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關燈
小
中
大
/shishu/437>資治通鑒》。
“喲!該不是到圖書館了吧?”于波見陳書記今晚的興緻特好,便笑着說:“沒想到,真沒想到,陳書記還有這麼多的‘财産’哩!” “是啊!這些書值個兩三萬元吧。
” 一陣說笑後,陳夫人拿來了兩瓶超純水,她啥話也不說,放下水就帶門出去了。
于波想,陳書記該談正題了。
果然,陳書記喝了口水嚴肅起來了。
他說:“于波,直覺告訴我,楊棟這個同志雖然不是個好領導,可他也并不壞。
所以,我才提了他半級。
本來嘛,說啥也得在省裡給他個位子,可實話說,他實際上就是一個不幹事的人嘛。
好了,這些就不說了,如果他真像群衆來信講的那樣,貪了多少,收了多少,我就管不着了,該咋辦你就咋辦吧。
” 于波問:“楊棟當副省級調研員不是馬副書記的主意?” “不是!”陳書記說,“這些你别了解得太多了……祁貴的民憤太大了,估計他可能有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必須得查清楚。
但要巧妙,在沒有确鑿的證據前,千萬别驚動他。
” 于波點了點頭。
“關于呂九莊的事,亂彈琴嘛!我想,該到解決的時候了,那個‘5.18’案子跟呂九莊有無關系,我看很難說,問題是搞出有力的證據來。
這個呂黃秋越來越不像樣子了,竟然連《人民日報》下去的記者都不理不睬,這樣子不行呀。
你是省裡有成績的企業家不錯,可你也不能自以為是,胡作非為吧?” “據稅務局的同志講,他們的工作人員執法檢查,竟然連莊都進不去。
一個工商局的副局長好不容易進了莊,還讓保安人員打得住了醫院。
如果僅僅是這些事情也就罷了,還有不少傳聞。
說呂黃秋窩藏罪犯、縱容犯罪;莊裡開設明為桑拿浴實為妓院的什麼洗浴中心;呂黃秋年初到美國去看上學的兒子、女兒,被海關查出了兩百萬美元現鈔。
他哪來的這麼多錢?據說他的錢來得不幹淨呀,再說了,他的集團公司是村辦集體企業還是私人企業?還有不少奇怪的傳聞,說呂黃秋是新城市委的組織部長,想讓誰升官,這個人就能升上官。
亂彈琴嘛!如果真是這樣,這就有問題了,祁貴有問題,市委的組織部長更有問題。
凡此種種,你都悄悄地介入,一旦有充分的證據,省紀委、省公安廳馬上配合。
為了慎重,掌握證據之後最好給我通通氣,你明白嗎?祁貴是副地級幹部,呂黃秋是全國的知名企業家,弄得不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的。
” 于被連忙表态:“我明白,陳書記,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打草驚蛇。
一旦掌握了證據,馬上給你彙報,然後采取必要的行動。
” “不錯!” 于波真是太感動了,太激動了。
他沒有想到省委書記考慮得如此周到、如此細緻。
而且陳書記的考慮跟他和程忠的觀點不謀而合。
這個時候,于波感到身上的壓力明顯減少了。
省委書記、省委就是他打好一場攻堅戰、破獲兩大案件的有力保證。
這就說明,發生在新城的一切事情,省委都了如指掌。
在這種情況下,派他去新城,他既是一個市委書記,更是一個紀委書記和公安局長。
這是省委對他的極大的信任。
于波說:“陳書記,謝謝省委、謝謝你對我們新城的關懷和支持。
我一定燒好引黃工程、反腐敗、破大案這三把火,從而打開新城新世紀的新局面!” “說得好!”省委書記握住了市委書記的手,說:“記住,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後兩件事的知情人越少越好。
包括省裡的領導在内。
” “我一定。
陳書記,請你放心。
” 二 5月20日20時30分。
多雲間晴。
在于波家裡程忠接到了劉省長的電話 因為是熟人,于波妻子梁豔芳與程忠談得很投機。
梁豔芳告訴程忠,她的工作很輕松,省城礦業集團公司會計。
程忠問她去不去新城?梁豔芳說,我才不跟他去呢,這省城裡也習慣了。
再過一年,女兒于妮從龍江大學畢業,能在省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足矣。
說着說着,程忠就說起了那個引黃入新工程。
“就是引九龍山那邊的黃河水到新城,這個夢我整整做了四年了。
”程忠說。
梁豔芳也是三年前随于波從新城到省城的,她當然知道引水工程這檔子事了。
她說,她就不明白,這新城的事離了你和于波就辦不成了?她還說,她隻知道他這三四年的情況,過去的情況她是一無所知。
程忠幽默地說:“既然弟妹想要知道,我就聊一聊吧。
就怕你不愛聽。
” 梁豔芳說:“程市長,你就說說吧,我還真想聽。
” 程忠說:“不僅是你,還有不少人問我,說老程,你天生一副富态相,舒舒服服當你的市長吧,你這樣折騰是為了啥?我說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當官的宗旨。
做老百姓的官就得做事,不做事就沒有功,無功就是過。
有人說我老程會吃,肚囊大。
這話不錯,我就能吃,偶爾也喝那麼一兩盅。
這吃頓飯是腐敗嗎?不!要吃,還要吃出花樣來。
我說的花樣是指你要吃得有名堂。
你比如,人家外商來談投資、做考察,你總得請人家吃頓飯吧,不吃,人家考察得不舒服,幹嗎要把錢投到你這地方來?别的地方照樣能投。
我常給下面區縣的領導講‘縣官與閻王’的故事。
某縣官死後到閻王爺那裡去報到,說閻王,我在陽間做官很清廉,做官三年連老百姓的一頓飯都沒吃過,你該獎我。
閻王說泥塑一個縣官更省事連水都不喝。
來人啊,賞他四十大闆!” 梁豔芳笑了:“我們程市長講話特風趣。
” 程忠說:“我就接着說吧。
” 他說:“但我不貪,不該拿的我一分不拿。
有人說,我活得冤,意思是我這個人不會撈錢。
我說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是你該得的,你花着也舒心,不是你該得的,你花着會提心吊膽。
有人就這樣,他們過的不輕松呀,整天擔心有一天會出事。
但我老程不怕,怕什麼,我一點虧心事也沒做過。
“……還是說正題吧。
有人說我老程這家夥不簡單,我還就是有點不簡單,你别笑,我今天就給弟妹吹吹牛吧。
“不簡單是說我一個初中生,竟然成了水利專家、副地級幹部。
我1963年參加工作,那時剛滿十六歲,在農業社當記工員。
1966年到公社當水管員,參加了省裡舉辦的一期水訓班。
8個月回來後,我到湯縣當上了小水電技術員。
我邊幹邊學,很快就晉升到了工程師,因為我是湯縣農電事業的開創者之一。
到1973年任湯縣縣委副書記的十年中,我當過縣水電局股長、副局長、局長。
1978年我升為湯縣縣委書記,人家都稱我是娃娃縣長。
有位作家寫過一篇報告文學,那标題就是《娃娃縣長》。
1985年我被提為市委常委,同年底當選為副市長。
我這個副市長當了十四年啊!十四年,對于一個想幹點事情的人來說,那是多麼重要的一個階段啊!一個人的青春年華有多少個十四年啊!而我,幾乎白白地耗掉了這十四年,尤其是近十年。
想想我當縣委書記前的那十五年,多輝煌啊!湯縣農電事業在我的主持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了。
那十五年中,我的腳步從常河、清水、河東、河西,一直走到了河西水電站的建成,我被樹立為農電事業一面旗幟,是因為解決了全縣二十多萬人的吃水、用水、澆地問題。
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啊。
那十五年,可以說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一個階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除了水電事業外,我主持完成了縣裡的老城改造等十餘項較大型的工程。
“可是,這十幾年,我落伍了,越來越讓别人瞧着不順眼了。
我也真弄不懂了,這幹一件事就特别難。
就拿這引黃入新工程吧,這應該是造福新城的百年大計、千年大業。
可有人就硬是說我不務正業,他不幹事,還讓你也别幹事。
……這下好了,于波到新城去了,我終于遇到了引黃工程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想想自己的夢想與企盼,馬上就要在自己的手裡變成現實,你說我該有多高興啊!” 梁豔芳被感動了,說:“程市長,你也别太勞累了,我聽于波說,
“喲!該不是到圖書館了吧?”于波見陳書記今晚的興緻特好,便笑着說:“沒想到,真沒想到,陳書記還有這麼多的‘财産’哩!” “是啊!這些書值個兩三萬元吧。
” 一陣說笑後,陳夫人拿來了兩瓶超純水,她啥話也不說,放下水就帶門出去了。
于波想,陳書記該談正題了。
果然,陳書記喝了口水嚴肅起來了。
他說:“于波,直覺告訴我,楊棟這個同志雖然不是個好領導,可他也并不壞。
所以,我才提了他半級。
本來嘛,說啥也得在省裡給他個位子,可實話說,他實際上就是一個不幹事的人嘛。
好了,這些就不說了,如果他真像群衆來信講的那樣,貪了多少,收了多少,我就管不着了,該咋辦你就咋辦吧。
” 于波問:“楊棟當副省級調研員不是馬副書記的主意?” “不是!”陳書記說,“這些你别了解得太多了……祁貴的民憤太大了,估計他可能有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必須得查清楚。
但要巧妙,在沒有确鑿的證據前,千萬别驚動他。
” 于波點了點頭。
“關于呂九莊的事,亂彈琴嘛!我想,該到解決的時候了,那個‘5.18’案子跟呂九莊有無關系,我看很難說,問題是搞出有力的證據來。
這個呂黃秋越來越不像樣子了,竟然連《人民日報》下去的記者都不理不睬,這樣子不行呀。
你是省裡有成績的企業家不錯,可你也不能自以為是,胡作非為吧?” “據稅務局的同志講,他們的工作人員執法檢查,竟然連莊都進不去。
一個工商局的副局長好不容易進了莊,還讓保安人員打得住了醫院。
如果僅僅是這些事情也就罷了,還有不少傳聞。
說呂黃秋窩藏罪犯、縱容犯罪;莊裡開設明為桑拿浴實為妓院的什麼洗浴中心;呂黃秋年初到美國去看上學的兒子、女兒,被海關查出了兩百萬美元現鈔。
他哪來的這麼多錢?據說他的錢來得不幹淨呀,再說了,他的集團公司是村辦集體企業還是私人企業?還有不少奇怪的傳聞,說呂黃秋是新城市委的組織部長,想讓誰升官,這個人就能升上官。
亂彈琴嘛!如果真是這樣,這就有問題了,祁貴有問題,市委的組織部長更有問題。
凡此種種,你都悄悄地介入,一旦有充分的證據,省紀委、省公安廳馬上配合。
為了慎重,掌握證據之後最好給我通通氣,你明白嗎?祁貴是副地級幹部,呂黃秋是全國的知名企業家,弄得不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的。
” 于被連忙表态:“我明白,陳書記,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打草驚蛇。
一旦掌握了證據,馬上給你彙報,然後采取必要的行動。
” “不錯!” 于波真是太感動了,太激動了。
他沒有想到省委書記考慮得如此周到、如此細緻。
而且陳書記的考慮跟他和程忠的觀點不謀而合。
這個時候,于波感到身上的壓力明顯減少了。
省委書記、省委就是他打好一場攻堅戰、破獲兩大案件的有力保證。
這就說明,發生在新城的一切事情,省委都了如指掌。
在這種情況下,派他去新城,他既是一個市委書記,更是一個紀委書記和公安局長。
這是省委對他的極大的信任。
于波說:“陳書記,謝謝省委、謝謝你對我們新城的關懷和支持。
我一定燒好引黃工程、反腐敗、破大案這三把火,從而打開新城新世紀的新局面!” “說得好!”省委書記握住了市委書記的手,說:“記住,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後兩件事的知情人越少越好。
包括省裡的領導在内。
” “我一定。
陳書記,請你放心。
” 二 5月20日20時30分。
多雲間晴。
在于波家裡程忠接到了劉省長的電話 因為是熟人,于波妻子梁豔芳與程忠談得很投機。
梁豔芳告訴程忠,她的工作很輕松,省城礦業集團公司會計。
程忠問她去不去新城?梁豔芳說,我才不跟他去呢,這省城裡也習慣了。
再過一年,女兒于妮從龍江大學畢業,能在省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足矣。
說着說着,程忠就說起了那個引黃入新工程。
“就是引九龍山那邊的黃河水到新城,這個夢我整整做了四年了。
”程忠說。
梁豔芳也是三年前随于波從新城到省城的,她當然知道引水工程這檔子事了。
她說,她就不明白,這新城的事離了你和于波就辦不成了?她還說,她隻知道他這三四年的情況,過去的情況她是一無所知。
程忠幽默地說:“既然弟妹想要知道,我就聊一聊吧。
就怕你不愛聽。
” 梁豔芳說:“程市長,你就說說吧,我還真想聽。
” 程忠說:“不僅是你,還有不少人問我,說老程,你天生一副富态相,舒舒服服當你的市長吧,你這樣折騰是為了啥?我說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當官的宗旨。
做老百姓的官就得做事,不做事就沒有功,無功就是過。
有人說我老程會吃,肚囊大。
這話不錯,我就能吃,偶爾也喝那麼一兩盅。
這吃頓飯是腐敗嗎?不!要吃,還要吃出花樣來。
我說的花樣是指你要吃得有名堂。
你比如,人家外商來談投資、做考察,你總得請人家吃頓飯吧,不吃,人家考察得不舒服,幹嗎要把錢投到你這地方來?别的地方照樣能投。
我常給下面區縣的領導講‘縣官與閻王’的故事。
某縣官死後到閻王爺那裡去報到,說閻王,我在陽間做官很清廉,做官三年連老百姓的一頓飯都沒吃過,你該獎我。
閻王說泥塑一個縣官更省事連水都不喝。
來人啊,賞他四十大闆!” 梁豔芳笑了:“我們程市長講話特風趣。
” 程忠說:“我就接着說吧。
” 他說:“但我不貪,不該拿的我一分不拿。
有人說,我活得冤,意思是我這個人不會撈錢。
我說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是你該得的,你花着也舒心,不是你該得的,你花着會提心吊膽。
有人就這樣,他們過的不輕松呀,整天擔心有一天會出事。
但我老程不怕,怕什麼,我一點虧心事也沒做過。
“……還是說正題吧。
有人說我老程這家夥不簡單,我還就是有點不簡單,你别笑,我今天就給弟妹吹吹牛吧。
“不簡單是說我一個初中生,竟然成了水利專家、副地級幹部。
我1963年參加工作,那時剛滿十六歲,在農業社當記工員。
1966年到公社當水管員,參加了省裡舉辦的一期水訓班。
8個月回來後,我到湯縣當上了小水電技術員。
我邊幹邊學,很快就晉升到了工程師,因為我是湯縣農電事業的開創者之一。
到1973年任湯縣縣委副書記的十年中,我當過縣水電局股長、副局長、局長。
1978年我升為湯縣縣委書記,人家都稱我是娃娃縣長。
有位作家寫過一篇報告文學,那标題就是《娃娃縣長》。
1985年我被提為市委常委,同年底當選為副市長。
我這個副市長當了十四年啊!十四年,對于一個想幹點事情的人來說,那是多麼重要的一個階段啊!一個人的青春年華有多少個十四年啊!而我,幾乎白白地耗掉了這十四年,尤其是近十年。
想想我當縣委書記前的那十五年,多輝煌啊!湯縣農電事業在我的主持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了。
那十五年中,我的腳步從常河、清水、河東、河西,一直走到了河西水電站的建成,我被樹立為農電事業一面旗幟,是因為解決了全縣二十多萬人的吃水、用水、澆地問題。
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啊。
那十五年,可以說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一個階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除了水電事業外,我主持完成了縣裡的老城改造等十餘項較大型的工程。
“可是,這十幾年,我落伍了,越來越讓别人瞧着不順眼了。
我也真弄不懂了,這幹一件事就特别難。
就拿這引黃入新工程吧,這應該是造福新城的百年大計、千年大業。
可有人就硬是說我不務正業,他不幹事,還讓你也别幹事。
……這下好了,于波到新城去了,我終于遇到了引黃工程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想想自己的夢想與企盼,馬上就要在自己的手裡變成現實,你說我該有多高興啊!” 梁豔芳被感動了,說:“程市長,你也别太勞累了,我聽于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