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燈
内容提要: 作品通過描寫戴着人大代表、勞動模範、優秀企業家桂冠的呂黃秋,打着改革的旗号稱霸一方,為非作歹的兇殘行徑,揭示了貪官與黑社會相互勾結,賣官鬻爵、行賄受賄,由錢權交易進而演變為黑權政治的觸目驚心的現實。

    作家陳玉福用他的文學之筆,敲響了腐敗不除,将亡黨亡國的警鐘。

     小說在描寫廉潔戰勝腐敗、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戰勝邪惡時,既真實又清醒地反映了社會現實。

    也就是說,在描寫兩種力量的鬥争中,作者始終沒有脫離對個人因素的肯定,小說中如果沒有英明、周到細緻、正直、廉潔的省委書記陳剛,新城市的黑社會幫派勢力就不可能被摧毀,小說最終的勝利,不全是法制和人民的勝利,而是權高一等的省委書記陳剛和他所信任的市委書記于波個人領導者的勝利。

    這是符合中國現實國情的,既揭露了官場腐敗的根源,又帶給人們深沉的思考(思考政治體制上的弊病以及多年來現實生活中存在人治大于法制的現象)。

    作者雖然讓讀者看到了亮色,看到了光明,也同時咀嚼到了苦澀。

     目錄: 第一章省委決策 第二章汪吉湟的曆史 第三章市委書記 第四章祁貴出道 第五章酒中有乾坤 第六章金屋藏嬌 第七章臨危受命 第八章好雨知時節 第九章汪強的曆史 第十章黑雲壓城 第十一章道高一丈 第十二章公安局的麻煩 第十三章狐狸尾巴 第十四章欺世惑衆 第十五章緊急行動 第十六章都市英雄 第十七章人變鬼的過程 第十八章千裡追兇 第十九章女人是禍水 第二十章紅色通緝令 編者的話 陳玉福先生辛勤創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創作生涯中,發表、出版了五百萬字的作品。

    中國作家網、搜狐、新浪及《南京日報》、《貴陽晚報》、《蘭州晨報》等一百餘家海内外報刊連載過他的作品,反響強烈。

    他寫故事曲折跌宕,時有妙筆,驚心動魄,蕩氣回腸;塑造人物善于從側面取勢,大處着眼,細微處着墨,各色人物躍然紙上,曆曆如在眼前。

    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脍炙人口,讓人愛不釋卷。

    “1号”系列長篇中,有三部登上了全國百家書城十大暢銷書排行榜。

     甘肅人民出版社徇讀者之要求,在陳玉福先生“1号”系列六部長篇小說中精選了四部,又在其他作品中篩選了中篇小說八部、電影文學劇本八部、短篇小說三十九篇,收入《陳玉福作品系列》,約二百四十萬字,分八卷出版,以飨讀者。

     收入《陳玉福作品系列》中的中短篇小說和電影文學作品,都是作家二十七年來發表在《人民文學》、《小說》、《小說月報》(原創版)、《電影文學》等幾十家刊物、報紙上的優秀作品。

    在編輯《陳玉福作品系列》的過程中,出版社堅持收錄“1号”系列的全部長篇小說。

    然而,陳玉福先生為了向讀者朋友們負責,堅持隻選了其中的四部,其嚴謹的态度誠足可貴。

     在甘肅的作家中,出文集者鳳毛麟角。

    為什麼不叫文集而稱作品系列?是考慮到陳玉福先生還年輕,才四十五歲。

    喻意有二:一是作家創作剛剛上道,寬廣的文學之路就在眼前;二是八卷之後還有十卷、二十卷,甚至更多…… 這是我們的期待,也是讀者朋友們的願望。

     《陳玉福作品系列》總策劃:張旭東 第一章省委決策 你們聽聽老百姓是咋說的?“市委書記軍事化,賣官書記咚咚嚓,法院院長不懂法,公安局長賣字畫,水利局長守的幹河壩,電力局長點的蠟,糧食局長搞自殺。

    國有資産私人劃,下崗工人淚嘩嘩。

    ” 一 5月20日10時20分。

    晴天。

     省委一号會議室裡作出的重大決策 省委常委會進行到了最後一個議程:關于新城市委班子的問題。

     省委書記陳剛聲若洪鐘地說:“馬炳同志的建議很好,派于波去新城,新城這個地方該有個得力的幹将去了,再不去個人扭轉一下乾坤,這個曾是大名鼎鼎的經濟發達地區,就繼續走下坡路。

    經濟萎縮的局面将會繼續持續下去。

    但是,馬炳同志讓楊棟卸任後到人大去當主任,這一點我不能苟同。

    ” 陳剛喝了口水繼續說:“這個楊棟該下去了,你們聽聽老百姓是咋說的?‘市委書記軍事化,賣官書記咚咚嚓,法院院長不懂法,公安局長賣字畫,水利局長守的幹河壩,電力局長點的蠟,糧食局長搞自殺,國有資産私人劃,下崗工人淚嘩嘩。

    ’說楊棟軍事化是因為新城市的雙擁工作做得不錯,新城市去年獲得了國家模範雙擁城的稱号。

    這個整天到舞廳咚咚嚓的家夥是誰呀?亂彈琴嘛!” 省委副書記馬炳見省委書記陳剛詢問的目光盯着自己,說:“可能有領導進過舞廳讓老百姓發現了,這确實欠妥當。

    不過,究竟哪一個,連老百姓也說不上來。

    ” 陳書記喝了口水,繼續說:“法院院長不懂法的事兒是有的。

    那個美國人投資的公司據說就是一個姓佘的副院長違法查死的嘛!公安局長賣字畫我沒看見,亂彈琴嘛!那個持槍傷人、入室強奸的案子到現在了還沒有破,你們說,這老百姓能滿意嗎?” “針對這起案件于波同志曾提出過疑問,受害人為什麼不報案?據我知道,這裡頭确有很深的因素,查來查去,說是與環球集團有點關系,楊棟說要保護企業家,這個觀點沒有什麼不對,可是作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公安局長的于波硬要查。

    這兩個人就有矛盾了。

    三年前,我對楊棟說過,于波調進省公安廳了,這案子還得破。

    楊棟給我立下了軍令狀,三年内破不了案,他這個市委書記就地辭職。

    ” “如今這三年過去了,這個案子還是破不了,而且據說還又出現了新的持槍傷人案。

    緊接着,惡性爆炸案又在新城市出現了。

    亂彈琴嘛,我說你用的這個公安局長是幹啥吃的,老百姓說他賣字畫,說明他不務正業嘛!至于水利局長守幹河壩,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現實。

    現在的新城市為了保證工業用水,已經限制農民澆地了。

    這個于波不簡單嘛,三年前就提出了‘引黃入新’工程的設想,可就是沒有人重視。

    今天怎麼樣,事實證明于波同志是正确的嘛。

    所以,這個楊棟我看就完完全全下去得了,免得當個舉舉手的人大主任,把新市委給晃悠悠了。

    ” 馬炳接上說:“陳書記,你這一提醒,我倒改變主意了。

    ” “噢?”陳書記問:“又有啥高見?” 馬炳:“我看這個楊棟該撤職!” 陳書記:“是呀!無功便是過。

    就不講楊棟的功過了,如果把楊棟擺到人大主任的位子上,他肯定要對于波指手畫腳,他是個看不慣做事的人哪!” 馬炳早就發現陳剛對楊棟不感興趣了,開始發現這個秘密時,他有點吃驚。

    省委書記過去對這個新城市委書記可是言聽計從哪,這倒不是因為這個楊棟有什麼能耐和本事,因為楊棟是個有來頭的幹部。

    他是從中組部下派的過渡幹部,幹一陣就可以直接到中央部委去上任了。

     一個時期這事兒被新城的老百姓傳得沸沸揚揚。

    楊棟便暫時放棄了去中央的念頭,你說我要去了,我偏不去。

    我姓楊的也是一個堂堂男子漢,我要在新城幹出個名堂來。

    楊棟還真在新城幹出了點名堂,憑着父母在北京的關系,新城還拿了不少國家級呢,什麼“雙擁模範城”啦、“精神文明先進地區”啦等等。

     這是陳剛不敢得罪楊棟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因素是楊棟的父母均是北京的正部級、副部長幹部。

    父親八十年代一直在部長的位子上幹着,母親也一直是副部長。

    為什麼陳剛突然對楊棟不感興趣了呢?馬炳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兩點:一是楊棟上北京的希望徹底沒有了,去年國務院精簡政府機構,連在職的都得下去,你地方上的就更不能進中央部委了。

    同時楊棟的父母也從部長、副部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

    二是陳剛也到年齡了,這個省委書記也就是一兩年的事了,能不能