笑道:“有什麼應不應當說的?你說嘛!” “你要防備于海文這個人。

    ”金超表情堅硬。

     于海文是金超所在第二編輯室的普通編輯,好說大話,身上有很濃重的北京市民色彩。

    王瑩琪曾經罵他:“海文呀!海文呀!你簡直就是一個胡同串子!”其實誰也不拿于海文說的話當一回事。

     “怎麼了?有什麼事情嗎?”吳運韬很愕然。

     金超神秘地笑了,讓吳運韬感覺他現在處在優越位置。

    “你說的話實際上都傳出去了。

    ” 吳運韬笑了一下,揮揮手,做出無所謂的動作:“你大概聽到職工中的傳言。

    ” “就是。

    ” “我們這裡每天都會有許多傳言……” “可是這些傳言不好,你說不能用行政手段管理我們這樣的業務單位……”吳運韬覺得有一隻小拳頭在心裡搗了一下。

     “我都知道了,夏乃尊能不知道嗎?” 金超看着凝固在吳運韬臉上的笑容,就像小時候玩彈弓打中了小鳥,小鳥撲落落從樹上掉下來。

     吳運韬微笑着把玩手裡的茶杯。

    他從來不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